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石油地質與開發
![]() |
期刊名稱: | 大慶石油地質與開發 |
期刊級別: | 國家級期刊 | |
國內統一刊號: | 23-1286/TE | |
國際標準刊號: | 1000-3754 | |
期刊周期: | 雙月刊 | |
主管單位: |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 | |
主辦單位: | 大慶石油有限責任公司 | |
學術服務咨詢 服務項目咨詢 |
• 期刊信息:《大慶石油地質與開發》(雙月刊)于1982年創刊,是國內外公開發行的技術類期刊。經過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與追求,在中國石油地質開發領域已經具有一定的影響力,成為學術期刊界公認的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大慶石油地質與開發》主管單位: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主辦單位:大慶石油有限責任公司,國內統一刊號:23-1286/TE,國際標準刊號:1000-3754
《大慶石油地質與開發》是大慶油田勘探開發技術對外宣傳和交流的窗口,對報道大慶油田科學技術進步歷程,介紹大慶油田及國內其它油田以及高等院校在石油勘探開發中取得的新成果、新工藝、新方法及現場試驗、現場應用效果發揮了重要作用。大慶石油地質與開發報道范圍主要是石油地質、油藏工程、采油工程、三次采油、地球物理等。
• 數據庫收錄情況: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維普網、萬方數據庫、知網數據庫、化學文摘(網絡版)、石油文摘收錄
• 影響因子:截止2014年萬方:影響因子:0.963;總被引頻次:2895
截止2014年知網:復合影響因子:0.991;綜合影響因子:0.926
•《大慶石油地質與開發》雜志范例:
斷裂輸導特征及對油氣成藏與分布的控制作用……………………………………孟繁有;
斷裂對蓋層封閉性破壞程度定量研究……………………………………黃學;付廣;賴勇;黃勁松;
世界頁巖氣資源勘探開發現狀與展望……………………………………江懷友;宋新民;安曉璇;齊仁理;孔強;彭仕宓;
陳家洼陷沙三段砂體沉積及其與油氣的關系……………………………………袁書坤;王英民;盧雙舫;祝彥賀;
現代曲流河道寬度與點壩長度的定量關系……………………………………李宇鵬;吳勝和;岳大力;
肇州油田扶余油層優質儲層概率分布……………………………………黃德利;姜洪福;曹海濤;范彩匣;
隨機建模技術在國外某大型碳酸鹽巖油田的應用……………………………………蔡冬梅;陳燁菲;趙倫;王麗娟;
九臺營城組凝灰巖蝕變機理及對儲集性能影響……………………………………許中杰;程日輝;劉萬洙;白雪峰;王加強;
鹽湖相碳酸鹽巖生物標志物組合特征——以濟陽坳陷渤南洼陷為例……………………………………宋長玉;
安達向斜達9井扶余油層油流的確定……………………………………趙波;王革;王雪;張順;林鐵鋒;
壓力恢復法與壓差曲線法結合計算氣井動態儲量……………………………………王怒濤;黃炳光;陳軍;
大慶外圍油田薩葡油層加密井井位優選方法……………………………………劉淑霞;周錫生;金春海;戰劍飛;劉衛麗;王春瑞;
一種產量雙曲遞減方程線性求解方法……………………………………張金慶;李珂;
小波神經網絡在油田產量預測中的應用……………………………………李智超;趙正文;鐘儀華;李建麗;劉道杰;
儲層相對滲透率評價方法……………………………………董平川;馬志武;趙常生;
范例:斷裂對蓋層封閉性破壞程度定量研究
油氣勘探的實踐表明,蓋層對油氣封蓋作用除了要求其具有較強的微觀封閉能力外,更重要的是要求其在空間上具有一定的展布面積,才能對從源巖一圈閉整個油氣運聚成藏過程進行有效封蓋,使油氣大規大慶石油地質與開發P.G.0.D.D.第27卷第6期模聚集成藏。二者缺一不可,否則,均可造成油氣在運移途中或聚集過程中發生散失,蓋層不能對油氣在整個成藏系統內形成有效封蓋,故難以形成油氣的大規模聚集。蓋層原始沉積可能具有較強的微觀封閉能力和較大的空間展布范圍,可對油氣在整個成藏系統范圍內進行有效封蓋,但由于后期遭受斷裂破壞作用,使其封閉性遭到完全破壞,或者是使封閉的有效厚度和封閉質量降低,不利于油氣大規模聚集成藏。關于蓋層封閉性評價研究前人已做過大量的研究和探討[’一,,],對于斷裂對蓋層封閉性破壞程度研究雖然也有人進行過研究〔’6一,8〕,但均屬定性研究,并未給出定量的研究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