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隨著課改的深入,通過近兩年的新教材(北師大版)的實際教學和試用,我們對新教材已經有了一個初步認識,現就個人實際談一談自己的看法。文章發表在《數理化學習》上,是科技論文投稿發表范文,供同行參考。
一、新教材重視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
教材在重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教學的同時,注意啟發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科學態度,訓練學生的科學方法,并力求結合化學學科的特點,對學生進行生動的思想教育。教材重視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實驗事實,通過討論來啟發學生思維,并注意層層引導,使學生自己得出有關的結論。總之,教材編寫堅持啟發式,重視通過引導、研討以及對所學知識的綜合運用來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材也很重視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和訓練學生的科學方法。例如,教材結合化學反應的類型等知識的介紹,啟發學生了解在化學學習的初級階段介紹的一些概念和原理往往有它們的不完善性和不全面性,教育學生應以發展的觀點來看待這些概念和原理,以科學的態度來學習化學。教材還很重視對學生進行科學方法模式的訓練。例如,金屬鈉和非金屬單質氯氣,教材注意采用“事實——分析——推論——實驗驗證——結論”的科學方法模式,引導學生通過實驗,對事實進行歸納,將實驗現象和數據等資料加以分析,找出一些規律性的知識,并根據這些規律性的知識和物質結構間的內在聯系等,進一步對一些物質的性質作出推論和預測。當這些推論和預測經過實驗多次論證后,就可以將其中正確的推論和預測上升并發展為理論,從而對學生進行科學方法訓練。
二、新教材注意了合理構建知識體系
1、基礎性。化學基礎是21世紀社會公民所應具備的最基本的化學知識、技能和方法,是多樣化、有個性的基礎。新教材的內容設置可使每一個學生在現有基礎上得到發展,并獲得更多的、真正實用的化學。
2、現實性。新教材內容的現實性淡化了實驗細節的考察,其結合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已有的實際經驗錘煉的素材,從豐富生動的生活素材中設計學習主題,可使學生逐步認識化學對日常生活和社會發展的主要影響。
3、實踐性。新教材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學習知識、技能和方法,培養積極情感、科學態度和價值觀。其創設生動、真實、多樣的科學探究和實踐活動情境,能讓學生體驗探究過程,在豐富多樣的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4、發展性。新教材力求體現學生未來發展的需要,特別重視學生探究能力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新教材注重一切為了學生發展,重視學生的主體參與,以學生活動為中心開展教學,給每個學生提供了參與和展示自我的機會,使每個學生體驗到自己在學習中的成就感、自我價值感和成功的自豪感。
5、綜合性。新教材反映了化學在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過程中的重要作用,注意學科問題的綜合,從科學、技術和社會相結合的角度引導學生認識材料、健康觀念與化學的關系,逐步培養學生形成綜合科學觀。
新教材注意正確處理知識的邏輯順序和高中學生的生理、心理發展順序以及認知規律的關系,在初中化學的基礎上,合理構建了教材的體系。
三、新教材加強了實驗教學
新教材中,廣泛收集國內外的實驗資料和好經驗,認真研究、改進實驗方法和手段,并注意使實驗貫穿于教學的各個環節,如新課的引入、重點難點的突破、知識的深入(引導、研討)、復習、習題、課外活動等,以充分發揮實驗教學的綜合效益。例如,教材根據需要,編入了一定量的對比實驗等,以使實驗更簡單易行,現象更明顯,有利于學生通過對實驗現象的分析和對比得出有關結論。教材中探究實驗的編入豐富了學生的課外活動,使家庭作業不僅僅限于筆答,增加了學生動手實驗和參加社會實踐的機會。
四、新教材具有高度的靈活性
新教材精心選擇教學內容,使課業負擔合理,并具有一定的靈活性;教材編寫注意精心選擇教學內容,使難易適度、分量適當,并具有一定的靈活性。根據相應的課程方案和教學大綱,該套教材在整體設計時分為必修和選修模塊共六本書。高一化學以必修的教學要求為準,只作常識性介紹,在習題中不要求相應的計算,在高二選修化學教材中再按大綱要求編配相應的計算題及一些知識的深化。這兩種教材的編寫力求界限分明,習題編配相當,以符合不同的設課目的和學習對象。不論是必修化學還是選修化學,教材除按大綱要求編寫了必學和選學內容以及選做實驗外,還編寫了一定量的閱讀材料和資料,以體現教材的靈活性,既有利于大面積提高高中化學的教學質量,又有利于學生個性特長的發展。
五、化學新課改實踐中的幾點疑惑
1、課程結構較為凌亂松散。由于新教材體系新穎,創編者的理念與一線教師的認可度存在一定距離,感覺知識點、線、面之間的連接不夠清晰,教學中對“度”和“量”的把握有些難度。各學科課程標準和各版本教材之間不一致,普遍出現內容多、要求高、課時不夠的矛盾。加上今年高一學生在初中未開展課改,不少學科出現了銜接上的困難。
2、教輔材料不及時、不配套。有些所謂新教輔材料觀念陳舊老套甚至有誤導嫌疑。教輔材料的滯后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師教學時操作上的難度,同時也制約了學生的發展。教材準備不足,教師培訓準備不足,教學設備資源準備不足,給高中新課改的實施帶來了倉促上馬所引發的種種困難。
總之,新教材的使用,使課堂教學更具靈活性和發展性,在教學過程中,還需要我們廣大教材編者、教材研究員、教師等進行不斷的探索、不斷的研究并在不斷創造性的使用中發展廣大!
科技論文投稿須知:《數理化學習》雜志于2007年創辦,是黑龍江省教育廳主管的教育學術類期刊、由哈爾濱師范大學編輯出版的教輔期刊。是各類中學生刊物中最貼近、最適合學生閱讀的雜志。 《數理化學習》內容質量高,社會反響好,深受廣大師生喜愛。20余年的辦刊歷程,《數理化學習》結識了眾多的優秀教育工作者,培養了一代又一代莘莘學子,在祖國各條戰線上建功立業。《數理化學習》針對性強,實用性廣,名師執筆,編排合理。郵發代號:14-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