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這篇產品設計論文投稿發表了南京老地名基于設計符號四維度的的產品設計,南京老地名是一種文化符號,蘊藏著豐富的信息和價值,論文產品設計的角度出發,將優秀的傳統文化元素運用到現代產品設計當中,探討了機遇設計符號學的南京老地名產品設計理論。
關鍵詞:產品設計論文投稿,符號學四維度,南京老地名
1南京老地名的產品設計開發價值
南京作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有近2500年的建城史,同時也是一座山水城林交融密合的現代都市。在這樣一座新老文化元素并存的城市中擁有著類別豐富的老地名,它們形成于不同時代而且仍在使用。南京老地名作為文化符號,蘊含豐富的信息和價值,可以體現南京城的悠久歷史、復雜變遷,可以勾起人們的懷舊情感。設計的本質就是物的文化設計。產品形態設計的實質也就是對各種造型符號,如產品的形態、色彩、材質等進行編碼,再構造產品的實際功能與特征。因此,產品造型需要通過一些符號語言來傳達文化內涵,而南京老地名作為文化符號蘊含著豐富的信息資源,能給設計師提供大量信息來表現其設計理念與文化內涵。
2用設計符號學解讀老地名
符號是一種信息傳播手段,是一種簡化認識事物的方法,是能指與所指的結合物。在設計符號學中,設計產物都被視為一種符號,是能指與所指的統一。地名是一種人類認識和借以識別其居住、生活的自然和社會環境的符號,具有符號能指和所指的特征。基于設計符號學的老地名研究,是通過多個學科知識整合,運用設計符號學的方法深度解讀老地名背后的內涵價值,運用設計手法,將其文化的表象和意象應用到產品設計中。
3基于設計符號四維度的南京老地名產品設計
設計符號學將產品分為語意、語構、語用和語境四個維度,不僅反映產品本體的形態、色彩、材質、紋理、結構等,也能解讀產品背后的文化、藝術、情境等,因此可從這四個維度設計南京老地名產品。
第一,語意維度:語意包括老地名的顯性語意和隱性語意。從顯性語意角度進行設計可以以產品形態來反映老地名的形式特征;從隱性語意角度進行設計則需要產品從隱喻角度深度解釋老地名背后所蘊含的文化、藝術、社會價值等。由于不同用戶的認知存在差異,所以往往選取普通老百姓所熟知的老地名。例如,南京夫子廟,從北宋至今已有千年的歷史,作為南京的地標性旅游景點,其中文德橋、秦淮河、貢院街等讓中外游客流連忘返。從顯性語意的角度進行產品造型設計,一般是選取夫子廟本身的外觀輪廓或地標性建筑進行特征提煉或等比例縮小,這樣的產品往往容易被復制和傳播。而從隱性語意角度進行設計則需要發掘其背后的文化要素,比如相關詩詞歌賦、代表人物和古典傳說等,會讓產品本身更具有文化內涵。因此從語意維度出發,需要將南京老地名背后的隱性語意通過顯性化手段表現出來,增強設計作品的理解力和傳播力度。
第二,語構維度:語構維度主要研究老地名文化元素的構成關系,包括元素結構與元素表現。從語構層面設計南京老地名產品,首先要對老地名的意義設定和認知組合的構成進行分析,再通過利用俯瞰視角、按比例布局等手法來表現老地名的空間位置和布局結構。當處理包含多個因素的文物元素時,更要研究各元素之間的結構關系。例如,龍蟠里和虎踞關這兩個地名的專名都來源于諸葛亮的一句:“鐘阜龍蟠,石頭虎踞,真帝王之宅。”鐘阜即今紫金山形似蟠龍;石頭即當今清涼山,蹲踞若猛虎。鐘阜石頭,龍蟠虎踞,南京之所以成為六朝古都、十朝都會,正是憑著這種優越的地理形勢。這種相互關聯的老地名可以組合在一起進行產品造型設計,南京老地名中的龍蟠、虎踞也被應用到新的南京城市旅游形象標識中,紅底白質看似一方“龍蟠虎踞”圖案的印章。
第三,語境維度:從語境維度來考慮老地名產品造型,通常指南京老地名的人文地理環境與設計對象需求要相吻合,比如相關產品視覺風格、動態表達、尺寸比例等元素。老地名的語境環境包括承載地名相關要素的場景、自然環與社會環境,我們設計產品時需要研究這些老地名是在什么特定的歷史情境下形成產生的,其環境對現代人的生活方式有何借鑒意義。例如,南京成賢街得名于明朝國子監在此,是明朝的國家最高學府,當時認為讀書人進國子監培養后即可成為“賢人”。而成賢街旁的雞籠山,六朝時代曾先后為皇家花園、佛教圣地、國家大學所在地;今天的南京圖書館、東南大學、南京出版社、南京市社科院等都坐落于此。這種從古至今的文教、宗教語境勢必影響其產品的設計風格,需要突出人文品位和文化雅致的特點。
第四,語用維度:從語用維度設計老地名產品需要了解設計對象的思維模式、聯想邏輯和文化背景。老地名作為一種“使用”符號是在一定的環境下產生并保留下來的,而對它進行產品開發設計不僅要研究老地名的人文地理信息,更要挖掘其深層特征,包括社會、文化、歷史的背景等,加以提煉,構造一種“使用”樂趣,讓目標用戶不僅從外在形態更要在使用過程中回味其地名文化。比如長干里是南京著名的老地名,而使其聞名遐邇的則是李白的詩句《長干行》:“妾發初覆額,折花門前劇。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使長干里具有愛情美好的意象。而描述長干船家生活的《長干曲》,則反映了當時的船家以舟為屋,充滿漂泊之感。南京舊時有“長干折柳”的習俗,即送朋友出南城區,送到長干為止,再折一根柳枝相贈,以此表達依依不舍之情。在語用維度里,長干船家、長干折柳和《長干行》作為設計素材用來開發相關產品,有助于提升產品本身的文化價值,同時能強化長干里所代表的豐富意蘊。
4結語
本文提出基于設計符號學的老地名產品設計概念,把傳統的文化元素運用到現代產品設計中。對南京老地名分別從語意、語構、語境和語用四個維度提出了研究內容和方法,對基于設計符號學的南京老地名產品設計作了理論探討。為了完成項目研究,接下來的工作:一是拓展南京十佳老地名素材元素與表達類型,為豐富設計素材體系和構建設計理論奠定基礎;二是進一步深入研究基于設計符號學的南京老地名產品設計開發,進行設計實踐,提供相關案例,為后期在移動互聯網環境中的南京老地名O2O產品設計開發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朱上上,羅仕鑒.產品設計中基于設計符號學的文物元素再造[J].浙江工業大學學報,2013.
[2]…朱上上.現代產品設計中的區域文化意象研究[J].包裝工程,2009.
[3]…許叢瑤.新媒體環境中產品設計發展趨勢研究[J].大眾文藝,2014.
[4]…胡阿祥.南京歷史文化概述及其研究[J].南京曉莊學院學報,2010.
作者:許叢瑤 單位: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