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學報
![]() |
期刊名稱: | 生理學報 |
期刊級別: | 核心期刊 | |
國內統一刊號: | 31-1352/Q | |
國際標準刊號: | 0371-0874 | |
期刊周期: | 雙月刊 | |
主管單位: | 中國科學院 | |
主辦單位: | 中國生理學會;中國科學院上海生理研究所 | |
學術服務咨詢 服務項目咨詢 |
• 期刊信息:《生理學報》Acta Physiologica Sinica(雙月刊)曾用刊名:中國生理學雜志,1927是由中國生理學會和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主辦、科學出版社出版、中英文兼登的學術刊物。現任主編為中國生理學會原理事長姚泰教授。該刊為雙月刊,大16開銅版紙印刷,96頁。主要刊登生理學和相關生命科學的研究論文、研究快報、實驗技術及以本人研究工作為主的綜述。《生理學報》主管單位:中國科學院,主辦單位:中國生理學會;中國科學院上海生理研究所,國內統一刊號:31-1352/Q,國際標準刊號:0371-0874
《生理學報》繼承和發揚了學術嚴謹、公平公正、認真負責的辦刊風格,在國內外享有較高的聲譽。在所刊登的論文中,獲國家重大重點項目和基金資助的論文占70%以上,全面反映了中國生理學界在各個領域的最新成果和研究進展,具有較高的學術水平和創新性。
• 期刊欄目:研究論文、實驗技術、快報、綜述。
• 數據庫收錄情況: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維普網、萬方數據庫、知網數據庫收錄
• 影響因子:截止2014年萬方:影響因子:0.745;總被引頻次:753
截止2014年知網:復合影響因子:0.888;綜合影響因子:0.594
•2015 年06期《生理學報》投稿論文:
線粒體乙醛脫氫酶在心肌缺血再灌注中的作用——從實驗臺到臨床(英文) …………………………龐佼佼;Linzi A.Barton;陳玉國;任駿;
突觸囊泡循環研究進展 ………………………李葉菲;張曉醒;段樹民;
疼痛共情:一個新的生物-社會心理-行為學實驗動物模型……………………… 陳軍;李震;呂云飛;李春麗;王燕;王蕊蕊;耿凱文;何婷;
外周神經損傷小鼠不同脊髓節段小膠質細胞和星形膠質細胞的激活狀態……………………… 劉念;臧凱凱;張玉秋;
異丙酚對離體視上核神經元興奮性突觸傳遞的抑制作用(英文) ………………………張環環;鄭超;王邦安;汪萌芽;
觸液核神經元蛋白激酶C磷酸化水平調制炎性痛大鼠的痛覺……………………… 周芳;王家友;田恩琪;張勵才;
屋塵螨和卵蛋白對小鼠氣道上皮粘附分子整合素β4和細胞間粘附分子-1表達的影響 ………………………曾丹;譚眉靈;向陽;秦曉群;朱黎明;戴愛國;
范文:大鼠腎小球分離和離體培養方法的建立 周莉;陸利民;
突觸囊泡循環研究進展
【摘要】:神經信號傳遞始于神經遞質從突觸囊泡的釋放。在此過程中,突觸囊泡需要經歷釋放-回收的動態過程以維持突觸前終末的結構和功能的完整性。突觸的傳遞始于一個動作電位沿軸突傳遞到終扣(bouton)使其去極化,突觸前軸突末梢內的鈣離子濃度升高并觸發突觸囊泡膜與突觸前膜融合而導致遞質釋放,然后囊泡膜被回收利用。這些看似簡單的"釋放—回收—再釋放"的過程其實包含了很多極其精細的調控步驟、中間過程和動態變化;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在不同刺激條件下囊泡釋放的能力和運動方式有很大的差別。分子和細胞水平的研究一直致力于研究突觸囊泡的這些多樣性,希望找出囊泡的結構與其功能的確切關系,了解對囊泡的調控如何影響突觸傳導和可塑性。不同類型突觸表現出不同的突觸前囊泡活動性質也逐漸為人們所認識。科學家們對突觸前囊泡循環過程的深入研究過程與研究技術手段的進步相輔相成,推動了這個領域的發展。本文將主要從三個方面對突觸前囊泡循環的研究進展進行總結和討論:(1)突觸前囊泡池(vesicle pools)與囊泡循環(vesicle recycling);(2)谷氨酸能和GABA能突觸前囊泡循環分子機制差異研究進展;(3)突觸前囊泡循環機制研究的方法比較和最新發展。
【關鍵詞】: 突觸 突觸囊泡循環 谷氨酸能突觸 GABA能突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