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guī)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yè),沒有后顧之憂
前言:人工造林技術可以增加我國的森林覆蓋面,維持生態(tài)平衡,滿足人們對木材的強烈需求。而楊樹人工造林則是近年來我國重要的研究目標,并總結多年實踐經驗,得出了楊樹人工造林技術的相關實施舉措。本文就造林技術、撫育管理和病蟲害的防治方面進行研究,以便促進人工造林技術的發(fā)展,促進楊樹造林的實際應用。
1.楊樹病蟲害的防治技術
1.1楊樹的主要病害
腐爛病是楊樹的一種主要病害,它以樹干與枝條上產生枯梢和干腐現象為主,樹木的腐爛部位可能深達木質部造成枝條死亡。
要對這種病害進行防治,首先要選擇健壯的苗木,合理栽培,栽植時要盡量避免對樹木造成傷害。
潰瘍病主要有以下兩種:枯梢型和潰瘍型。它主要危害苗木的主干部分,但紅褐色的病斑包圍主干時,樹梢頭就會枯死。
1.2楊樹的主要蟲害
楊干象是一種可能為楊樹帶來毀滅性打擊的害蟲,是楊樹的重點害蟲檢疫對象。該蟲害在楊樹的韌皮部蛀食蟲道,并在楊樹的木質部的內部蛀食出多條隧道,切斷了樹木的內部養(yǎng)分輸導,造成枝梢干枯或令苗木整株死亡。
加強楊樹苗木的蟲害檢疫,并對楊干象等相關的蟲害知識進行廣泛的宣傳,增加人們對該種病蟲的了解,使林木栽植工作者認識到該種病蟲對楊樹苗木造成的嚴重危害、熟悉其主要傳播途徑和主要的防治辦法,將害蟲控制在可治理的范圍內,堅決不將已發(fā)生蟲害的苗木帶出疫區(qū),爭取不使用未經檢疫的苗木。
采取營林措施,實現楊樹的多品種雜交,增強對楊干象蟲害的抵抗能力,栽植楊樹混交林,降低該蟲害的危害或杜絕該蟲害的發(fā)生。加強對楊樹的經營管理,對蟲害危害嚴重和長勢較弱的林木加以控制和治理,爭取在樹木的休眠期將該蟲害杜絕,進行樹木的修剪更新。對蟲害危害的較輕、樹木長勢良好或者生長良好的,還存在培育價值的苗木,增強對其枝葉的修剪強度,同時施加化學藥劑的輔助治療,徹底解決蟲害危害。對未有大面積發(fā)生該蟲害的林區(qū),要針對害蟲的成蟲假死性,在每期清晨進行害蟲的成蟲捕殺。
針對這種害蟲危害,我們可以采用以下措施:第一,進行苗木的栽植前的蟲害檢疫。遷飛的成蟲就不會有較強的擴散能力,它主要是以攜帶害蟲幼蟲的苗木來實現遠距離的傳播。因此,林業(yè)工作者應當加大苗木的蟲害檢疫力度,嚴格認真進行檢驗,防止其大范圍擴散。第二,選用抗蟲良好的樹種進行栽種。各地均存在一些抗蟲害效果良好的樹種,我們要積極引入這些樹種,進行栽種。第三,利用自然界的食物鏈,對自然存在的害蟲天敵加以保護,并引入啄木鳥。第四,實行藥劑噴灑防治。6月到7月屬于害蟲的高發(fā)期,我們應當勤噴殺蟲劑,每隔半個月噴灑一次,可濕性滴滴凈對于害蟲幼蟲的毒殺效果良好;而對于即將羽化的化蛹幼蟲,則可使用毒泥或毒粉毒死害蟲的羽化孔的方法對蟲害加以防治。
2.造林技術
一般海拔在500米以下且坡度低于10度的地區(qū)可選為造林地,山區(qū)林地可選在山的中腹以下并具有良好的排水地段,土層厚度保持在30厘米以上的地段適合樹木的栽種。一般沙壤土、草甸土、暗棕土以及沉積土均可種植楊樹樹種。我們可根據實際情況的不同來具體確定栽種密度。
我們簡要介紹一下楊樹的栽種方式:一般在春季化凍達到20厘米以上時就可以進行楊樹苗木的栽種,一直到苗木的萌動期之前結束。正常情況下,苗木的栽種大穴要在上一年冬季前進行挖掘。楊樹造林可采用大苗造林、插穗造林和買根造林三種栽種方法。大苗栽植適合木質化充分且頂芽飽滿、苗木根系發(fā)達、無樹木病蟲害、不存在機械損傷、苗木高達2米以上、根頸超過1.5米的健壯苗木。
造林前要進行林地整地,在穴中施用基肥后首先要填回10至20厘米的表土,然后將苗木放置穴中,進行分層填埋。栽種時要使苗木直立,使根系舒展,并采取水分灌溉,最后封穴。該方式可進行局部整地,為幼苗的撫育提供便利,同時也相應減少了撫育次數,促使樹木提前成材。但該方法所采用的苗木成本較高,而且要求苗木的填埋深度達到40至60厘米,具有一定的栽植難度,費工費時。
埋根造林的樹種選擇與大苗造林基本相同,它的苗木成本相對較低,對整地的深度要求也沒有那么高,栽種較為容易。成材比抽穗造林早,但要晚于大苗造林。它需要較大的撫育強度,同時也應增加撫育次數。
3.苗木的撫育管理
撫育苗木幼苗。實行林業(yè)的除草與培土割灌等。在苗木的撫育中一定要堅持除早、除料等撫育原則,用以確定苗木的正常生長。林間除草一般均選在5月的中旬,而農產品應在苗木的的種植,積極實施苗木的灌木和藤條割除工作。
適時施肥澆水
我們應當根據林地的具體狀況和當地的財力狀況對造林前的土地進行施肥,將有機肥料作為人造林的底肥。成功栽植苗木之后,也要注意土壤的后期養(yǎng)護,定期進行土壤檢查和診斷,以確保土壤肥力充足,及時向土壤中施加肥料。楊樹人工林的最佳追肥時間一般選在栽植后的2、4、6年。在人工造林結束后,要及時澆水,保證苗木的成活率。在以后土壤缺水時要及時灌溉補充。
結束語:
本文對楊樹人工造林技術實踐進行總結,描述了楊樹人工林建設的重要性。人工造林所創(chuàng)造的財富是巨大了,它所產生的不僅有可觀的經濟效益,同時它也增加了林業(yè)的生產量,使我國的森林數量較為穩(wěn)定,維持生態(tài)平衡,為我國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作出貢獻。
參考文獻:
[1]薛中官,施建華.楊樹病蟲機械防治技術初報[J].江蘇林業(yè)科技,2006,33(4). 3-35,41.
[2]王慧晶,李曉鵬,張興芬,秦景泉,孫運清.遼寧楊樹病蟲危害情況及綜合防治[J].防護林科技,2007
[3] 湯吉利.淮陰市意大利楊樹病蟲危害現狀及其防治對策[J].江蘇林業(yè)科技,2000,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