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論文摘要:在我們原來的觀念中,知識與文化基本那是一個層次上的東西。一些受過高等教育,對一些能寫會說的等等人,我們都統稱是文化人。現在,這樣的觀念正在瓦解,兩者不應該是一回事。文章發表在《河南圖書館學刊》上,是漢語言論文發表范文,供同行參考。
關鍵詞:閱讀理解,文化背景,差異
文化知識,是文化和知識的總稱。 包括了中國傳統文化知識,世界文化知識,各個學科的知識,社會各個方面的知識等。
一、閱讀是一個較復雜的認知過程,它所涉及的因素很多,一般分為語言因素和超語言因素,前者指閱讀主體對英語詞匯和語法知識的掌握,后者則指閱讀主體的認知能力、閱讀技巧和習慣、語篇知識和文化背景知識等方面的情況。
傳統的外語教學往往把重點放在語言的詞匯和語法的教學卜,因而外語閱讀訓練是一種逐詞分析詞意、逐句分析語法結構以了解句意的模式。不可否認,在外語學習的起步階段,這種訓練模式有它積極的一面。然而,在語言材料中的生詞量以及句子結構的復雜度適中的情況下,仍然時有不解文意的情況。造成這種情況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由于閱讀主體缺乏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識。
國外對閱讀理解的研究大體經歷了三個階段,在閱讀教學上反映為三種模式:
(1)“自下而下”(bot-tom-up)模式:強調低級地對字詞的理解以獲取對全文的理解;
(2)“自上而下”(top-down)模式:強調閱讀主體的背景知識在理解中的作用,認為閱讀是一個主體的背景知識對語篇不斷選擇、預測和證實的心理猜測過程;
(3)“交互作用”(interactive)模式:認為閱讀理解既是對語言文字的低級處理過程,又足『蒯讀主體的背景知識的運用和處理過程,“圖式”(schema)是閱讀理解的奠基石。
二、在我國目前一個階段,文化在語言教學中的重要地位越來越被人們注意,而語言和文化本來就有著淵源而密切的聯系。美國語言學家薩丕爾(E.Sapir)在《語言論》中把文化定義為“一個社會所做和所想的是什么”。后來的學者把文化分為“大寫字母的文化”和“小寫字母的文化”兩類,前者包括文學、藝術,音樂、建筑、哲學、科技成就等集中反映人類文明禮貌的各方面;
后者把文化看作一系列的特征包括人們的風俗習慣、生活方式、行為準則、社會組織、相互關系等。就語言和文化的關系而言,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文化不斷將自己的精髓和特征注入到語言,使語言帶有文化中民族的、社會的、歷史的特色。
某一民族的成員在本民族文化的影響下掌握本民族的語言。而不同民族所擁有的文化是不同的,他在學習其它民族語言的時候就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異于本民族的文化,受到新文化的干擾。這種干擾多由包括風俗習慣、生活方式、行為準則等的“小寫字母的文化”產生。
外語教學的任務不僅是進行語言符號(詞匯、語法等)的教學,還在于培養在一定文化背景下語言的運用和交際能力。這一點現在已逐漸成為人們的共識。美國外語教學協會已把包括文化素養在內的交際能力列入外語能力要求中。前蘇聯從70年代起也大力開展文化與語言的研究,開設了一門重點在于語言單位的文化內涵研究的學科:語言國情學。通常,這種文化差異可以從詞匯、句式和語篇結構上進行分析。
三、對語篇中的詞語的理解是理解全篇的起點和基礎。書面的詞語在物質形式上實際是一些圖形符號(symbo1),語義學認為這些符號和符號的所指物(ref-erent)共同構成詞語。而詞語的涵義則建立在符號和所指物的對應關系上的。理解詞語的過程是一個認知主體在看到符號后聯想到所指物的過程。顯然,符號和所指物的對應好壞直接影響著對詞語的理解,一旦對應關系未建立或錯誤建立,主體就會錯誤地理解詞語的涵義。然而,傳統的詞匯教學要求學習者簡單地按生詞表熟記單詞拼寫以及作為這個單詞詞意的一個或幾個中文詞語。
這樣.學習者的理解過程是由英文符號到中文符號,再由中文符號映射到實際所指事物的過程。于是,受母語中本民族文化的影響,學習者無疑會在理解過程摻入附著在這個中文詞上的漢民族的文化,使外文詞語錯誤地指向含有中文文化的所指物上。有時,兩種詞語的詞義和它所帶有的文化色彩是相同或相似的。以英語里的“f0x”與中文的“狐貍”為例,兩個詞除了指一種動物外都隱含“狡猾”的意思。然而,有些卻大相徑庭,如”dragon”與“龍”。
而在歐美,由于城市中環境污染,交通擁護等問題,有錢人往往遷到空氣清新、環境優美的郊區居住,所以“suburbaninhab.itants”指“住在郊區的有錢人”,與中文截然不同。再如,俄語里的“白樺”有喻指“祖國”、“俄羅斯少女”的意思,而中文里的這個詞卻沒有附著這種含義。
所以,在詞匯教學中,不能簡單地用字母進行單詞釋義,應該盡可能地使用外語并補充該詞可能隱含的意思,指導學生正確理解、掌握。
省級論文快速發表:《河南圖書館學刊》雜志創于1981年,雙月刊,是由河南省圖書館主管,河南省圖書館學會和河南省圖書館主辦內外公開發行的圖書類期,是省級刊物、省優秀期刊,內容主要包括圖書館學理論研究,圖書館工作經驗交流以及普及圖書館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