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養殖業對環境的污染已引起眾人的關注。本文針對湟中縣養殖業糞便產生量、處理情況以及對環境污染現狀,提出防治對策,從污染源頭控制,通過作為燃料、肥料和飼料等實現資源化,通過好氧發酵堆肥和厭氧消化等實現無害化。
關鍵詞:湟中縣,養殖業,環境污染,防治對策
Abstract: The pollution of aquaculture on the environment has aroused the concern of everyone.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Huangzhong County aquaculture manure production, processing as well as the current state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put forward control countermeasures, from the source control to pollution, as fuel, fertilizer and feed to achieve reclamation, through aerobic fermentation composting and anaerobic digestion to achieve harmless.
Key words: Huangzhong County, aquacultur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中圖分類號: X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前言
隨著我縣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我縣的畜禽養殖得到了迅猛發展,而且養殖業也正在成為我縣農村經濟中最活躍的增長點和主要的支柱產業,但養殖業在帶來良好經濟效益的同時也帶了環境污染問題,養殖業畜禽糞便會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養殖場惡臭對環境也會造成污染,使得畜禽傳染病及寄生蟲等不斷蔓延。畜禽養殖業隨著規?;畈l展,糞便污染問題日益突出,如何有效防止畜禽糞便污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湟中縣養殖業的發展與現狀
湟中縣位于青海省的東部農業區湟水流域中上游,從90年代開始,湟中縣為提高農牧民的整體生活水平,大力發展養殖業,經過這十幾年的發展,我縣的養殖業發展已初具規模,有規模的養殖場已有四五十家再加上散戶養殖,現在豬年存欄17.55萬頭,年出欄14.91萬頭,奶牛7100多頭,肉牛6.65萬頭,羊存欄25.94萬只,年出欄26.45萬只,雞存欄38.24萬只,現在農村散戶的各類養殖使產生的糞便日益增加。近年來,隨著湟中縣大規模養殖業的不斷發展壯大,畜禽糞便環境污染問題也日益嚴重。造成湟中縣養殖業環境污染嚴重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1.1養殖數量、規模、方式及區域的變化
以前的養殖業僅僅是農戶自己分散養殖,自家的養殖糞便由自己家的田地消化,而現在大規模的養殖以及方式的轉變,大大增加了養殖糞便的產生,增加了環境的負擔,成為養殖業環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1.2 提倡大力發展畜牧業
我縣是貧困縣,為解決我縣經濟落后的狀況,增加農牧民收入,大力提倡發展畜牧業。最近養殖戶與周邊農民的污染糾紛日益增多,湟水河治理工程啟動,農村綜合治理工作開展才讓各部門認識到了養殖業對環境的嚴重污染。過去一些地方將規模化畜禽養殖作為產業結構調整、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途徑加以鼓勵,而環境意識相對薄弱,污染治理嚴重滯后。
1.3 養殖經營者生產管理粗放
畜禽養殖經營者生產管理粗放,注重眼前效益,環境保護意識淡薄.對于畜禽養殖經營者的生產管理滯留在原始的方式,對糞便的處理沒有足夠的重視,為增加經濟效益,不惜污染環境,未采取任何的處理手段,主觀保護意識淡薄。
1.4 管理機構和法律法規不健全
畜禽養殖業污染防治和管理工作起步晚,各級管理機構不健全,監管不到位。我縣長期以來又把環境工作重點放在工業污染防治上,對畜禽養殖場的污染防治缺乏相應的措施和管理經驗。因此,監管的缺失導致了污染產生的又一重要原因。
現在相關的法律法規不健全,環保等相關部門執法較困難。養殖業污染可以說是一種新型污染,相關法律法規都還不完善、不健全。
2.養殖業對環境的污染
由于現在缺乏控制養殖業污染排放方面的法規,養殖場養殖戶缺乏環保意識,不重視環境和環境污染,對污染治理缺乏管理經驗和防治措施,從而導致養殖業對水資源、土壤和大氣環境造成嚴重的污染。污染主要來自畜禽養殖場的排泄物、有機廢水、病原微生物、飼料添加劑中的抗生素、畜禽產品中的藥物殘留。
2.1 畜禽排泄物的污染
2.1.1 畜禽養殖糞便對環境空氣的污染
畜禽糞便在堆放過程中產生大量的氨、硫化物、甲烷等有毒有害成分的惡臭氣體,即會污染周圍空氣影響空氣質量,也會影響人的身心健康。這些污染物除引起不快、產生厭惡感外,對人和動物有刺激性和毒性,有的物質還會損傷肝臟、腎臟,長時間吸入惡臭物質可改變神經內分泌功能降低代謝機能和免疫功能。
2.1.2 畜禽養殖糞便對水質的污染
目前,畜禽養殖污染正日益成為我縣水體污染的主要因子,畜禽糞便中含有大量的氮、磷等營養物,是非常豐富的有機肥。畜禽糞便既是寶貴的有機肥資源,又是嚴重的污染源,如不經妥善處理即排入環境,將對地表水、地下水、土壤和空氣造成嚴重的污染,并危及畜禽本身和人體健康。
通過我縣的三條湟水河支流西納川河、小南川河、大南川河途經全縣,而我縣的養殖糞便直接排入河中,使河水的COD、BOD5、總氮、總磷等的污染負荷加大,影響了全省湟水河治理的總體目標。此外,如污染地下水則使水體喪失使用功能,極難治理和恢復。
2.1.3 畜禽糞便對土壤的污染
畜禽糞便堆放過程中,不僅占用土地,也會對土壤造成污染。如畜禽糞便污染水會導致土壤孔隙堵塞,造成土壤透氣、透水性下降及板結,嚴重影響土壤質量。長期使用畜禽糞便污水灌溉會使作物陡長、倒伏、晚熟或不熟,造成減產,甚至毒害作物出現大面積腐爛,危害農田。另外,大規模養殖使用大量飼料添加劑,其糞便中重金屬元素如CU、Zn的含量呈逐年上升趨勢,對土壤造成污染。
2.1.4 畜禽糞便傳播病菌
畜禽糞便中含有大量的病毒、致病菌及寄生蟲卵等,極易滋生蚊蠅,使環境中病原菌種類增多,大量繁殖,造成人、畜傳染病得蔓延。特別是豬流感等人畜共患病時會發生疫情,給人畜帶來災難性危害,對人們健康造成嚴重的威脅。
尤其在北方,春秋兩季干燥多風,往往使畜禽廢棄物中的病菌及寄生蟲卵易于傳播,對畜禽廢棄物的處理十分簡單,有的畜禽糞便未經腐熟便進入土壤、水系等自然環境。導致現在的寄生蟲病頻發,這些與畜禽糞便的處置有直接的關系。
2.2 畜禽場廢物的污染
由于畜禽場廢物管理不科學,畜禽場中洗刷工具、場地消毒和畜禽飲用后的污水、死的畜禽、孵化殘余物以及屠宰場的廢物、污水、下水、廢氣等隨意丟棄或排放,造成養殖場周圍臭氣彌漫,污水四溢,滋生大量蚊蠅和各種有害疾病,直接危機周圍居民的健康。
2.3 畜禽體和畜禽產品中殘留的有毒化學物質
對于畜禽飼料的質量很難進行控制和檢測,一些農產品生長環境和水源受到嚴重污染的地區,飼料和飲水中的許多有害物質會殘留在肉、奶、蛋中。其次,養殖戶為預防某些傳染病和疾病的發生,對畜禽進行疫苗的免疫和抗菌素的服用,這些藥品的殘留會部分地存在于畜禽體組織內。這樣畜產品中有害的和殘留有毒化學物質可通過肉、奶、蛋轉移到人體內,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
3.養殖業對環境污染的防治對策
要解決畜禽養殖業對環境的危害,單純依靠終端治理方法,無論在經濟上、土地上和技術上皆不堪承受。必須針對畜禽糞尿的特性,遵循綜合利用優先、資源化、無害化和減量化的原則,通過科學飼養和管理降低畜禽排泄物的污染,充分發揮利用廢棄物的肥力、能量資源,開拓一條資源開發和廢棄物處置相結合的道路。畜禽養殖業污染嚴重,治理工程利潤低,風險大,因此,不能像工業污水、生活污水防治那樣,走單純治理的路子。畜禽糞便是寶貴資源,經合理處理后,可制成優質高效的有機肥料,而且還可經厭氧發酵變成沼氣作為能量來加以利用。因此,資源化利用是治理畜禽污染的首要原則。
3.1 從養殖業的源頭進行控制
嚴格執行2003年1月1日起實施的《畜禽養殖業污染物排放標準》和2002年4月1日起實施的《畜禽養殖業污染防治技術規范》,按規范建設規模化的畜禽養殖場,不隨意堆放畜禽糞便,建設糞便處理設施,污水處理設施,加大糞便處理量,減少污水使用量,減少廢氣的排放量,從源頭上進行污染控制。
根據我縣的實際情況建立健全相應的審批制度,環保部門應和畜牧、農業等相關部協調好,需要搬遷的養殖場要限期搬遷。新建的養殖場要嚴格按環保部門環境影響評價和“三同時”制度進行建設,做到達標排放。
3.2 養殖業糞便資源化處理
3.2.1 可做燃料
防治畜禽養殖廢棄物污染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沼氣綜合利用,通過厭氧發酵處理畜禽糞便污水是目前畜禽養殖業廢棄物無害化處理、資源化綜合利用最有效的方法。厭氧發酵工藝是微生物在厭氧條件下,將有機質通過分解代謝,最終產生沼氣和污泥的過程。利用畜禽糞便進行厭氧發酵,發酵產生的沼氣成為廉價的燃料,分離出來的沼渣、沼液則成了優質肥料,不僅保護環境,而且提高了經濟效益。該工藝自身耗能少、運行費用低,可回收無污染的、具有能源價值的沼氣,具有一定的經濟效益,讓沼氣廣泛運用于生產生活當中,讓糞便污染真正做到可以燃燒。 3.2.2 可做肥料
畜禽糞便經堆放發酵后就地還田,作為肥料使用。對于我縣經濟發展糞便肥料還田是主要出路,厭氧發酵同時產生沼渣、沼液。沼渣、沼液中含有豐富的氮、磷、鉀及大量水溶性腐植酸類物質,是一種優質的無公害型、速效和遲效兼備的有機生物肥,沼液可直接肥田養魚、沼渣可制作優質的有機肥。
畜禽養殖業產生的糞便是一個巨大的污染源,但同時它也是一種寶貴的資源。然而,必須無害化處理后才可使用,達到不損害人體健康,不污染周圍自然環境。因地制宜地采用一些凈化系統,如穩定塘、養魚塘、水生物塘及土地處理系統進行處理,是非常經濟可行的。
3.4 加強立法管理,增強環保意識
畜禽養殖業帶來污染的根源之一,就是沒有建立相應的法規,缺乏管理,以及養殖戶環境保護意識不強。對畜禽養殖業進行合理布局,控制發展速度和飼養密度,加強管理。同時應廣泛宣傳,切實做好畜禽養殖污染的整治工作,加強技術指導和服務,幫助養殖戶解決污染問題。
結論
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來換取一點經濟效益,無異于殺雞取卵。因此,必須高度重視畜禽養殖造成的環境污染,遵循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原則,將社會、環境、經濟效益三者結合起來,千方百計化害為利,變廢為寶,使畜禽養殖業所產生的污染減輕到最低限度,走綠色、環保、資源合理利用的可持續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