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高清,英文為“High Definition”,意思是“高分辨率”。一般所說的高清,有四個含義:高清電視,高清設備,高清格式,高清電影等。文章發表在《計算機科學與探索》上,是電子職稱論文發表范文,供同行參考。
關鍵詞:HDTV,高清編輯,上下變換,電影數字化,HDV
人們期待電視呈現更真實逼真的畫面,如同在電影院欣賞電影一般的收視效果。高清電視標準中提高了分辨率,采用了逐行掃描和提高幀頻的技術,更符合人們的觀看16:9的寬畫幅,提高了電視的收看效果。
高清電視不等于數字電視,日本早在1990年左右就搞模擬HDTV,并于1992年試播,當數字HDTV出來后,日本才停止其模擬HDTV并改為數字的。
一、高清技術標準
當前電視制式的主要技術特征是行頻、場頻、掃描方式、寬高比。制式決定了電視所攜帶的信息量和顯示質量。數字高清是多種制式并存,針對不同的需求采用不同的制式。
HDTV有清晰度等級不同的圖像三種顯示格式,分別是:720P(1280×720P),1080/60i/50i(1920×1080i),1080/24p/25p/30p(1920×1080p)(p:逐行掃描i: 隔行掃描)
1920×1080/i是清晰度指標最高的,廣電總局于2000年8月發布了GY/T 155-2000高清晰度電視節目制作及交換用視頻參數標準,將1080/50i確定為中國的高清晰度電視信號源標準, 采用1080/50i作為高清信號源標準的一個突出優點是1080/50i與我國現行的標清信號源576/50i (PAL)可以非常容易地實現上/下變換,為順利從標清向高清過渡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1080/24P(簡稱24P或24F)是一種專門用于后期制作的高清晰度電視格式,它采用的24幀逐行掃描方式與每秒24幅畫面的電影膠片具有每幀電視圖像與每幅畫面一一對應的關系,因此在進行膠片與磁帶的相互轉換時不會產生因幀頻變換而帶來的圖像質量損失。1080/24P是電影與電視結合的最佳橋梁,已經被美國的節目制作行業,特別是采用膠片作為前期拍攝的節目制作公司接受為后期制作的標準,正在成為國際間高清晰度電視節目的交換標準。
二、高清的實現包括HD制作、節目傳輸和接收顯示諸多環節
(一)節目制作
由于高清節目所包含的信息量更大,碼率更高,給節目制作帶來諸多課題。如節目存儲、制作網絡環境的建立、硬件運算速度的提高等。
以下技術使得高清節目的制作與傳輸得以實現,促進了高清的發展:CPU運算速度的提高。高速的運算能力滿足了對較高壓縮比,較復雜算法的編碼的解碼工作。 隨著藍光盤存儲技術,半導體存儲技術及硬盤存儲技術的發展,存儲大尺寸的高清媒體文件成為現實。
壓縮編碼技術的發展,如WMV9、H.264等編碼壓縮技術,使高清節目文件放下龐大的身軀,更適合存儲和傳輸。 傳輸技術的發展提高了帶寬,不僅能夠建立高清節目編輯制作的網絡環境,也促進了廣域網絡高清節目的傳播和發布。
眾多非線性編輯軟件廠商和硬件設備廠商積極推出支持高清的產品,讓高清節目制作觸手可及并更為普遍。例如sony公司開發的Xpri 高清非線性節目制作系統,可協助實現從采集到播出全程高畫質,實時的進行高清編輯,并且它與XDCAM專業光盤系統無縫兼容,可實現有效的高清存儲。同時如Apple公司,Discreet公司等都紛紛推出支持高清節目編輯的Final Cut Pro HD, Avid HD等軟件系統。
發表電子論文價格須知:《計算機科學與探索》雜志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主管、華北計算技術研究所主辦的國內外公開發行的計算機學報級高級學術期刊,中國計算機學會會刊,2010年開始由雙月刊更改為月刊,大16開。歡迎踴躍投稿(中文,英文稿件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