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人際溝通能力是一個人的知識、人品、修養以及各種心理能力的綜合,在提高人際溝通能力的同時,不斷完善人格魅力非常重要。 一般來說,提升人格魅力的溝通能力應做到會說話、善于傾聽與詢問、多些主動溝通、心態要有大格局、同理心體諒人、學會感恩和關心他人等,從而構建良好的人際關系。
關鍵詞: 提升 溝通能力 人格魅力
人際溝通能力是一個人的知識、人品、修養以及各種心理能力的綜合,在提高人際溝通能力的同時,提升人格修養至關重要。一般說來,具有善于傾聽、豁達大度、善解人意等優良個性的人,人際關系較為融洽;而心胸狹隘、斤斤計較、驕橫霸道的人,就不容易搞好人際關系。因此,不斷完善人格魅力非常重要。 一般來說,提升人格魅力的溝通能力應從兩個方面努力:一是提高表達能力;二是提高與理解別人的能力。具體來說,就是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會說話
有個故事講,在酒足飯飽后,國王問大臣:你們說,世界上什么最難?大臣回答:“世界上說話最難。”大臣沒有說出來的隱含的意思是:說話最難,尤其是和國王說話最難。在一次培訓中,我也問在場的學員:“你們認為自己很會說話的,請舉手。”35個培訓學員中只有2-3個人舉了手,還是猶猶豫豫的。是呀,凡是有一定工作經驗的人都知道,說話容易,但是要把話說到位,非常困難。有的管理者講:我招聘人的時候,看他能力的高低,就看他說話的水平的高低。
有經驗的人都知道,針對不同的對象、不同的事情、在不同的時機,說話的方式不一樣。到底要怎么樣才能說好話呢?我們共同分享日常說話小技巧:
●急事,慢慢的說;
●大事,清楚的說;
●小事,幽默的說;
●沒把握的事,謹慎的說;
●沒發生的事,不要胡說;
●做不到的事,別亂說;
●傷害人的話,不能說;
●開心的事,看場合說;
●傷心的事,不要見人就說;
●別人的事,小心的說;
●自己的事,聽別人怎么說;
●現在的事,做了再說;
●未來的事,未來再說。
小心說話而且要“說好話”,話說出口之前先思考一下,不要莽莽撞撞的脫口而出。但要切記“三不談":時間不恰當不談;氣氛不恰當不談;對象不恰當不談。要堅持這樣做,便難能可貴了,可以做成大事業。
二、善用詢問與傾聽
在對方默不作聲或欲言又止的時候,可用詢問行為引出對方真正的想法,并且運用積極傾聽的方式,來誘導對方發表意見,進而對自己產生好感。一位優秀的溝通好手,絕對善于詢問以及積極傾聽他人的意見與感受。
案例:美國知名主持人林克萊特一天訪問一名小朋友,問他說:“你長大后想要當甚么呀?”
小朋友天真的回答:“嗯…我要當飛機的駕駛員!”
林克萊特接著問:“如果有一天,你的飛機飛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會怎么辦?”
小朋友想了想:“我會先告訴坐在飛機上的人綁好安全帶,然后我掛上我的降落傘跳出去。”
當在現場的觀眾笑的東倒西歪時,林克萊特繼續著注視這孩子,想看他是不是自作聰明的家伙。
沒想到,接著孩子的兩行熱淚奪眶而出,這才使的林克萊特發覺這孩子的悲憫之情遠非筆墨所能形容。
于是林克萊特問他說:“為甚么要這么做?”
小孩的答案透露出一個孩子真摯的想法: “我要去拿燃料,我還要回來!我還要回來!”
不知道現場那些笑的東倒西歪的觀眾在聽到小朋友的純真回答時是什么樣的表情,會不會為自己的“幼稚”的笑感到慚愧?林克萊特難能可貴之處就是善于詢問與傾聽,從而聽到了孩子心靈的聲音。
點評:這就是“聽的藝術”,多一份傾聽的耐心,不要習慣性的用自己的權威打斷別人的話語,聽話不要聽一半;不要把自己的意思,投射到別人所說的話上頭。給人一個表達的機會,或許你會發現事情與你想象的截然不同。
三、做個忠實的聽話能人
案例:曾經有個小國的人到中國來,進貢了三個一模一樣的金人,把皇帝高興壞了。可是這小國的人不厚道,同時出一道題目:這三個金人哪個最有價值?皇帝想了許多辦法,請來珠寶匠檢查,稱重量,看做工,都是一模一樣的。怎么辦?使者還等著回去匯報呢。泱泱大國,不會連這個小事都不懂吧?最后,有一位退位的老大臣說他有辦法。皇帝將使者請到大殿,老臣胸有成足地拿著三根稻草,插入第一個金人的耳朵里,這稻草從另一邊耳朵出來了。第二個金人的稻草從嘴巴里直接掉出來,而第三個金人,稻草進去后掉進了肚子,什么響動也沒有。老臣說:第三個金人最有價值!使者默默無語,答案正確。
點評:實際上水平高的領導,往往是更多地去聽別人,而不是滔滔不絕地講給別人聽。人生在世,最有價值的人,不一定是多說的人。老天給我們兩只耳朵一個嘴巴,本來就是讓我們多聽少說的。善于傾聽,是一種美德,是一種謙虛謹慎的姿態,是成熟的人最基本的素質。懂得如何傾聽的人最有可能做對事情、取悅上司、贏得友誼,并且把握別人錯過的機會。很多時候,只有做到會聽話,才能會說話。
四、多些主動溝通
案例:主動支援
幾年前,日本東京曾發生過一次臺風事件。因為東京很少有臺風,那一次遇上臺風,結果整個東京的交通斷絕,地鐵、電車都暫時不能開。當時地下車站里面滯留了兩三萬人,大家都很著急,尤其是國外的游客。但是沒多久,就聽到廣播說:“各位乘客請注意,現在外面有暴風雨,交通完全中斷,請各位少安毋躁,不要遠走,我們很快將便當準備過來……”
這個事情是怎么做到的?原來東京地鐵站向東京市政府緊急呼救,全市所有做盒飯的餐廳一下子就送過來兩三萬份盒飯。至于這份盒飯多少錢,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能夠在最快的時間,為地下車站里出不去的人送來了兩三萬份盒飯。這就叫做主動支援。
案例:主動反饋
參觀溫莎古堡。那天不知道什么原因,排隊買票的人特別多。大家正在著急時,不遠處又新增了一個售票點,負責維持秩序的警衛人員提醒說:“各位,對不起,前面剛好有兩個觀光團,所以動作慢了一點。現在已經緊急叫我們另外兩個吃飯的同事馬上過來幫忙賣票,希望大家少安毋躁!少安毋躁!后來發現景區里面有不少這樣的牌子,上面寫的是:從這里到門口還有五分鐘。再過來一段路又插了個牌子,上面寫的是:從這里到門口還有十分鐘。意思就是:各位觀光游客,不要太急!
游客在那里排隊買票,因為太慢心中著急難受,這時有個人出來解釋一下,還是園內出現提示游客的牌子,這都叫做主動反饋。
點評:對有效溝通而言,一個要主動支援,另一個要主動反饋。任何團隊中的成員只要能同時做到這兩點,溝通就會順暢,解決起問題來就會十分輕松簡捷。生活中主動溝通者與被動溝通者的溝通狀況往往有明顯差異。研究表明,主動溝通者更容易與別人建立并維持廣泛的人際關系,更可能在人際交往中獲得成功。
五、人的心態要有大格局
團隊發展最大的局限,就是領導人思考方式的刻板化、局限化、模式化,打破舊思想才能進步、才能成長、才能突破、才能騰飛。心有多大,舞臺才有多大;思想有多遠,我們才能走多遠。
人要有大格局,要把心態打開。格局,就是大局意識、思想境界。思考的格局越大、范圍越廣、時間越長遠,思想的境界越高,成大事的可能性就越大,因為事業需要這樣的人,決策者需要這樣的人。
有的人學歷很高,但是思考層次很低、格局很窄。這樣的人可能會優秀但他卻難以卓越。你用老板的思考方式思考問題,最后成了老板。其實人生也是一樣,你就是你想要成為的那個人,你就是你決定要成為的那個人。可是有的人書越念格局越小,書越念境界越低,書越念心態越小。干事業一定要不斷打破格局。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人也是一樣。你想用人的話,就要有一個包容心。要用人之長,就要容人之短。用人所長,天下無不用之人;用人所短,天下無可用之人。沒有完美的個人,只有完美的團隊。
領導就是領袖和導師,你要有激勵能力、指引能力,要去描繪遠景、指引方向。好的團隊一呼百應。正常情況下他的團隊就像一捆捆干柴,看不出有什么火爆,他一出現,那個團隊就會燃起熊熊的烈火。
六、角色定位準確
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說明君臣父子各守分際,各盡職分的意思。人際關系便是以此為基礎,讓每個組成分子均能按其角色、職責、位置而有適當的思想、言語、行為模式及價值觀,從而達到良好的組織氣氛,進而提高組織效能。
生活如同大舞臺,每人都在其中扮演一定的角色,隨著時間場合的變化,交往對象有改變,我們扮演的角色也是不斷的交換。例如,在父母面前,你是女兒;在老師面前,你是學生;在商店時,你是顧客;在大街上你是行人。我們應該建立起交際中的“角色意識”,才能在交際適時地變換自己的角色,獲得交際的成功。
案例:如果在足球場上,前鋒去踢后衛的位置,后衛又跑去踢前鋒的位置,球場上就亂套了,這個球隊一定會打敗仗。在企業里,經理們象這樣角色錯位的事還少嗎?在足球場上,角色錯位是要嚴懲的,一項調查表明,因角色錯位、角色缺位、角色模糊、“勁使錯了地方”而導致80%的經理人超過50%的工作“毫無價值”或“價值縮水”。
點評: 在我們日常的溝通過程中首先要根據不同的場景,不同的時間確定自己的位置,不越權不越位,變換角色,不僅能帶來人際關系的和諧,而且也能使自己減少許多煩惱和痛苦,保持樂觀、平靜的心境,活的更瀟灑、更自在。
七、多些寬容與大度
案例: 古時候,一個丞相的管家準備修一個后花園,希望花園外留一條三尺之巷,可鄰居是一個員外,他說那是他的地盤,堅決反對修巷。管家立即修書京城,看到丞相回信后的管家放棄了原計劃,員外頗感意外,執意要看丞相的回信,原來丞相寫的是一首詩:千里家書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員外深受感動,主動讓地三尺,最后三尺之巷變成了六尺之巷。
點評:如果同事之間多一些寬容和大度,同事關系也就不會那么難處了。 “大度集群明”,一個人為人處世若能心胸開闊,氣量寬宏,能夠容人,則他的身邊便會集結起大群知己朋友,“心底無私天地寬”,只有從有個人私利的小圈子中解放出來,心里經常裝著大多數人的利益,才能具備寬廣的胸懷,表現海闊天空的大度。
八、“同理心”體諒他人
這其中包含“體諒對方”與“表達自我"兩方面。所謂體諒是指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并且體會對方的感受與需要。
一個人從生下來,如果沒有什么殘疾,就具備聽的能力,但是“聽”的技巧并不是每個人都掌握了的。最重要的聽是用同理心去聽,簡單來說,同理心就是將心比心,同樣時間、地點、事件,換位思考,也就是設身處地去感受、去體諒對方的心情。
案例:“同理心”的寓言故事
一只小豬、一只綿羊和一頭奶牛,被關在同一個畜欄里。有一次,牧人捉住小豬,它大聲嚎叫,猛烈地抗拒。綿羊和乳牛討厭它的嚎叫,便抗議道:“煩死了!他常常捉我們,我們并不大呼小叫。小豬聽了回答道:“捉你們和捉我完全是兩回事。他捉你們,只是要你們的毛和乳汁,但是捉住我,卻是要我的命啊!”
點評:我們經常遇到溝通不暢的問題,這往往是因為所處不同的立場、環境所造成的。因此,在經營“人”的事業過程中,為了達成良好的溝通,培養同理心,體諒與關心他人,學會站在對方的立場思考,真正了解對方的感受是至關重要的。由于我們的了解與尊重,對方也相對體諒你的立場與好意,因而做出積極而合適的回應。這樣溝通起來就會很順暢。
九、學會感恩和關心
案例:唐駿小的時候,他的父親曾經被冤枉為貪污受賄,關押了一個月,給家庭造成了很大的困難。這個事件深深地刺激著年少的唐駿,復仇之火心中油然而生。可時過多年以后,成功的唐駿卻釋然了,因為正是父親的冤案激勵著他立志出人頭地,堅持用功讀書和勤奮工作,最終唐駿用感恩之心化解了仇恨。懂得感恩和善于關心,也給唐駿帶來了豐厚的回報。在微軟總部任部門經理期間,唐駿一直用各種方式感謝著對自己提供過幫助的羅娜特女士,即使在羅娜特失去管理崗位的時候,他還是繼續給予她感謝和關心,這令羅娜特女士十分感動。后來羅娜特重新獲得了提升,也正是在她的大力推薦下,唐駿得以從1.8萬名候選人中脫穎而出,得到了微軟大中華區技術支持中心總經理的位子,這次機會成為唐駿日后成功的重要轉折點。
點評:感恩和關心是一種境界,不但要感謝給予你幫助和支持的人,更要感謝那些曾經給你造成困難的人,因為正是他們激勵了你的斗志,磨煉了你的毅力,助推你一步步走向成功。
“真誠、寬容、關心、不斤斤計較、相互理解”, 溝通中做到了這些 ,你會發覺人際關系和諧了!人與人之間的誤會與矛盾消除了!心情更樂觀、更瀟灑了!感恩上蒼我所擁有的,感恩上蒼我所沒有的。只要自己以一顆真誠的心去面對了,得與失不重要,重要的是有快樂與你為伴!
關懷和幫助別人吧,哪怕是一個笑臉,一個體貼的眼神,一句溫暖的話語,都能幫你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系。
最后祝朋友你開開心心,人氣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