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在室內空氣檢測時,分析結果的質量與獲得的樣品代表性密切相關。分析之前,采樣和樣品處理方法決定分析結果的質量,正確的方法才能獲得可靠的檢測結果。
關鍵詞:室內空氣檢測 ,樣品采集,樣品處理
前言
在實際分析之前,采樣和樣品處理方法決定著分析結果的質量,不合適或非專業的采樣會使可靠正確的測定方法得出錯誤的結論。因此,選擇和制定周密的樣品處理程序和完成準確無誤的操作是非常重要的。采集樣品涉及從整體中分離出具有代表性的部分進行收集,因此無論是采集方法還是樣板的處理都必須合乎規范。
一、采樣布點和監測項目的選擇
1.1 采樣點選擇的原則
民用建筑工程驗收時,環境污染物濃度現場檢測點應距內墻面不小于0.5m、距樓梯地面高度0.8—1.5m。檢測點應均勻分布,避開通風道和通風口。布點應考慮現場的平面布局和立體布局,高層建筑物的立體布點應有上、中、下三個監測平面,并分別在三個平面上布點;確定采樣時可用交叉點、斜線布點或梅花樣布點的方法,民用建筑檢驗時應當覆蓋受檢住宅不同功能的自然間(如臥室、起居室、衛生間、儲藏室等)。在采樣的同時,應該在民用建筑工程的上風向采集周圍環境空氣的空白值(氡除外)。
1.2 采樣點的數量
室內采樣點的數量應按房間的面積設置,原則上小于50m 的房問應設1個點;50—100m 設2個點;100m 一500m 設不少于3個點;500m ~1000m 設不少于5個點;1000m 一3000m 設不少于6個點;3000m 以上設不少于9個點。而新實行的GB 50325—2010中對3000 m 以上的設點改為每1000 m 不少于3點,理論上更能體現檢測點的檢測值。驗收時,應抽檢有代表性的房間室內環境污染物濃度,抽檢數量不得少于5% ,并不得少于3間;房間總數少于3間時,應全數檢測。但對新裝修家居、辦公室中空氣檢測,若簡單地按照以上原則的要求布點會有半數以上的房主覺得檢測費用偏高,因對新裝修家居、辦公室中空氣檢測,大多屬于服務性檢測工作,客戶的需求各不相同,檢測人員應根據被監測對象的具體需求及室內面積大小、家具和飾品的密集度、房間的用途(辦公、居住)等現場情況確定采樣點數。
1.3 監測項目
衡量室內空氣的質量標準有4大類19項參數,民用建筑工程驗收時,應檢測室內環境中常出現的有害物質:甲醛、苯、氨、氡、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TVOC),以監督工程施工方對民用建筑工程的材料選擇以及用量進行控制。但對于私人的民用建筑應根據被監測對象的具體情況包括室內裝飾裝修的材料特點和房主可以接受的檢測費用額度來確定具體的監測項目,另外根據不同的季節要求檢測可吸人顆粒物、細菌總數等。總之采樣點數量的確定和監測項目的選擇,要針對檢測的對象進行選擇。對于民用建筑工程驗收時,應該從嚴把關,監督控制室內空氣污染的源頭;對于私人物業的檢測既要考慮現場裝飾布局的特點和房主的意愿又要能夠正確反應室內空氣污染物的水平。
二、 關于物理指標中風速、新風量的測定意義
根據風速及新風量的定義,風速的測定適用于公共場所通風管道、通風口、通風過道風速的測定,也適于室外風速的測定;新風量的測定適合在有空調的公共場所的室內新風量的測定,也可用于有空調的居室及辦公場所室內新風量的測定。居室及辦公場所的封閉時間決定了室內污染物質的濃度,這意味著建筑物在絕對密實的狀態下,封閉的時間越長,污染物質的濃度會增加。GB 50325—2010中引人了新風量的檢測,對建筑物的通風條件作出了明確的規定,對采用自然通風的民用建筑工程,自然間的通風開口有效面積不應小于該房間地板面積的1/20。夏熱冬冷地區、寒冷地區、嚴寒地區等I類民用建筑工程需要長時間關閉門窗使用時,房間應采取通風換氣措施。這一規定對建筑物設計作出參考條件,為降低室內環境污染物累積提供了有效措施。
三、 關于化學指標中的苯和甲醛的檢測
3.1 苯檢測方法
GB/T18883—2002和GB50325—2010規定空氣中苯濃度的測定主要依據GB 11737—89居住區大氣中苯、甲苯和二甲苯衛生檢驗標準方法--氣相色譜法。該方法原理為:空氣中苯用活性炭管采集,然后用二硫化碳提取出來。用氫火焰離子化檢測器的氣相色譜儀分析,以保留時間定性,峰高定量。同時也可以使用熱解吸氣相色譜法,工作原理是:空氣中苯用活性碳管采集,然后經熱解吸,用氣相色譜法分析,以保留時問的定性,峰高定量。
因二硫化碳具有毒性,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在新實行的GB50325—2010中對苯的測定只運用熱解吸氣相色譜法,同時對采樣器的系統流量進行了控制,必須使用恒流采樣器。
3.2 甲醛檢測方法
用現場測定儀測定方便快捷但缺乏相應的國標依據;實驗室測定有儀器法和化學法:儀器法(GB/T18204—2000)為氣相色譜法,雖然選擇性好但靈敏度較低、且色譜儀及相應的色譜柱不容易普及和推廣;化學法有AHMT法、酚試劑法和乙酰丙酮法,AHMT法(GB/T16129—1995)選擇性好靈敏度高,但檢測上限偏低,且AHMT試劑不易獲得,通常情況下需要進口;乙酰丙酮法選擇性較好,但測定范圍為0.5—800mg/m3遠遠超出標準限值;酚試劑法(GB/T18204.26—2000)檢測范圍在0~0.6mg/m3,且靈敏度高,重現性好,配制方法簡單,方便操作。所以目前大多數實驗室采用酚試劑法為主。
四、 主要污染物的標準限值問題
為改善室內環境、保護居住者的身體健康,我國也相繼制定發布了一些室內環境的質量標準:GB50325—2001《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和GB/T18883—2002《室內空氣質量標準》兩部標準,隨后修改的GB50325—2010《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已于2011年6月施行,但這些標準由于控制時段和控制對象不同、控制對象采用不同的檢測條件而有不同的濃度限值,見下表:
我們在實踐中發現《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及《室內空氣質量標準》這些標準在應用當中的一些問題,主要有:由于在檢測限值及檢測條件上的區別,導致前兩部標準對結果判定存在差異,后來GB50325-2010《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的修改將接近于GB/T18883—2002《室內空氣質量標準》;但檢測限值還是比較單一,而且室內空氣污染存在季節性變化規律,因此單次檢測結果仍然無法準確地反映室內空氣污染的危害程度。
目前,室內空氣檢測技術尚不全面、不完善,現場采集的氣體樣品代表性也不夠,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有待進一步提高檢測技術和手段。這就要求在檢測工作中,一定要嚴格遵循國家標準,規范操作過程,多總結經驗,更好地服務社會。
參考文獻
[1] 國家質量監督檢驗總局,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GB 50325—2010)
[2] 國家質量監督檢驗總局, 衛生部, 國家環境保護總局.GBT18883—2002室內空氣質量標準[S]. 中國標準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