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亚洲日韩新视频_97精品在线观看_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_91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淺談內蒙古草原區礦產開發對草地的影響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地質礦產時間:瀏覽:

  摘要:近年來,內蒙古草地沙化、荒漠化、退化嚴重;內蒙古經濟迅猛發展,礦產開采等經濟活動對草地帶來了一定的影響。很多學者把研究焦點集中到了這一話題。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總結并簡單闡述了內蒙古草原區礦產開發現狀及對草地帶來的影響。

  關鍵詞:生態系統;草地;礦產;開發;影響

  內蒙古草地資源豐富,但面臨著逐年退化、面積日益縮小的危機,其中主要原因有過牧 [1~4]、開墾 [3,5] 及礦產開采[3,6]。其中草原礦產開采是重要原因之一,而由于受利益驅動、牧民增收壓力大、國家政策導向效應等諸多因素影響,草場也出現過度放牧和內蒙古部分旗縣牧民將成片草場開墾種糧的現象[7],使得草場退化。

  內蒙古草原區域的不合理、無序開發各種經濟資源導致草原退化,其中礦產開發和亂采濫挖濫伐現象尤為突出[3]。礦產資源的開發會對地表資源產生不利影響,大規模地開采對地表原有的植被產生破壞,從而引起生態環境的惡化,礦產開采不斷地縮小草地資源的面積而且影響其質量為其中最主要的方面 [6]。目前,全區礦山企業采礦、選礦產生的煤礦石、廢礦渣等固體廢棄物累計存放量達1.18 億噸,且仍以每年1 000 多萬噸的速度增長,它們占用了大量土地,嚴重污染土壤和水資源,破壞地表植被,造成水土流失,引發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礦業“三廢”達標排放率低,造成地表水、土壤和空氣的嚴重污染,危及人類生存環境 [8]。而且,由于內蒙古存在大量的小型礦山,占內蒙古礦山總量的46%以上,受資金、技術、設備和人才等方面的約束,礦產資源的開發仍使用傳統的粗放式開采方式,對生態環境的壓力巨大 [9]。

  從事該方面的研究頗多,從對植物個體的影響,到對種群、群落以及對生態系統的影響做了大量且細致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很多成果。而且,國內與國際接軌,借鑒和提出了很多理論,如生態安全與保護,生態恢復,生態補償和礦區復墾等。

  一、內蒙古礦產開發現狀

  中國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以來,內蒙古經濟一直保持較快的增長速度,GDP平均增長10.25%,這得益于內蒙古強大的資源后盾,目前內蒙古90%以上的一次能源,85%以上的工業原料和45%以上的飲用水均來自工業原料,豐富的礦產資源已經成為內蒙古經濟騰飛的引擎之一 [10]。

  據2003年底統計資料,全區有上表儲量的1 018處礦產地中,已開發利用的761處,尚有約25% 的尚未開發利用[11]。內蒙古的能源礦產主要有煤炭、石油、天然氣、油頁巖和地熱,其中以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為主。截至1999年底,內蒙古已經探明煤炭礦區331處,累計探明儲量為2 260 億噸,占全國探明儲量的25%以上,僅次于山西,居全國第二位;預測總遠景儲量達12 000 億噸,也居全國第二位。全區共有煤炭企業1 722家,煤炭工業總產值占全區礦業總產值的50%左右,內蒙古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也有廣泛發展前景,在海拉爾、二連、鄂爾多斯等13個盆地中均探明有油氣資源,其中6個盆地已見工業油氣流,已探明的石油地質儲量為2.76 億噸,總資源量預測為30 億噸;天然氣查明的地質儲量7 903 億立方米,預測總資源量約15 000 億立方米[12]。

  但內蒙古在礦產資源開發利用中存在著與可持續發展不相適應的地質勘察資金投入不足、礦業市場秩序混亂、資源利用效率低下、礦業結構不合理、生態環境破壞嚴重等主要問題[12]。就拿煤炭資源的開發利用來說,煤炭資源從開采到加工、消耗,其每一個環節都可能給生態環境造成破壞,一是在煤炭的開采過程中,二是在煤炭的加工利用過程中;前者主要表現在對開采的破壞,后者的影響更為廣泛,更為深刻。因此環境保護要在每一個過程當中都要考慮進去[6]。因此,在開發利用過程中,破壞了資源或污染了環境就等于減少了資本,也就減少了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的可能性。

  二、礦產開發對草原生物個體和種群的影響

  1.礦產開發對生物個體的影響。(1)對野生動物的影響。中小礦開采項目在基建施工期、生產運營期的作業和機械噪聲,將對礦區及周圍一定范圍內野生動物的活動和棲息也會產生一定影響,是由于項目的建設改變了野生動物的棲息環境而引起[13]。開礦也會減少周邊地區的生物多樣性,因此旱季和雨季都會使動物種類減少[14]。(2)對植物個體的影響。礦產開發的污染物主要來自礦山開采,污水處理站導致的空氣污染、水污染、噪聲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水排放對植物的影響主要是礦井涌水、選礦廢水、生活污水等。草原生態環境的惡化,使草原土壤蓄水能力下降,導致河流徑流量減少、小溪斷流、湖泊干涸、水位下降、水土流失加劇,會直接影響植物對水分的吸收,改變植物的形態特征[13]。

  粉塵的污染主要表現在煤粉塵在運輸、遇風等情況下,隨風飄揚,陳將在植物葉片、嫩枝、樹干等上面,堵塞氣孔、皮孔,影響氣體交換,水分蒸騰,提高葉片溫度,破壞正常的光合作用,甚至傷害組織,進而影響植物的的正常生理活動和生長發育[15]。

  2.礦產開發對種群的影響。內蒙古草原原生植被總體處于退化演替過程中,植物群落結構特征發生變化,穩定性降低,蓋度下降,物種豐富度指數基本上隨退化演替程度的加深而減少,且退化越嚴重,物種豐富度指數越低[11]。而礦山開發建設對該區域的草原植被和植物生境的影響主要表現在礦山工程建設過程中造成的植被破壞以及工程在開發建設中,礦井、配套設施和公用工程等建設將占用一定面積的草地,破壞施工區內的地表植被,也造成周圍植被和土被的破壞,從而改變了自然景觀,減少了植被的種類和生物量,影響了礦區內及周邊植被的生長環境。

  從群落結構來看,施工活動所破壞和影響的植物種類均為廣布種和常見種,故工程施工一般不會造成某一植物種類的消失[16]。

  三、礦產開發對草地生態系統的影響

  礦區生態系統是指在礦區范圍內的生物群落(包括動物、植物、微生物)與周圍環境組成的系統。礦區的生物部分包括礦區范圍內的各種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環境部分包括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和經濟環境[15]。由于人類活動對礦區生態系統的脅迫,必然使其呈現出不健康的癥狀,表現為生態破壞、環境污染、資源浪費、地質災害和礦區人口健康狀況下降等眾多現象[17]。在油田建設、煤田開采、電廠建設及采金活動中,普遍存在對周圍草原植被不同程度的破壞,輕者使草原生態系統結構單一化、生態系統功能衰退、生產力下降,重者導致草地植被完全消失[18]。永久占用土地的植被破壞是不可恢復的,其原自然生態系統的所有功能完全消失,對區域生態環境產生一定的影響。

主站蜘蛛池模板: 澄城县| 台州市| 察雅县| 惠来县| 双鸭山市| 东乌珠穆沁旗| 株洲市| 五峰| 肃宁县| 民丰县| 尼玛县| 阳春市| 卢湾区| 琼海市| 鸡泽县| 米林县| 明星| 嘉义市| 临城县| 漾濞| 吉林省| 吉隆县| 大姚县| 称多县| 湖北省| 缙云县| 特克斯县| 巴彦县| 孟连| 巩义市| 白水县| 宁津县| 白沙| 额济纳旗| 城市| 萨迦县| 融水| 和硕县| 三穗县| 衡山县| 临夏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