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城市住宅小區園林綠化設計所需要考量的因素相對較多,設計師要使得對應的小區在經過園林綠化的襯托之后,展現出豐富的人文、自然氣息,為小區業主構建宜居的生態環境。在對小區園林設計以及植物配置的過程中,設計師要確保各種類的植被搭配協調,層次鮮明,引入個性化的設計元素彰顯出小區別具一格的環境特征。本文簡要對城市住宅小區園林綠化設計和植物配置進行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城市住宅;小區園林;植物配置
引言:城市住宅小區的園林優化設計要具備針對性和側重性,具體來說設計師在設計過程中應當采取因地制宜的設計原則,將各類人文元素、歷史元素、美學元素進行整合,提高園林綠化工程的美學性,給予小區居民賞心悅目的感覺。
一、小區內植物配置的原則
(一)植物之間配合的重要性分析
住宅小區園林綠化在搭配植物時需要盡可能給予小區居民賞心悅目的感覺,完成對外觀最優化的設計。因此設計師需要進一步找到不同種類植物之間存在的內在關聯,確保相關植物具備一致性,使得相關植物在配置層面具備協調性、穩定性,能夠通過植物之間的配置變化和相關差異來給予人們不同的觀賞效果,就好比在文章書寫過程中所應用到的對比手法,同理,在園林藝術中也可以結合對比手法來完成對植物的配置,以此來凸顯出整個小區園林的設計主題。
(二)實現和諧統一的展現效果
在對小區園林植被進行配置的過程中,設計師要確保相關色彩、形態、質地、線條以及相關比例具備協調性和穩定性。具體來說,要實現對相關植被差異化的設置,若園林綠化的整體變化相對較多,則會使得整個園林展現出雜亂無章的現象,如果當對應的整體不具備變化性,則會使得園林顯得過于呆板,因此需要對整體變化的尺度進行很好的把控,使得統一和變化之間存在相互有機的關聯。比如在當前城市街道綠化設計過程中,所選取的樹木要具備相似的樹齡,同時樹木之間的間距也需要保持一定的范圍,還需要設置對應的灌木,從而給予人們協調、立體的感受。
(三)園林植被配置展現出藝術功效
園林藝術作為一門綜合性的藝術需要兼顧視覺藝術以及空間藝術,因此針對花草樹木的配置便成為了園林設計過程中一個重要的環節。結合最優化的園林綠色植物設計以及彈性化的設計內容,可以使得整個園林景觀更加飽滿豐富,也能夠使得園林景觀展現出更加豐富全面的層次美感。因此在園林設計過程中,需要確保園林設計更加自然舒暢,但是又不失園林原有的野性,實現各種植被多用途、個性化的特征,使得園林藝術更加豐富,提升園林美學境界。總體來說針對園林植被的配置是一項綜合性的藝術,能夠實現對園林綜合藝術的有效表現,但是相關植被的搭配其最終還是要實現對相關環境的優化和改善。
二、城市住宅小區綠化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重視建筑而忽視綠化
城市小區的綠化建設在當今追求小區建設利益最大化的背景下被逐漸的忽視。部分小區在設計過程中為了進一步提高經濟效益,往往縮小了小區綠化的面積,同時部分小區設計師為了追求視覺上的沖擊,結合了大量質地相對較硬的景觀作為修飾基礎,使得原有緊張的綠化面積被進一步縮小。總體來說,當前城市小區建筑存在重視建筑而忽視綠化的現象。
(二)形式單一
部分小區在綠化工程中往往采取大面積的草坪加少量的樹木、灌木的搭配形式,而未沿用生態指標來對多種植被進行選取,未全面參考因地制宜的樹木搭配原則,來對相應的植被群落進行設置。此類傳統的植被搭建形式雖然具備較強的觀賞性,但是后續的養護管理費用極高,實用性相對較低,并且相關植被還存在功能單一缺乏生態性的缺陷,同時單一的樹種也容易使得植被抵御病蟲害的能力降低。
(三)缺乏內涵創新
雖然在當今生態建筑建設的理念下大多數小區也實行了對綠化工程的有效布置,但是部分小區在布置綠化工程的過程中,往往盲目追求綠化布置的檔次,照搬其他國家或其他區域的小區綠化模式,使得小區內部的綠色文化以及相關建筑風格與當地的人文條件、歷史背景格格不入,缺乏歷史感以及人文感,并且還會對當地的生態環境帶來不良的影響。其次,大部分小區往往沿用標準化、統一化的綠化布置格局,使得多數小區在綠化景觀層面展現出千篇一律、大同小異的特征,缺乏基本的文化內涵。
三、住宅小區園林綠化中植被配置策略
(一)園林設計的植物配置
在園林植物配置過程中,還需要講究不同植被之間的配置技巧,以此來增強住宅小區園林的觀賞性。在此過程中,設計師需要巧妙地結合不同植株之間所具備的形態差異特征巧妙地配置,來使得整個園林工程展現出錯落有致的表達韻味。具體來說,喬木與灌木結合能夠通過喬木的高大來襯托出宏偉的樹木形象,而結合灌木的枝繁葉茂以及矮小的形象來展現出整個園林綠化工程樹木所具備的層次感,使得不同的時期的小區內部都具備層次鮮明的文藝氣息。此外,將花與草進行結合,通過草綠來修飾花朵的艷麗,也可以結合色彩分明的花朵來襯托出草地的靜謐。因此在園林綠色植被的配置層面,還需要通過園林藝術設計的展現形式,考量不同植被之間所具備的形態特征,采取差異化的設計。
(二)植被與自然環境的配置
住宅小區的園林不止需要充分考量當地的自然氣候條件,設計師不能單純的以觀賞苗木為綠化布置的基本原則,同時還需要盡可能強調園林所具備的綠化功能。因此在園林設計過程中,設計師要注重當地的氣候環境與植被之間存在的內在關聯,既需要植被適應當地的自然氣候環境,也需要優化當地的空氣,使得園林藝術更加完整、全面。在此過程中,設計師可以考量改良苗木,選擇與當地環境相適應的苗木種類,實現苗木與當地環境相互協調、相互映襯,展現出苗木與自然環境和諧的美感。
(三)植物與社會環境的配置
樹木具備凈化空氣的作用,在對植被進行設置的過程中也需要充分的考量植被所具備的功能性,同時也需要對植被所具備的人文性進行有效的設置,隨著當前國民綜合受教育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對于生活環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對住宅園林綠化設計的過程中,設計師需要充分的在園林綠化工程中融入社會環境氛圍,來彰顯出人與自然相互共存、協調統一的發展理念。我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設計師在綠化設計過程中需要植入更多的文化主題,參考相關小區的建筑區域來設置不同的綠化主旨。例如針對靠近學校的小區,可以結合竹子作為小區的綠化主題代表著學生的成績節節高升,也可以引入桃李作為主題,暗示著教師默默無聞的付出,以及桃李滿天下的成就,驅散原有住宅小區商業化氣息,引入更多的人文內涵,還原小區人性化的精神面貌。
(四)合理的搭配植被形狀
住宅小區的園林綠化面積有限,設計師需要在有限的空間內創造出無限的風光,根據小區園林建設的性質來定向化選取相應的植被,將不同類型的植被進行搭配處理,展現出園林工程的線條特征。例如結合疏密相間的布置形式,將不同形態的植被進行有效的配置,來呈現出植被所具備的層次感,將植被的天際線與林冠線進行有序安放,展現出不同的空間特征。
4 結束語
總體來說,城市住宅小區園林綠化設計和植物配置需要充分遵循小區建造設計的主題,融入更多的人文元素,最大限度地在綠化設計過程中展現出人性化設計的理念,祛除現代化小區所具備的商業特性,還原小區所具備的人文情懷。實現小區居民與綠色生態環境良好的發展、互動,滿足當代城市居民的審美需求。
參考文獻
[1]陳茜. 現代住宅小區園林綠化設計與植物配置[J]. 居舍, 2019(32):132-132.
[2]方寶. 住宅小區園林綠化設計與植物配置探討[J]. 南方農機, 2020, v.51;No.347(07):262-262.
[3]吳長友. 住宅小區園林景觀綠化施工與植物配置探析[J]. 四川水泥, 2019, 000(003):98.
[4]王兩季. 住宅小區園林景觀綠化施工與植物合理配置分析[J]. 四川水泥, 2019, No.280(12):247-247.
[5]于冬波, 張欣雅. 城市園林植物配置在園林綠化中的運用分析[J]. 建筑發展, 2020, 4(8):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