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科技
![]() |
期刊名稱: | 環境科技 |
期刊級別: | 省級期刊 | |
國內統一刊號: | 32-1786/X | |
國際標準刊號: | 1674-4829 | |
期刊周期: | 雙月刊 | |
主管單位: | 江蘇省環保廳 | |
主辦單位: | 江蘇省環境科學研究院 | |
學術服務咨詢 服務項目咨詢 |
期刊VIP是從事專業學術論文發表支持服務平臺、發表期刊推薦等業務為主的網絡服務平臺。旗下匯聚專、兼職教授、博士、碩士及實力本科各層級的各專業、各行業優秀服務團隊,將為您提供專業、快速、全面的論文期刊推薦服務。包括政法類、經濟類、教育類、醫學類、科技類、文學類、IT類和農業類,國家級、省級期刊、部分核心期刊在內的論文。在本站了解發表支持服務客戶將獲得更廣闊的選擇空間、更高的通過率、更快的發表速度、更滿意的服務質量!
《環境科技》期刊簡介
• 期刊信息:《環境科技》(雙月刊)創刊于1988年,是由徐州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所、江蘇省環境科學研究院聯合主辦的以直接為環境污染防治實踐服務、以實用技術、成果推廣為主的環境科學技術類雜志。重點報導報送環境科學最新實用技術、科研成果、治理開發及國內外最新信息與動力、對各類廠礦企業、環保產業部門、科研、監測、環境管理教學等單位均有較強參考價值。《環境科技》主管單位:江蘇省環保廳,主辦單位:江蘇省環境科學研究院;徐州市環境監測中心站,國內統一刊號:32-1786/X,國際標準刊號:1674-4829
• 期刊欄目:研究報告、污染防治、應用技術、清潔生產、綜述與專論
• 數據庫收錄情況: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中國知網、維普中文期刊網、萬方期刊數據庫、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收錄
• 辦刊宗旨:《環境科技》本刊堅持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和“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方針,堅持實事求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嚴謹學風,傳播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弘揚民族優秀科學文化,促進國際科學文化交流,探索防災科技教育、教學及管理諸方面的規律,活躍教學與科研的學術風氣,為教學與科研服務。
• 影響因子:截止2014年萬方:影響因子:1.242;總被引頻次:3366
截止2014年知網:復合影響因子:0.807;綜合影響因子:0.555
•《環境科技》雜志2015年第 2期投稿論文目錄:
基于協調度函數的碳排放初始權區域分配模型研究…………………………劉傳玉 張婕
有機微污染水磁混凝處理試驗研究………………………張挺 陳莎莎 林雅逢
蒸發-固化法處理垃圾滲濾液反滲透濃縮液的研究………………………李月中 樂晨 王慶國 朱衛兵 韓穎
城鎮污水處理廠尾水強化除磷的效果研究………………………張冬 韓曉剛 蔣曉春 陸永生 朱思凱
天津市中心城區污水泵站惡臭排放特征研究………………………黃麗麗 寧曉宇 劉博 翟友存 王健壯
廢水中α-氯代環己基苯基甲酮的電化學降解………………………汪林 李麗芳 張煒銘 常毅 呂路 趙學梅 邵燕 楊潔 石家杰 代鵬飛 杜倩
DTRO工藝處理垃圾滲濾液的研究………………………劉飛
水體中3種磺胺類藥物對斑馬魚的生態毒性效應………………………謝美萍 顏勇
某獸藥廠廢氣治理改造工程實例………………………何忠 徐明 李建軍 王竹槽 王志良
太陽能驅動的一體化設備在農村污水處理中的應用………………………謝衛平 王大春
水解酸化+CAST工藝處理城市污水的工程設計與運行特性………………………江洪勇 趙曙光 姜志琛
論文范文參考:基于協調度函數的碳排放初始權區域分配模型研究
引言我國現已成為世界最大CO2排放國,政府已提出到2015年實現單位GDP碳排放比2010年下降17%,2020年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標[1],碳減排壓力巨大。碳交易作為碳減排的重要經濟手段,將成為我國踐行科學發展的重大戰略舉措[2]。歐盟碳交易實踐表明,碳交易順利開展的基礎和前提條件是碳排放初始權的科學分配[3]。碳排放初始權是指不同碳排放主體(如地區、行業或企業等)初始獲得的所允許的最大CO2排放量。區域分配則是指將國家獲得的總量分配到國家內的不同地區。一個國家碳排放初始權分配是否合理,不僅是其有效控制碳排放總量的關鍵,也是該國碳權交易制度是否能順利實施的基礎[4]。目前,關于碳排放初始權分配問題的理論研究和具體實踐正逐漸深入。在分配原則方面,公平與效率原則已經成為碳排放初始權分配的基石[5-6]。除了考慮公平與效率原則外,還應考慮區域碳排放需求、產業結構、碳減排潛力、區域的可持續發展、環保有效性與保障產業發展等原則[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