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人大
![]() |
期刊名稱: | 海南人大 |
期刊級別: | 省級期刊 | |
國內統一刊號: | 46-1065/D | |
國際標準刊號: | ||
期刊周期: | 月刊 | |
主管單位: | 海南省人大常委會 | |
主辦單位: | 海南省人大常委會辦公廳 | |
學術服務咨詢 服務項目咨詢 |
期刊VIP是從事專業學術論文發表支持服務平臺、發表期刊推薦等業務為主的網絡服務平臺。旗下匯聚專、兼職教授、博士、碩士及實力本科各層級的各專業、各行業優秀服務團隊,將為您提供專業、快速、全面的論文期刊推薦服務。包括政法類、經濟類、教育類、醫學類、科技類、文學類、IT類和農業類,國家級、省級期刊、部分核心期刊在內的論文。在本站了解發表支持服務客戶將獲得更廣闊的選擇空間、更高的通過率、更快的發表速度、更滿意的服務質量!
《海南人大》期刊簡介
• 期刊信息:《海南人大》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總署、正式批準公開發行的優秀期刊。自創刊以來,以新觀點、新方法、新材料為主題,堅持"期期精彩、篇篇可讀"的理念。海南人大內容詳實、觀點新穎、文章可讀性強、信息量大,眾多的欄目設置,海南人大公認譽為具有業內影響力的雜志之一。海南人大并獲中國優秀期刊獎,現中國期刊網數據庫全文收錄期刊。
《海南人大》主管單位:海南省人大常委會主辦單位:海南省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出刊周期:月刊語言種類:中文開本尺寸:大16開創刊時間:2001年郵發代號:84-28國內統一刊號:46-1065/D
• 期刊欄目:椰島晨鐘、每月資訊、主任筆談、特別關注、人大制度、法治時空、社會廣角
• 數據庫收錄情況: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中國知網收錄、維普期刊網收錄
• 辦刊宗旨:《海南人大》(月刊)創刊于2001年,是由海南省人大常委會辦公廳主辦的具有行業影響力的期刊物,海南人大雜志始終堅持“質量優先”原則,編輯部認真負責編輯每期刊物,做到刊物質量精湛、圖文精美。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雙百方針”,理論聯系實際,開展教育科學研究和學科基礎理論研究,交流科技成果,促進學院教學、科研工作的發展,為教育改革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出貢獻。
• 《海南人大》論文投稿目錄:
依法治國 一個偉大政黨的莊嚴選擇——寫在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召開之際………………………………………溫紅彥 黃慶暢 徐雋
開創法治中國新天地——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述………………………………………秦杰 霍小光 張曉松 陳菲 楊維漢 王宇 鄒偉
羅保銘書記主持省級黨員領導干部會議傳達學習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時強調……………………………………… 周元
以全會精神為指導 統籌推進省人大各項工作——畢志強副主任在省人大常………………………………………
以科學立法引領和推動海南改革發展——十八大以來海南地方立法綜述………………………………………
著眼于用法的需要搞好立法………………………………………褚曉路
十八大以來我省開展的新一輪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成效明顯——促職能轉變 ………………………………………彭青林
近年來我省以深化司法體制機制改革為重點加強嚴格執法公正司法——筑牢公………………………………………金昌波
近年來我省加強依法行政不斷推進法治型服務型政府建設——履特區使命……………………………………… 彭青林
畢志強副主任出席省人大機關辦公自動化系統培訓會并作動員講話………………………………………吳杰
張力夫副主任率隊赴聯手扶貧村檢查工作江南………………………………………
省人大常委會“一法一辦法”執法檢查匯報會召開 賈東軍副主任出席會議………………………………………劉穎
賈東軍副主任率檢查組到三亞、瓊中開展“一法一辦法”執法檢查………………………………………劉華 許如偉 楊成
摘要:培養模式缺乏技能性和實踐性。理論水平和學術能力不是法律職業院校的主要培養目標,崗位技能和實際工作操作能力是職業院校的培養重點。因此,法律職業院校在人才培養模式上應突出技能性和實踐性。由于傳統培養模式的影響,大多數法律職業院校還沒有完成培養模式的轉變,各專業、各學科教學仍然保持著以課堂教學和理論講授為主的模式,實訓教學和實習實踐不足,工學結合不足,真正具有實踐能力和經驗的雙師型師資不足,教學管理模式改革沒有突破性進展,對學生能力和教師業績的考核指標和方式沒有走出傳統的管理模式。學院領導、教學管理部門、學生管理部門等機構的辦學思想轉變緩慢,不能適應社會經濟發展和就業市場的變化。因此,各類法律職業院校亟待進一步解放思想。
關鍵詞:法律教育,教學管理,政治教學
助考模式。就業困難是制約法律職業院校發展的第一大難題,學歷層次低、專業就業面窄、生源基礎較差等原因都成為學生就業的障礙,為了解決此類問題,不少法律職業院校開展了各種各樣的助考輔導,甚至抽調專門的師資,組成助考輔導組織,對學生進行輔導。如新生入學后,在學習高職課程的同時接受本科自學考試輔導,以使學生在畢業時能盡快取得一個本科學歷,彌補學歷層次低的缺陷。與此相匹配的還有司法資格考試輔導。只要學生能拿到自學考試的本科學歷證書,就可以參加國家統一司法資格考試,因此在開展本科自考輔導的同時,一些學校還對畢業班的學生進行司法考試輔導,以期學生能通過司法考試取得進入法律職業的資格證書,拓展就業范圍,提高就業層次。除了自學考試外,專接本、專升本考試也是畢業生進一步提高學歷層次的另一途徑,有的學校在學生臨近畢業時對學生進行專接本、專升本考試輔導。為了進一步增強學生的就業競爭力,不少法律職業院校還對學生進行各類技能證書和職業資格證考試輔導,如英語等級證、計算機等級、會計證、報關員證、秘書證等,在畢業班學生中開展公務員考試和政法干警招錄考試輔導等。各類輔導都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就業率,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但相關社會助考更具專業性和系統性,學校輔導各類考試的通過率也無法和社會助考機構相比。
學歷層次難以跨越職業門檻。目前,我國法律職業院校大多數是由原來的政法類成人干部院校轉型或是政法、司法、警察類普通中等專業學校升格而來。辦學規模、師資力量和軟、硬件設施方面很難在短時間內達到高等本科院校的水平,再加上政策方面的原因,我國現有的法律職業院校基本上都是專科層次。但令人尷尬的是,法律職業的入門學歷卻是本科學歷。嚴格地說,法律職業是指法官、檢察官、律師和公證員這四類。要從事這四類職業必須要通過國家統一司法考試,并獲得法律職業資格證書,而參加國家統一司法考試的最低學歷條件則是本科,這使得法律職業院校處于一個尷尬的境地,畢業生沒有資格從事法律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