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亚洲日韩新视频_97精品在线观看_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_91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從政治經濟學分析中美貿易摩擦發表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結業論文時間:瀏覽:

  摘要:中美貿易摩擦(Trade friction)指在國際貿易中,中國與美國之間在進行貿易往來的過程中,在貿易平衡上所產生的影響,例如中國對美國的輪胎出口會影響到美國國內輪胎企業而導致兩國之間的矛盾發生。文章發表在《教育發展研究》上,是應屆畢業生論文范文,供同行參考。

  關鍵詞:中關經濟關系,經貿摩擦,政治經濟學

  中美貿易摩擦一直不斷,2003年至2005年歲末,由美國單方面挑起的一系列貿易摩擦給中美貿易關系蒙上了濃重的陰影,貿易大戰似乎一觸即發,中美兩國進入了前所未有的貿易摩擦期。中美貿易摩擦作為中美經貿關系的一部分隨中美政治關系的發展和國際局勢的變幻而發生變化。

  中國加入wTO后,中美兩國的貿易達到了相當規模。對美貿易已成為中國對外貿易的重要構成部分,對拉動中國經濟持續穩定增長具有重要意義。美國經濟學家斯蒂格里茨用經濟模型證明,兩國間的經常項目收支逆差如果超過GNP的1.5 ,兩國之間就會發生“激烈摩擦”;要是超過2 就會引起報復措施;如果對一國的貿易順差超過該國貿易額的25%~ 3O ,那就不僅是經濟問題,而且成為政治問題。

  中國貿易順差達到中美貿易額的46.39 ,就中美貿易不平衡規模而言,這個問題已經演變成美國國內的政治問題。

  中美貿易現狀年中國開始進入美國的前10位逆差國行列,1989年從第9位發展到第6位,1990年攀升到第位,1991年,中國成為僅次于日本的第2大逆差對象。到2004年,美中之間的貿易額達到2 300億美元,美中貿易逆差前所未有地上升到1 600億美元,占美國全年貿易逆差的25 (美國口徑);中美貿易順差為586億美元(中國口徑)。

  年中國向美國出口最多的10類商品以及從美國進口最多的1O類商品中雙方貿易量最大的是機械機器設備。中國向美國出口最多的第2類是家具、玩具,第3類是鞋帽。中國的紡織品競爭力相當強,但美國一直對中國的紡織品設置進口配額,人為制造貿易瓶頸。在向美國出口的商品中紡織品只占第4位。

  除了機械電器之外,美國向中國出口最多的有光學儀器,化工產品,車輛運輸設備,植物產品。其中美方順差最大的是植物產品,美方順差第二大的項目是紙制品。中美貿易順差最大的1O類商品中第一類是家具、玩具。中國向美國出口了將近80億美元,而從美國進口還不到1億美元。

  中美雙方產業結構存在巨大差別,中國的比較優勢在于勞動力相對密集的產業,而美國則在技術和人力資本密集的產業。中美貿易順差最大的產品是體現中國勞動力成本優勢的普通機械電器、家具玩具、鞋帽和紡織服裝,2003年這四類產品貿易順差為億美元,占當年中美貿易順差的89.2 。中方逆差的產品依次是植物產品、化工產品和紙制品,逆差分別為21億美元、15.7億美元和9.5億美元。其中美方順差最大的是植物產品,主要是小麥和大豆。美國農產品的優勢可能不僅反映美國土地的相對豐裕,更可能反映了它在生物技術方面的領先地位。美方順差第三大的項目是紙制品,這反映了中國在森林資源方面的貧乏。

  按照美方統計,中國已超過日本成為美國最大的逆差來源國。自2003年始,紡織品摩擦成為中美經貿關系中的一大焦點(表1)oD3首先,中國紡織品出口的強大競爭力客觀上對美紡織業界形成壓力。中國紡織品出口總額位居全球之首,并自2002年起超過墨西哥成為對美紡織品出口第一大國;2005年前月,美對中國取消配額的103個類別產品輸美量激增。而在失去配額體制庇護后,本已一路下滑的美紡織業界愈加恐慌,于是對中國紡織品掄起大棒。

  其次,中國出口高速增升擠占了有關發展中國家在美原有份額,影響了美貿易盟友及其自身經濟利益。在月底開始第七輪談判之前,中美之間進行的前六輪談判均未取得令人滿意的結果,雙方不歡而散。經過雙方不斷的艱苦努力,中美雙方進行了第七輪談判,于2005年11月8日簽署了雙邊紡織品和服裝貿易協議,從而為兩國紡織品和服裝減少貿易摩擦打下了較好的基礎。2007年中國向美國出口2 327.0億美元,占中國出I=l總額的19.1 ,僅次于歐盟。

  針對近年來美國對華反傾銷和反補貼案中涉案金額最大的一宗貿易訴訟,美國商務部初步裁決,對從中國進口的石油用鋼管征收臨時反補貼稅,稅率最高達30.69 9/6。美國總統奧巴馬宣布對所有從中國進口的小轎車和輕型卡車輪胎實施特殊保障措施,即在未來三年內分別對中國輸美輪胎征收35 、30 和25 的從價特別關稅。該案特保對中國發起的首例特保調查,也是案值最大的一起。

  此前美布什政府曾對中國發起6起特保調查,最終均未采取特保措施。統計數據顯示,一旦特保措施啟動,中國將有2O多家企業倒閉,10萬工人失業。與此同時,美國從事中國輪胎進口、經銷、運輸等行業的萬人的工作也將面臨風險。目前,美國在華有家輪胎生產企業,并占中國對美輪胎出口的2/3,特保案也將直接影響這些美資企業的利益。中國政府做出快速反應,商務部宣布,依照中國法律和世貿組織規則,對原產于美國的部分進口汽車產品和肉雞產品啟動反傾銷和反補貼立案審查程序。

  中國農村的聯產承包和國有企業的減員增效、下崗分流,使原來的隱性失業顯性化,數量龐大的失業人口給就業造成了巨大壓力,但釋放出來的勞動力也給經濟增長提供了機遇,為了增加就業,必須設法擴大總需求。

  用一個方盒圖表示中國兩要素經濟中的資源配置,生產的兩類產品是資本技術密集型和勞動密集型,假設只生產機器設備和紡織品。方盒的長代表資本的總供給,方盒的高代表勞動的總供給。兩部門間的資源配置可以用方盒中的一個點來表示_3],如點。用點QK到點1這條線段的水平距離和垂直距離來分別衡量在機器設備生產部門中使用的資本和勞動。

  在點1,Q K 是投入機器設備生產中的資本,是投入的勞動。在衡量紡織品部門的投入時則從對角點出發:Q 是紡織品生產中投入的勞動,Q K 是投入的資本。當勞動供給增加、兩種商品的價格和資本供給固定時,方盒會變得更高。原來的直線Q F 被Q F 替代。因此,資源分配點從點移到點2(圖1)。

  從而使得更多的資本和勞動用于紡織品生產,機器設備產量下降,紡織品產量增加,其增長的幅度超過勞動供給的增長幅度 為了緩解就業壓力,中國在一定時期必優先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因而必須開拓國際市場,增加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出口,但市場單一化導致貿易摩擦不斷,因而在出口時盡量實現市場多元化。

  圖2中曲線TT1代表勞動供給增加之前生產可能性邊界,產出在點1,此時生產可能性邊界的斜率等于機器設備的相對價格(一PM/PL),生產Q1M 數量的機器設備和Q1L數量的紡織品。曲線TT2顯示勞動供給增加的生產可能性邊界,生產可能性邊界向外擴張。但在擴張的過程中,出現了生產可能性的偏向性擴張:

  在相對價格不變的情況下,生產從點1移到點2,從而使機器設備的生產從Q1M 下降到,紡織品的生產從Q1L大幅度增加到Q2L。因而,在一定時期內,中國經濟的增長主要是釋放出來的勞動力的拉動。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出口為中國經濟增長做出了貢獻。勞動力的釋放大大提高了產出,并使中國在世界市場上成為一個重要的出口國。

  中美居民需求結構存在著巨大差異。由于中美經濟發展水平的巨大差距,兩國居民的需求結構也存在著巨大差異。同時中美之間存在巨大的勞動力成本差異,這就導致美國必然大量進口中國生產的勞動密集型產品。但是,由于中國居民的收入水平比較低,他們對美國生產的高端產品的需求也非常低。這種由于收入水平的巨大差異而導致的兩國對貿易產品需求的不對稱是造成美對華貿易逆差的長期因素。

  美國儲蓄率偏低。美國貿易逆差的根本原因是美國經濟結構上的總需求大于總供給。根據國民經濟恒等式CA— SP—I一(G—T),因私人儲蓄、投資(I)和政府赤字(G—T)都是決定經常項目的變量。總投資與總儲蓄的差額要用貿易差額平衡,這就是貿易逆差和順差的根源。斯蒂格利茨認為:美國工人看到工作崗位在消失,他們會說政府的宏觀政策出錯,有人受到不公平待遇。政客對選民做出的回應則是:應該譴責中國。而真正的原因是美國的儲蓄率過低。

  教育職稱論文投稿注意事項:《教育發展研究》的前身《上海高教研究》創刊于1980年底,1999年改為現名,2005年改為半月刊。截止2009年底,共出版273期,刊用文字總量超過4000萬字。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河北省| 于田县| 岚皋县| 黎城县| 肃北| 金乡县| 永清县| 巢湖市| 海淀区| 菏泽市| 兰考县| 阳朔县| 易门县| 黄平县| 普陀区| 正安县| 南城县| 高陵县| 商河县| 衡南县| 伊吾县| 阳信县| 乳山市| 渑池县| 通许县| 乌兰察布市| 鞍山市| 新民市| 六枝特区| 塔城市| 内江市| 叶城县| 本溪市| 东辽县| 炉霍县| 师宗县| 电白县| 正蓝旗| 石屏县| 桦川县| 桐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