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和城鎮建設步伐的加快,土地的綜合性價值得到了明顯提升,地籍測量工作在全國迅速鋪開,各個地區對地籍測量可靠性的要求越來越高。科學技術的進步使得測繪從最初的白紙測圖,發展為能傳輸、處理、共享的數字信息圖件的數字化測繪,取代常規的測量模式,廣泛應用于地籍測量,在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一、數字化地籍測量的主要內容
數字化地籍測量是以建立各城鎮的數據庫及地籍管理系統為目的,去掉繁瑣復雜的宗地圖件、表冊,實現地籍管理的自動化。其主要工作內容包括地籍圖根控制測量和地籍勘丈(宗地權屬界址點及其它地物要素平面位置的測定);地籍調查表的輸入和輸出;土地證、歸戶卡和土地申請書的生成與輸出;基本地籍圖、宗地圖、圖幅結合表、控制點網圖的生成與輸出;面積量算、匯總與統計等。
數字測繪技術在地籍測量中應用的實質是一種全解析、機助測圖方法。數字地籍測量以計算機為核心,由外連輸入輸出設備及硬、軟件支持,各種地籍信息數據的測繪方法為采集、輸入、成圖、繪圖、輸出、管理。由于數字地籍測量是集地籍測量外業、內業于一體的綜合性作業系統,因此計算機技術用于地籍管理是其必然結果。數字化測繪的最大優點即在完成地籍測量的同時建立地籍圖形數據庫,為實現現代化地籍管理奠定基礎。
二、數字化測圖技術的特點
由于數字化繪圖技術是運用機助成圖、全解析的方法,與傳統白紙測圖相比,較為有優勢和前景,而且也是地形測繪發展技術有效延伸的體現,其特點表現為以下幾點:
(一)勞動強度小,自動化程度高。戶外作業采集的數據能夠自動記錄到電子手簿中,避免了傳統測圖繁瑣的記簿、計算、檢核,有效提高了地籍測量的勞動效率,同時,電子手簿中的數據可以通過電纜直接傳輸到計算機,通過鍵盤和鼠標的簡單操作,在室內即可完成圖形的編輯,有效減少了外業工作時間,減輕戶外作業的強度,大大縮短了成圖周期。
(二)精確度高。傳統的測圖中地物點平面位置的誤差主要受解析圖根點的展給誤差和測定誤差、測定地物點的視距誤差、方向誤差等影響。電子數據格式的測量數據可以被自動傳輸、記錄、存儲、處理和成圖,在整個測量過程中不會損失原始數據的精度,絲毫不存在傳統測圖過程中產生的視距誤差、展點誤差和方向誤差,能夠保證外業測量的高精度,為整個地籍測量工作提供一個高精度的測量成果。
(三)信息量大。在地籍測量中,數字化地圖所包含的信息量幾乎不受“測圖比例尺”的限制,甚至沒有“測圖比例尺”的概念。測量數據分層存放,地面信息存放不受任何限制。例如將房屋、道路、水系、地下管線、地貌等數據存在不同的層中,通過關閉層、打開層等操作來提取相關地圖信息,便可方便快速地得到所需測區內的地籍圖,精簡地籍測量工作時間。
(四)存儲信息、方便傳遞。數字信息可以通過存儲工具以計算機文件形式保存或傳遞,也可以通過電纜或網絡進行傳輸。數字化測量在數據的存貯、傳遞方面的優勢遠遠超過傳統測圖。
(五)成果即時更新。數字化測圖的最終結果是以點的定位信息和繪圖信息存入計算機的,當實地發生變化時,只需改變輸入信息的坐標、代碼,編輯處理過后便可得到更新的圖,從而確保地面信息的準確性和現勢性。
三、數字化測圖在地籍測量中的應用
(一)數字化測圖的主要方法
數字成圖的方法主要分為三種:原圖數字化、航測數字成圖、地面數字測圖。原圖數字化是一種將原有圖件矢量化處理,使圖形數據轉變為矢量數據,通過編輯,獲得數字化地籍圖方法;或者通過一些矢量化軟件,將原有圖紙通過掃描得到的柵格數據轉化為矢量數據,然后編輯處理,最后得到數字化地籍圖的方法。航測數字成圖是指通過解析測圖儀對航攝像片進行解析,建立地面立體模型,采集地面模型數據,從而獲得數字化地籍圖的一種方法。這三種數字成圖方法的主要作業過程都必須經過三個步驟:數據采集、數據處理與編輯以及成果圖件的數據輸出。這三種方法適用的情況不同,作業方法各異,針對各種情況區別對待。尤其是在沒有符合要求的大比例尺地形圖的地區,采用地面數字測圖是最佳方法。
戶外作業利用全站儀記錄的方法或全站儀連接便攜式計算機直接記錄的方法進行數據采集;用標準的數據傳輸線連接全站儀和計算機進行數據傳輸,利用Windows下的超級終端完成數據的傳輸;采用C語言編制的數據轉換程序進行數據處理;利用RDMS、EPSW等軟件根據草圖編繪圖形,再轉換至AutoCAD進行細部的編輯和處理,或者使用一些較成熟的軟件直接編輯和處理,諸如MAPSUV、WalkfieM等;采用數字化地籍圖和繪圖儀繪圖兩種形式出圖,以適應不同需要。
(二)數字化地籍測圖的應用
由于數字地籍圖的全面應用,使得地籍信息完整地覆蓋每一個區域,將每塊土地及其附著物的基本情況詳細記載到所形成的數字圖形上,包括權屬、數量、質量、權利、用途等基本情況。它既實現了土地的經濟價值,又為政府部門制定了合理的經濟發展目標、土地管理政策及環境保護政策。綜合起來有以下幾個應用方向:
1、便于修改。
界址點和地物點(如房角點)是全站儀直接采集的坐標值,其精度相同,在地籍的修測、補測中,在沒有控制點的情況下,同樣可以利用界址點、地物點的坐標值后方交會測站點,保證地籍圖修測、補測的精度。
2、提供數據。
現代測量技術既包含圖形信息,又包含屬性信息,精確表達了某一地塊(或宗地)和建筑物、構筑物的位置、面積、質量和權屬界限在空間上的相互關系,奠定了建立地理信息系統的基礎。
3、為經濟服務。
參照國家和地方的有關法律、法規,利用地籍圖提供的土地及附著物的質量評價數據和圖形信息,從而使得地塊及建筑物的評估更加合理,為有償出讓和轉讓、征收稅費等經濟活動提供準確、可靠的資料。
4、保護產權。
因為地籍調查和測繪是國家政策支持下依法進行的行政行為,而且土地本身具有占有和使用的關系,故所形成的地籍信息存在法律性、精確性、現實性等特征,因而地籍測量中提供圖形、數據和法律依據能保護土地及其附著物的產權。
5、服務土地規劃。
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規劃、村鎮規劃等各類土地利用規劃,與現狀密切地結合在一起,使得規劃編制速度加快,而且使規劃編制更加科學、切合實際,還能夠降低規劃的實施成本。
6、服務政府決策。
地籍信息是政府部門制定土地政策、土地所用制度改革等決策的依據,同時地籍信息也是政府部門對經濟發展、環境保護、人類生存以及個人或組織投資等方面制定決策的重要依據。
四、結語
這種全解析、機助的數字化地籍測量方法比常規的測量方法更具明顯的優勢和廣闊的發展前景。隨著時刊發展與測繪科技的不斷深入,更多功能的測繪儀器設備推陳出新,測繪軟件的升級與創新給數字化測圖帶來更為廣泛的發展空間和應用前景,數字化測圖技術也將會發生巨大的變化,這也將成為測繪技術變革的重要標志。
參考文獻:
[1]王琪.調查與研究[J],2007(4):40-41.
[2]覃其進.淺談數字化技術在地籍測繪中的應用[J].廣西地質 2001
[3]金焱、劉加生.數字化地籍測繪方法的探討[J].測繪與空間地理信息,2007,(8):78-81.
[4]宋其友.等1數字地籍測量[J].北京:測繪出版社,19911
[5]李光輝.數字化地籍測量的實踐與探析[J].科技信息,2007,(3):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