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做好園林綠化施工中喬木的栽植和養護工作,不僅能夠提升喬木的成活率,還能提升園林景觀的觀賞性和美觀性,徹底優化城市建設水平,最終推動現代城市發展目標的實現。
關鍵詞:園林綠化;喬木栽植;養護管理
《景觀設計學》(LandscapeArchitectureFrontiers)(雙月刊)創刊于2013年2月,由教育部主管,高等教育出版社和北京大學主辦,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承辦,俞孔堅教授擔任主編。2013年2月正式創刊,雙月刊,以中英雙語出版。
1選擇樹種時要考慮的關鍵要素
1.1氣候
園林綠化施工中,選擇樹種時要考慮當地的氣候環境條件,尤其是經濟和技術條件比較薄弱的地區。在我國,大部分屬于溫帶地區,推薦選擇優良落葉樹種,其中喬木類可選擇櫸樹、樸樹、水杉、懸鈴木、垂柳、白玉蘭、楨南、含笑等,灌木類可選擇海桐、木槿、八角金盤、南天竹、園藝八仙等。常綠樹種中,喬木類可選擇天竺桂、香樟、桂花、廣玉蘭、猴樟等,灌木類則選擇石楠、女貞、西洋杜鵑、紅花檵木、大花梔子、月季等。
1.2土壤
選擇園林綠化的樹種時,還要結合當地的土壤環境。以酸堿性為例,喜酸性的樹種有杜鵑、金葉女貞、玉蘭、蘇鐵、梔子等,要求土壤的pH值在5.5—6.6之間,且鐵鋁含量較高。喜堿性的樹種有黃楊、紫薇、槐樹、海桐、夾竹桃等,要求土壤的pH值在7.5—8.5之間,且鈣質含量較高。此外,黑松、白蠟、無花果、胡楊、石榴等樹種,其抗鹽堿能力強,適合鹽土或重碳土。
1.3光照
樹木花草的生長離不開光照,應根據光照需求強度,合理安排綠化用地。原生于森林邊緣或空曠地帶的樹種,大多是喜光性樹種,例如落葉樹種中的桃、梅、杏、楊樹、刺槐等;針葉狀樹種中的馬尾松、五針松、花柏,常綠闊葉樹種中的海棗、銀杏、榆樹、桂花、丁香等。而耐陰性樹種,可和喜光性樹種套種在一起,能增加土地利用面積,提高經濟效益。
2園林綠化施工中的喬木栽植技術
2.1喬樹苗的選擇
在選擇喬木幼苗的過程中,必須遵循因時制宜與因地制宜的原則。在選擇幼苗之前,應該考慮到當地的氣候條件與土壤環境,選擇與之相匹配的苗木作為園林綠化植被,盡可能地選用當地的綠化樹種。但在實際的園林綠化工程中,常會發生為了滿足美觀引進外地樹種的情況。在引進種植之前,應該開展試種工作,經過仔細的觀察后,確定能夠在園林中存活后,再批量化地引進。與此同時,在引進苗木的同時也應該對其進行仔細的挑選,從外觀上看苗木沒有明顯的損傷,樹干要均勻、筆直,樹杈枝條分布也要均勻,根系相對發達。可以選擇1~2年培育期的樹種,以提高苗木的成活率,確保其能夠在移植后成活與正常生長。
2.2喬木苗的運輸
喬木苗在運輸過程中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而使樹苗受損或者枯竭,進而影響后期栽植質量,造成不必要的損失。所以在運輸過程中,應做好喬木苗的保護工作,選擇天氣較好的情況下運送苗木。在裝車和卸載時,也要做到盡量小心,避免磕碰或磨損。尤其要對苗木的根部進行保護,確保栽植的成活率。
2.3喬木栽植環境
喬木苗的栽植需要結合城市的氣候變化特征選擇合適的栽植條件,這樣才能有效增大喬木成活率,降低后期養護難度。另外,喬木苗在栽植過程中,不同品種對于栽植條件的要求也不盡相同。一些喬木需要在春季栽植,一些喬木則需要在凍土環境下栽植。工作人員需準確掌握不同喬木品種的特征,促進喬木的健康生長。另外,大多數喬木雖然對生長環境沒有高要求,但是一些極特殊的環境對于喬木的生長還是會產生一定的不良影響。所以在栽植前,要先對現場實際情況進行勘察,確保區域內的地質條件滿足喬木生長所需,并在調查過程中,對區域內的供水系統、養分供應方式予以了解和研究,進而為喬木營造一個良好的生存環境。
2.4修剪
修剪的目的是為了增強喬木外形的美觀性,提升其觀賞價值。喬木的生長具有自由性,整個生長周期相對較長,難免會存在形狀不美觀的現象,這時通過修剪能夠將樹干中的枝杈減掉,加強整體屬性。同時也可以為主干生長提供更多養分供應,保證喬木質量。另外,修剪過程中,要將存在病變或者損壞的枝干一并剔除,以免抑制喬木生長。
3園林綠化工程中喬木的養護管理
3.1修剪
在冬季休眠期,應對喬木進行修剪,培養樹木的骨架,及時清除冗枝、病蟲枝、藤蔓,以及下垂后影響人們觀看和活動的枝條。生長期內,修剪的主要目的是調整樹形,保持樹干自然優美。修剪操作時,切口盡量靠近枝節,剪口呈現45°傾角,并且涂抹防腐劑;如果枝條比較粗壯,應該分段截枝,防止大面積扯裂。此外,冬季還應該設置防風障,可在枝干上涂抹防凍涂料,或使用草繩包扎;容易受凍的喬木,實施根際培土,及時清除枝葉上的積雪。
3.2澆水
綜合分析環境、土壤、喬木的生長特征,適時適量澆水,保證土壤中水分充足。栽植成活的喬木,以雨水澆灌為主,如果連續1個月出現旱情,則人工取水澆灌。在夏季,澆水宜選擇早上和晚上;在冬季,澆水宜選擇在中午;澆水時,保證一次澆透,避免斷續多次澆水。
3.3施肥
喬木的生長除了陽光、空氣、水分以外,還需要大量養分,這就要求做好施肥作業,及時向土壤內添加養料,滿足喬木的生長需要。一般來說,喬木在休眠期要施加基肥,1年1次,按照根系的伸展幅度,在4個方向挖好施肥穴,寬度、深度控制在25cm左右。選擇的肥料類型和用量,應該結合喬木的樹種、樹齡、生長期,以有機肥為主。此外,施肥時間選擇在晴朗天氣,陰天施肥不僅會降低吸收效率,還會因雨水沖失造成浪費。
3.4病蟲害防治
針對喬木病蟲害,遵循以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一旦發現病蟲害現象,要及時下藥,保證噴灑均勻。經常使用的農藥,有百菌清、甲胺磷、樂果、多菌靈等,一般按照1:800~1:1000的比例進行稀釋使用。此外,如果發現鉆心蟲,應該先鉆洞、后治蟲,對于嚴重蟲害,使用農藥時按照1:2的比例稀釋。
3結束語
近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園林綠化工程成為人們關注的一個焦點。簡單來說,園林綠化就是利用一定的工程技術和藝術手段,通過改造地形、布置園路、種植花草等,創建出優美舒適的自然環境和游憩區域。喬木作為園林綠化中必不可少的一個要素,提高成活率才能發揮出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
參考文獻:
[1]戎梅.園林綠化施工中喬木栽植與養護管理研究[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8(31):197.
[2]牟彥婷.園林綠化施工中喬木栽植與護養管理[J].中外企業家,2018(30):137.
[3]張莉韻.園林綠化施工中喬木栽植與養護管理[J].綠色環保建材,2018(10):238+240.
[4]劉煥婷.園林綠化施工中喬木栽植難點與養護管理[J].防護林科技,2018(09):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