隨著國家改革開放力度的不斷加大,國家法律制度的不斷完善,建筑市場有了長足的發展,尤其是《建筑法》、《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的出臺,使建設工程的內、外部環境有明顯的提高,整體施工安全環境的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安全事故的發生率也明顯降低。但是我們應看到,在施工現場還不同程度地存在安全隱患,有許多危險源沒有得到控制,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施工現場管理人員的安全意識不強,安全生產資金投入不到位,安全管理人員配備不合理, 安全教育考核制度沒有真正落實, 操作人員安全意識薄弱等。
施工項目安全管理是施工項目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 對工程項目安全管理目標的實現具有重要意義,施工企業要充分認識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在施工中做到“安全第一”。
1、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
1.1安全生產資金投入和使用不到位
近幾年,我國的建設規模不斷擴大,建筑市場競爭也日趨激烈,建筑商面臨著巨大的資金壓力,為了能夠使資金能夠更多的用到建筑實體的建設中,不少建筑商縮減安全生產經費或將安全生產經費挪做它用,用于安全生產的必要設備、器材、工具等無力購置, 從而導致施工現場十分混亂,帶來安全隱患,大大增加安全事故發生的可能性。
1.2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及人員設置不健全
現在很多的施工現場沒有設置專業的安全管理機構,或者設有管理機構,但成員卻身兼數職,將大部分精力和責任放在了工程質量和工程進度上,沒有對現場安全管理負起真正的責任,對安全管理沒有形成完整的組織機構;甚至有的工地沒有專職的安全員,即便有也是有職無權,不能充分發揮其作用,安全管理職能形同虛設。
1. 3 安全防護用具及機械設備、施工機具管理混亂
在正常德施工生產中,有的施工單位為了節省資金,在采購、租賃安全防護用具、機械設備、施工機具及配件時, 不惜采購、租賃無牌無證的劣質產品,埋下了大量安全隱患;所用的機械設備不進行定期安檢,已經淘汰的機械設備仍在使用,隨時會對施工現場人員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脅。
1. 4 無安全教育培訓制度和安全檢查機制
在許多施工現場可以見到大量的安全標志和制度牌,但由于安全教育培訓的缺失,這些標識牌卻沒有起到安全教育和安全警示的作用,施工人員不明白這些標識的意義,本該避免的安全事故依舊發生。同時,施工現場的安全檢查機制不到位,使原本就安全意識淡薄的施工人員因缺乏監督降低了參與安全施工環境建設的積極性。
此外,在施工中還存在著施工現場工作區域劃分不明確,消防安全意識不強等問題。施工現場的辦公區、生活區與作業區劃分不合理, 辦公、生活區不符合安全要求,忽視消防安全管理,消防設施、設備不齊備,很容易造成安全事故。
安全事故不僅會帶來經濟損失,影響工程的正常建設,還會造成人身傷害,在社會上造成不良影響,甚至影響到一個企業的生存發展,可見建筑企業加強安全生產管理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2、加強安全管理, 確立安全生產目標
2. 1 加大立法力度, 建立健全安全生產的相關法律法規
目前,安全生產管理方面的立法比較完善, 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的監管力度也較強,建筑企業作為法律的監督和約束對象,要積極配合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的監督檢查工作, 依國家法律而行,接受主管部門的監督檢查, 切不可因敷衍、隱瞞,造成重大的安全事故。
2. 2 建立健全安全生產管理體系
要想實現既定的安全生產目標, 就要推行安全生產目標管理。這不僅能進一步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 強化安全生產管理 , 體現“安全生產, 人人有責”的原則, 實現全員管理的安全管理模式, 有利于提高企業全體員工的安全素質。
2. 3 安全生產目標管理的基本內容
安全生產目標管理主要包括目標體系的確立, 目標的實施及目標成果的檢查與考核。
-
確定切實可行的目標值。采用科學的目標預測法, 根據需要和可能, 采取系統分析的方法, 確定合適的目標值, 并研究圍繞達到目標應采取的措施和手段。
-
根據安全目標制訂實施辦法。實施辦法的制訂要做到具體化,便于實施和考核。在規定具體的考核標準和獎懲辦法時,要認真貫徹執行《安全生產目標管理考核標準》,不僅應規定目標值, 而且要把目標值分解為若干個具體要求來考核。
安全生產目標管理作為整體目標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必須與安全生產責任制掛鉤,層層分解,充分發揮各級組織和全體員工的積極性, 保證安全生產管理目標的實現。
3 正確認識和處理安全與生產的關系
3. 1 安全與危險并存
安全與危險在同一事物的運動中是相互對立的, 也是相互影響而存在的, 因為有危險, 所以才會有安全生產過程控制。在實際的建設生產過程中,我們要時刻保持生產的安全狀態,加強安全意識,貫徹國家“安全第一”的生產方針,以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實現可持續的有效控制。
3. 2 安全與生產的統一
生產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 而安全是生產的客觀要求,沒有安全的生產狀態,生產將無法順利進行,生產的停止也令安全失去意義。在生產建設中,有了安全保障, 生產才能持續、穩定健康發展,生產經營才能更加順利通暢。事故的發生必然導致生產的停滯甚至癱瘓。
3.3 安全與效益同在
安全生產環境的形成需要資金的投入,雖然在短時間內無法看到直接的收益,但從企業發展的長遠角度來看,無疑是企業發展的助推力。安全技術措施的實施, 可以改善勞動條件, 調動職工的積極性, 提高工作效率, 增加經濟效益。從這個意義上說, 安全與效益完全是一致的,安全促進了效益的增長。所以,在實施安全措施中投入必要的費用,統籌安排,既能保證安全生產, 又能實現企業經濟效益的提升。
4 大力加強安全管理監督檢查工作
安全檢查是指對施工項目貫徹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的情況、安全生產狀況、勞動條件、事故隱患等所進行的檢查。安全生產大檢查通常是在一定限期內有目的、有組織地進行, 一般規模較大, 檢查時間較長, 揭露問題較多,并對安全生產中的一些“老大難”問題進行剖析和整改,達到改善生產安全環境的目的,保證項目工程安全順利進行。
4. 1 自我檢查
自我校查是由勞務層組織對自身安全生產情況進行的各種檢查。自我檢查通常采取經常性檢查與定期檢查、專業檢查與群眾檢查相結合的安全檢查制度。
經常性檢查是指安全技術人員、專職或兼職安全管理人員會同班組進行安全的日查、周查和月查。定期檢查是項目部組織的定期〈每月、每季、半年或一年 ) 全面的安全檢查。各專業檢查是指根據設備和季節特點進行專項的專業安全檢查, 防火、防爆、防塵、防毒等檢查;群眾性安全檢查指發動全體員工普遍進行安全檢查, 并對職工進行安全教育。此外,還有根據季節性特點所進行的季節性檢查, 如冬季防寒、夏季防暑降溫以及雨季防洪等檢查。
4. 2 安全生產檢查
安全生產檢查主要內容包括:查思想,查制度,查機械設備,查安全設施,查安全教育培訓, 查操作行為, 查防護用品使用、查傷亡事故處理等。
工程項目安全管理關系到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施工企業的管理者務必要高度重視起來。如因安全管理不到位,出現重大的安全事故,除了會造成經濟損失,更會因人身傷害的發生,造成惡劣的社會影響,使企業名譽受損,失去社會的信任。因此,一定要將安全生產放在第一位,把安全生產管理系統化、具體化、普遍化,實現企業的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