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 隨著科技的進步發展,地理國情監測與基礎測繪工作質量較以往有了大幅度提升。地理國情監測具有一定綜合性,需要圍繞整個國土面積與涵蓋的所有內容開展系統監測和全面剖析,因此,無論是在數據處理方面,還是在信息整合方面都具有一定難度,而基礎測繪對地理國情監測具有重要影響,基于此,本文概述了地理國情監測,闡述了地理國情監測與基礎測繪之間的關系,對推進地理國情監測與基礎測繪發展的策略進行了探討分析。
關鍵詞 地理國情監測;基礎測繪;關系;發展;策略
1 地理國情監測的概述
地理國情主要指國家地理情況,具體包含生態自然、國民經濟、國家軍事等內容。其監測是面向歷史及現下發展所進行的地理調查研究,是一項綜合業務活動。地理國情監測就是綜合利用全球導航衛星系統、航空航天遙感技術、地理信息系統技術等現代測繪技術,利用各時期測繪成果檔案,對自然、人文等地理要素進行動態和定量化、空間化的監測,并統計分析其變化量、變化頻率、分布特征、地域差異、變化趨勢等,形成反映各類資源、環境、生態、經濟要素的空間分布及其發展變化規律的監測數據和研究報告等,從地理空間的角度客觀、綜合展示國情國力。專題地理國情監測即針對地表專題應用以及重大工程項目應用等方面,進行專題信息監測,其中包括主體功能區監測、自然災害、重大工程等方面監測內容[1]。
2 地理國情監測與基礎測繪之間的關系
2.1 地理國情監測與基礎測繪的聯系
地理國情監測一定要在各個測繪技術的統一協調下共同完成,地理國情監測的許多監測內容都需要借助基礎測繪工作,因此基礎測繪將直接影響地理國情監測的監測質量,兩者存在緊密的聯系。
2.2 地理國情監測與基礎測繪的區別
地理國情監測與基礎測繪存在較大的區別,兩項工作雖然具有共同的目的,但在實施過程中表現出了一定的差異性,并且緊密聯系的存在又促使工作之間存在較多的交集。經過大量的總結與分析,認為地理國情監測與基礎測繪的區別,突出表現在以下幾方面:第一,二者在概念上存在明顯的區別。基礎測繪在應用中,主要是建立全國比較統一的測繪基準、測繪系統,基礎工作突出,搜集到的數據和信息,都需要經過進一步的分析。第二,地理國情監測與基礎測繪方式是互相協助的。基礎測繪工作在實施的過程中,將建立測繪基準和測繪系統;建立并且更新國家、地方的基礎地理信息系統;有效組織國家、地方開展相應的航空攝影等工作。而地理國情監測在開展的過程中,將會對自然要素、人文要素等進行全面的分析,基礎測繪所提供的信息、數據是主要的組成部分[2]。
3 推進地理國情監測與基礎測繪發展的策略
3.1 做好相關規劃之間的銜接
分析不同階段規劃期內的監測需求,做好地理國情監測規劃與基礎測繪規劃、測繪地理信息事業規劃、中長期規劃、年度計劃、項目預算等之間的銜接。與此同時,做好與全國地理國情監測規劃之間的銜接,保證全國性規劃和地方性規劃的協調一致。
3.2 合理選擇基礎測繪手段
地理國情監測離不開基礎測繪提供的基礎數據,無論在哪一層面一定要選擇科學的技術來實現。分析當前情況可知,即便技術類型呈現出多元性,且技術體系也較為豐富,但在具體監測過程中,一定要選取緊貼監測地區實際情況的測繪技術,全面發揮測繪技術自身的優勢。以基礎測繪為例,如果監測地區為山區,測繪難度大,為提高測繪精度,可利用衛星遙感影像技術,進行測繪。
3.3 不斷優化工作機制
地理國情監測所用測繪關鍵技術基本都是相通,總體來說,基礎測繪和地理國情監測的聯系十分緊密,它們在工作機制中存在很多交集,但也存在一定的差異,為促進兩者更好的銜接。依據現有經驗,為優化工作機制應從下述層面著手:其一,面向測繪系統內部合理編制工作機制內容,提升整體工作的有效性,降低漏洞出現的可能;其二,針對測繪系統外部一定要科學把控與奇談部門的實際聯系,除提升協作性外,還應加大信息共享,讓地理國情監測促進基礎測繪,同時讓基礎測繪推動地理國情監測;其三,一定要依照實際需求,研究不同的工作模式,進而加快國家發展,推進地區建設。
3.4 不斷改進測繪技術以及優化測繪裝備
為促進現代化測繪體系的構建,一定要改進技術,優化測繪裝備。具體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首先,為人才戰略做好萬全的儲備,面向科技資源實施全面整合,關心企業培育問題;然后,逐步落實基礎研究,讓測繪工作朝著自動化、高端化和現代化方向努力;最后,應圍繞高性能儀器開展深入研究,從整體層面強化測繪生產。
3.5 強化成果互動
掌握地理國情的動態監測結果,這不僅是迎合國情監測的基本需求,而且是滿足地理詳情進一步發展的必要條件。因此測繪部門應高度關注現實生活,選擇性公開某些監測數據,進而推廣地理測繪信息,強化成果互動。面向常規信息實施定期發布,而面向突發事件實施不定期發布,并編制詳盡的地理國情書目。
3.6 加強人才培養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地理國情監測與基礎測繪工作屬于現代新型信息化產業,只有技術水平較高、實踐經驗較多的人才方可勝任此項工作。因此為提升地理國情監測以及基礎測繪的可靠性與可行性,應加強人才培養,并全力培養綜合型人才[3]。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科技的進步發展提升了地理國情監測以及基礎測繪技術水平。并且地理國情監測是將基礎測繪結果,加以有效利用,并借助現有地理國情監測成果和經驗,從而改善地理國情監測現狀,因此對地理國情監測與基礎測繪進行分析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雷德容.地理國情監測與基礎測繪相關關系研究[J].遙感信息,2015,(02):57-60.
[2] 熊俊,沈以虎,王彥.地理國情監測與基礎測繪方式的若干研究[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6,(34):1908.
[3] 張國飛.地理國情監測與基礎測繪的相關分析[J].科技信息,2017, (11):62-63.
推薦閱讀:《中國測繪》(雙月刊)1992年創刊,作為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主管、中國測繪宣傳中心(中國測繪報社)主辦的公開發行的行業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