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植物科學學報》Plant Science Journal(雙月刊)曾用刊名:武漢植物學研究,創刊于1983年,為科學出版社出版的植物學綜合性學術期刊(學報級),國內外公開發行。本刊宗旨是促進學術交流,推動學科發展,為國民經濟建設服務。主要任務是報道植物學及各分支學科的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方面具創新性、有重要意義的原始研究論文和最新研究成果,植物學研究的新技術、新方法等。本本刊主要刊載植物學及各分支學科的原始研究論文,植物學研究的新技術、新方法,綜合評述(應結合作者本人的研究工作、反映本學科在國內外的最新研究進展)、研究簡報、學術討論、重要書刊評介和學術動態等。
摘要:耐鹽能力評價是植物引進、篩選和育種的研究基礎。本文總結耐鹽植物的主要評價方法,分析其當前存在的問題,并對今后的應用前景進行評述。
關鍵詞:鹽堿土;耐鹽;評價方法
1 耐鹽性研究的背景
由于人類生產生活無序化進取,土地鹽堿化與水土流失和大氣污染已成為當前威脅人類生態環境的首要三大因素。抑制土壤鹽堿化,改良利用現有鹽堿地的一條重要途徑是提高植被覆蓋率,減少地表蒸發,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因此,當務之急就是盡快通過引種、馴化、培育等技術措施,篩選出一批適合在鹽堿地生長的綠化植物。這將為改良土地鹽漬化,提高沿海防護林的防護功能,增加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提供重要的保障。
植物的耐鹽性是許多性狀相互作用的一種綜合表現,不同植物由于其耐鹽方式和耐鹽機理不同,使得其生理代謝和生化變化也不同。植物耐鹽性生理生化指標是研究植物耐鹽機理和耐鹽能力的基礎,可以用來評價植物的耐鹽性以及篩選優良的耐鹽堿植物種質資源。當前,對植物耐鹽能力的評價指標,根據植物分布區域及生理生態特點各有不同,在一定程度上都有很好的推廣適應價值,大多是調查的方法,但是僅用調查的方法難以明確植物的耐鹽水平和閾值,而且植物有復雜的生理和組織結構,因此,評價其耐鹽能力的指標很多,確定植物耐鹽性評價指標,對植物耐鹽性強弱的判斷十分重要。
2 耐鹽植物篩選的方法
2.1直接法
一般是通過不同鹽分梯度進行大田試驗,采用砂培法、簡易水培槽培養、試驗田試驗設計、營養缽培養、盆栽和水培鹽脅迫等方法,依據不同樹種的成活率、保存率、生長勢及其相應生物表現和適應性對其耐鹽性進行評價,評選出不同樹種的耐鹽性適應性梯度分布。
雖然,這種經過調查植物生長量、成活率、發芽率等表現性狀指標,篩選品種的方法比較明了和直觀,但是這種方法對樹種的推廣缺少足夠的理論依據,結果的準確性有待進一步的考證。
2.2生理生化指標法
即通過測定植物體內的一些生理生化因子,根據它們的變化來區分不同植物的耐鹽程度。一般采用測定葉片游離脯氨酸含量和外滲電導率、葉綠素含量、細胞膜透性和MDA含量、脯氨酸、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等生理生化指標,進而推導出不同植物的耐鹽表現,但是目前測定的生理生化指標還沒有統一標準,因此,其結果只能作為參考。如果能夠找出耐鹽性生理生化指標在耐鹽性上的特點,制定統一的測定標準,將對耐鹽植物的篩選具有重要意義。
2.3 混合法
這種方法是在植物耐鹽性評價時既考慮生長狀況等形態指標,又考慮生理生化指標。目前,這種方法應用較多,也是相對比較科學的方法。在形態指標的選擇上,大多數人引用了“鹽害指數”[1]或“鹽害發生率”等綜合性指標[2]。謝小丁等[3]通過鹽池澆灌鹽水模擬大田試驗和田間試驗,界定了9種有代表性的耐鹽植物在黃河三角洲濱海鹽土上的耐鹽能力。張玲菊等[4]通過水培試驗,根據新梢生長量和新根數以及葉色等綜合生長表現對27種常用綠化造林樹種的耐鹽堿能力進行了評價,篩選出8種耐鹽性強的植物和7種中度耐鹽植物,是良好的鹽堿地綠化造林樹種。選取這樣的評價指標比選用某一具體指標更合理。在生理生化指標的選擇上,主要考慮脯氨酸、膜透性、抗氧化酶、葉綠素含量和礦質離子。同時,絕大多數的耐鹽性研究在生理生化指標的選擇依據上并沒有太多的說明。
3 小結與展望
近年來,對耐鹽植物的研究作了比較多的工作。在進行植物耐鹽水平鑒定時,有較多的評價指標,但是目前還存在以下3方面問題:①綠化植物種類繁多,分布廣泛,不同區域、不同土壤類型等外界環境條件不一致,還沒有形成適用于不同區域、不同土壤類型、不同樹種的耐鹽植物篩選體系。②自然環境下的鹽生植物立地條件的調查研究,特別是土壤和地下水鹽漬化程度以及與植物群落的對應關系研究還很少,忽視鹽生植物群落的動態監測和研究,耐鹽植物篩選多在對植物個體生理生化的研究上。③在鹽堿地綠化中,可供選擇的優良綠化樹種較少,景觀較單調。
在今后的工作中,應加強系統性研究,形成一個多樣性的全面的耐鹽植物篩選體系。同時,要加強耐鹽植物育種工作,利用分子生物學、基因、轉基因技術,使植物耐鹽性改良向人工控制的方向發展。此外,由于耐鹽植物篩選區域試驗做的不夠,應加強在各個地區進行研究,尤其是上海、江蘇等地,從而廣泛篩選和深入挖掘優良耐鹽植物,為廣大鹽堿地區耐鹽堿園林綠化植物的全面選擇提供有力理論依據,為適地適樹原則的實施提供有力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