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園林建筑是與園林環境及自然景致充分結合的建筑,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地形及環境的有利條件。任何建筑設計時都應考慮環境,而園林建筑更甚,建筑在環境中的比重及分量應按環境構圖要求權衡確定,環境是建筑創作的出發點。
中國古典園林建筑的文化博大精深,本文將對園林建筑的作用、特點以及它的具體應用、審美等方面做出以下闡述:
一、中國園林建筑的作用
園林建筑具有滿足人們生活活動、感官愉悅的價值,即園林建筑的功用價值。
中國園林所屬性質、地域的不同,決定了建筑風格、空間細分形式和色彩的不同。例如皇家園林建筑體量大,裝飾豪華,色彩金碧輝煌,表現出恢弘堂皇的皇家氣派;江南私家園林建筑輕巧、玲瓏、活潑、纖細、通透、樸素、淡雅,表現出秀麗、雅致的風格。但就園林總體而言,中國園林建筑與歐洲古典園林以建筑為中心、不惜使自然建筑化不同,它在園林中居于次要地位,往往表現出建筑自然化的特點。從局部講,建筑又往往成為景域構圖的中心,這與英國,日本的風景式園林異趣。園林中的建筑是中國園林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它的作用可概括為三個方面:
1、功能:園林建筑是為了滿足人們的休憩及各種游覽活動而設置的,即使點景和游息類的亭、榭,可供人們觀賞,同時賞景是其最好的功能,而且還可以按需要結合其他功能,如水榭可兼做游船碼頭,亭可做小賣亭,茶水亭等。
2、組織游覽路線:園林建筑常配合園內風景布局形成游覽路線的起、承、轉、合,而沿著這條游覽路線,在人們視線所達不到之處,園林建筑往往以它有利的位置和獨特的造型,為人們展現出一幅幅或動或靜的自然風景圖畫。在一建筑為主的內部空間,常以廊、墻、路、欄桿等組合成一條內部活動路線,這時建筑明顯表現出它們的觀賞與被觀賞的雙重性。
這就是說園林建筑所提供的空間要適合游人在或動或靜中觀景,并要力求使觀賞到景色富于變化,達到步移景換的效果,使游人在有限的空間中有景物變幻莫測的感受。
3、園林建筑是體現園林意境的重要手段:我國園林通常在園名、題詠、匾額、楹聯中反映出其已經來。正像《紅樓夢》中說大觀園:“若大景致,若是亭榭,無字標題,任是花柳山水,也斷不能生色。”蘇州拙政園中的遠香堂、怡園的藕香榭,都是反映園主歌頌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的意境。題詞是起點景作用的,陳從周先生在《說園》一書中曾寫:“有時一景,相看好處無一言,必借以題辭,辭出而境生。”
二、園林建筑的特點
1、使用和造景,觀賞和被觀賞的雙重性
園林建筑既要滿足各種園林活動和使用上的要求,又是園林景物之一;既是物質產品,也是藝術作品。但園林建筑給人精神上的感受更多。因此,藝術性要求更高,除要求具有觀賞價值外,還要求富有詩情畫意。
2、 我國古典園林一般以自然山水作為景觀構圖的主題,建筑只為觀賞風景和點綴風景而設置。園林建筑是人工因素,它與自然因素之間似有對立的一面,但如果處理得當,也可統一起來,可以在自然環境中增添情趣,增添生活氣息。園林建筑只是整體環境中的一個協調、有機的組成部分,它的責任只能是突出自然的美,增添自然環境的美。這種自然美和人工美的高度統一,正是中國人在園林藝術上不斷追求的境界。”。
建筑與環境的結合首先是要因地制宜,力求與基址的地形、地勢、地貌結合,作到總體布局上依形就勢,并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
其次是建筑體體量是寧小勿大。因為自然山水中,山水為主,建筑是從。與大自然相比,建筑物的相對體量和絕對尺度以及景物構成上所占的比重都是很小的。
另一要求是園林建筑在平面布局與空間處理上都力求活潑,富于變化。設計中推敲園林建筑的空間序列和組織好觀景路線格外突出。建筑的內外空間交匯地帶,常常是最能吸引人的地方,也常是人感情轉移的地方。虛與實、明與暗、人工與自然的相互轉移都常在這個部位展開。依次過度空間就顯得非常重要。中國園林建筑常用落地長窗、空廊、敞軒的形式作為這種交融的紐帶。這種半室內、半室外的空間過渡都是漸變的,是自然和諧的變化,是柔和的、交融的。
為解決與自然環境相結合的問題,中國園林建筑還應考慮自然氣候、季節的因素。因此中國南北園林各有特點。比如江南園林中有一種鴛鴦廳是結合自然氣候、季節最好的離子,其建筑一分為二,一面向北,一面向南,分別適應冬夏兩季活動。
總之,園林建筑設計要把建筑作為一種風景要素來考慮,使之和周圍的山水、巖石、樹木等融為一體,共同構成優美景色。而且風景是主體,建筑是其中一部分。
3、園林建筑色彩明快、裝飾精巧。
在中國古典園林中,無論是北方的皇家園林還是江南的私園以及其他風格的建筑,其色彩都極鮮明。北方皇家園林建筑色彩多鮮艷。琉璃瓦、紅柱、彩繪。江南園林建筑冊多用大片粉墻為基調,配以黑灰色的小瓦,栗殼色梁柱、欄桿、掛落。內部裝修也多用淡褐色或木材本色,襯以白墻,與水磨磚所制灰色門框,形成素凈,明快的色彩。
現代園林中,建筑色彩也是一輕快明朗為主,力求表現園林建筑輕松活潑的特點。
園林建筑設計中,采用什么材料、色彩,都應著意于追求整體的環境主題。富麗、豪華、高貴是美,而質樸、淡雅、古拙也是一種美,建筑所在的環境是其設計應考慮的首要因素。
4、園林建筑的群體組合。
西方的古建筑常把不同功能、不同用途的房間都集中在一棟建筑內,追求內部空間的構成美和外部形體的雕塑美,這樣建筑體量就大。
我國的傳統建筑則是木架構結構體系,這決定了建筑一般情況下體量較小、較矮,單體形狀比較簡單。因此,大小、形狀不同的建筑有不同的功能,有自己特定的名稱。如廳、堂、樓、閣、軒、榭、舫、亭、廊等。按使用上的需要,也可以獨立設置,也可以用廊、墻、路等把不同的建筑組合成群體。這種化大為小,化集中為分散的處理手法,非常適合中國園林布局與園林景觀上的需要,它能形成統一而又有變化的豐富多彩的群體輪廓,游人觀賞到的建筑和人們從建筑中觀賞的風景,既是風景中的建筑,又是建筑中的風景。
園林建筑的特點是相互間不可截然分割的,要融于自然,建筑體量就勢必要小,建筑體量要小,就必然將分散布局,空間處理要富于變化,就常會應用廊、墻、路等組織院落,劃分空間與景區。正如《園冶》上說的:“巧于因借,精在體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