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資源與循環經濟
![]() |
期刊名稱: | 再生資源與循環經濟 |
期刊級別: | 國家級期刊 | |
國內統一刊號: | 12-1397/N | |
國際標準刊號: | 1674-0912 | |
期刊周期: | 月刊 | |
主管單位: | 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 | |
主辦單位: | 天津再生資源研究所及中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 | |
學術服務咨詢 服務項目咨詢 |
期刊VIP是從事專業學術論文發表支持服務平臺、發表期刊推薦等業務為主的網絡服務平臺。旗下匯聚專、兼職教授、博士、碩士及實力本科各層級的各專業、各行業優秀服務團隊,將為您提供專業、快速、全面的論文期刊推薦服務。包括政法類、經濟類、教育類、醫學類、科技類、文學類、IT類和農業類,國家級、省級期刊、部分核心期刊在內的論文。在本站了解發表支持服務客戶將獲得更廣闊的選擇空間、更高的通過率、更快的發表速度、更滿意的服務質量!
《再生資源與循環經濟》期刊簡介
• 期刊信息:《再生資源與循環經濟》本刊是由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主管,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天津再生資源研究所、中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主辦,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綜合性技術刊物,主要宣傳國家有關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和發展循環經濟的方針、政策,介紹國內外再生資源(廢舊物資)回收、加工利用、垃圾資源化、循環經濟等領域的新成果、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包括廢鋼鐵、廢有色金屬、廢塑料、廢橡膠、廢造紙原料、廢舊家電、廢電池、報廢汽車、廢舊設備、再制造、垃圾處理、清潔生產等內容。《再生資源與循環經濟》主管單位: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主辦單位:天津再生資源研究所及中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國內統一刊號:12-1397/N,國際標準刊號:1674-0912
• 期刊欄目:專訪、特稿、政策法規、循環經濟、行業交流、再生利用、環球視角、專利咨訊
• 數據庫收錄情況: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中國知網、維普中文期刊網、萬方期刊數據庫、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收錄
• 讀者對象:再生資源、循環經濟、冶金、化工、機械、造紙、建材、環保等相關專業領域的廣大從業人員。
• 影響因子:截止2014年萬方:影響因子:0.484;總被引頻次:348
截止2014年知網:復合影響因子:0.523;綜合影響因子:0.308
•2015 年《再生資源與循環經濟》雜志第3期論文投稿目錄: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部 中…………………………………………
2015年工業節能與綜合利用工作要點………………………………
鋼鐵工業循環經濟發展模式研究………………………………馬遷利
關于建立全國鉛資源循環利用與環境管理信息共享平臺的探討………………………………孟良榮 馬扣祥 劉林娣 梁福明 曹國慶
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行業大會暨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技能大賽邀請函………………………………
2014年再生資源主要品種市場回顧及2015年趨勢展望………………………………周漢城 潘永剛
全國人大代表管愛國:不淘汰落后產能經濟發展不可持續………………………………
北京舊衣物回收體系現狀分析………………………………郭燕
全國政協委員建議:通過立法促進我國再生資源產業健康發展………………………………
小型家用電器污染因子分析及無害化處理探討………………………………黃寶敏 楊敬增 王景偉
論文范文參考:鋼鐵工業循環經濟發展模式研究
生物共生關系模型注:概念模型中的虛線表示可能存在的利益關系改革開放后,借助于30多年經濟的高速發展,我國的鋼鐵產業實現了快速成長,由20世紀的五六十年代的依靠土法煉鐵,一躍到今天全球最大產鋼國和耗鋼國。近年來,由于我國的資源環境問題日益突出,作為傳統高投入、高污染、高能耗的典型性代表產業,國內鋼鐵工業也面臨著資源和環境的雙重壓力。而循環經濟中的工業共生理論,對促進我國鋼鐵工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指導意義。1工業共生與循環經濟模式構建1.1工業共生的內涵和本質在生態學中,共生是一種常見現象,是指兩種不同生物之間所形成的緊密互利關系,是生物之間相互關系的高度發展(圖1)。在共生關系中,一方為另一方提供有利于生存的幫助,同時也獲得對方的幫助,稱之為互利共生;如對其中一方有益,對另一方沒有影響,稱之為偏利共生;共生的結果是給共生的物種帶來驚人的好處。受生物界中共生現象的啟示,在20世紀80年代末,一些學者開始研究工業系統中存在的共生關系,并將工業共生定義為一種工業組織形式。在其中某一生產過程的廢物可以用作另一生產過程的原料,從而最高效地利用資源和最大限度地減少工業廢物[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