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文獻雜志
![]() |
期刊名稱: | 中醫文獻雜志 |
期刊級別: | 省級 期刊 | |
國內統一刊號: | CN31-1682/R | |
國際標準刊號: | ISSN1006-4737 | |
期刊周期: | 雙月刊 | |
主管單位: | 上海市衛生局 | |
主辦單位: | 上海市中醫文獻館 | |
學術服務咨詢 服務項目咨詢 |
期刊VIP是從事專業學術論文發表支持服務平臺、發表期刊推薦等業務為主的網絡服務平臺。旗下匯聚專、兼職教授、博士、碩士及實力本科各層級的各專業、各行業優秀服務團隊,將為您提供專業、快速、全面的論文期刊推薦服務。包括政法類、經濟類、教育類、醫學類、科技類、文學類、IT類和農業類,國家級、省級期刊、部分核心期刊在內的論文。在本站了解發表支持服務客戶將獲得更廣闊的選擇空間、更高的通過率、更快的發表速度、更滿意的服務質量!
《中醫文獻雜志》期刊簡介
• 期刊信息:《中醫文獻雜志》前身是《杏苑》雜志,創刊于1956年上海市中醫文獻館復館之初。為內部刊物, 不定期出版。由當時館長董廷遙親筆題寫了刊名。1987年《杏苑》被上海市新聞出版局批準為正式內部刊物,以季刊形式定期出版發行,更名為《杏苑中醫文獻雜志》,明確以“繼承發揚老中醫學術經驗,整理研究古今中醫藥文獻”為辦刊宗旨。隨著該刊在國內外的影響日益擴大,作為內部刊物已很難適應海內外中醫界的要求,在上海市科委和上海市新聞出版局的積極支持下,于1994年正式批準本刊國內外公開發行,并更名為《中醫文獻雜志》。
《中醫文獻雜志》語 言:中文,主管單位:上海市衛生局,主辦單位:上海市中醫文獻館,中華中醫藥學會,創刊時間:1983年,出版周期:雙月刊,國內刊號:CN31-1682/R,國際刊號:ISSN1006-4737,郵發代號:4-540
• 期刊欄目:自1983年創刊以來,始終堅持“繼承發揚老中醫學術經驗,整理研究古今中醫藥文獻”的辦刊宗旨,辟有“文獻研究”、“學術探討”、“老中醫藥經驗”、“名醫遺著”、“醫林人物”、“文獻綜述等固定欄目,又逐步增設了“醫藥學史”、“書刊述評”、“杏苑縱橫”、“驗方萃”、“驗案選介”拔等特色欄目。
• 數據庫收錄情況:2002年成為“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全文收錄期刊”;2003年成為“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刊源期刊”;后又成為“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收錄期刊”。是現今全國唯一的一份中醫藥文獻專業類學術期刊,群芳爭嫣,一枝獨秀,她倍受國醫大師、文獻泰斗們的關注和支持,為業內同行的首肯,得到廣大讀者的厚愛和青睞。
• 辦刊宗旨:擁有卷帙浩繁、門類廣博的中醫藥文獻典籍,是中華民族文化之精華。中醫文獻研究,途徑種種,或從校勘訓詁,或以訓解次注,或以分類摘編,或集各家之注,或為譯釋發揮,方法雖殊,然皆為保存、整理醫籍文獻所不可缺少。正是諸多先賢學者,鑒偽辨正,考鏡源流,輯佚修纂,才使浩如煙海的醫經典籍得以保存流傳,垂世而久遠;醫道經論得以昭明淵源,揭示真諦。前輩名醫臨診集驗,是活的文獻,繼承、總結這些特色經驗、學術思想,尤為當務首要;承前啟后,指導臨床,岐黃之說得以歷代沿襲,使之盛世不衰,此古籍整理之重要、文獻研究之貢獻昭彰可明也。 我刊編輯同仁,窮極心力,精耕細作,更遞守護,夙夜匪懈,屏絕時事,潛心捉字,二十年如一日,青燈黃卷,兩袖清風,唯以榮盛杏林,開墾文田,以蔭讀者為已任。一路走來,始終堅持“整理研究古今中醫藥文獻,繼承發揚老中醫學術經驗”為辦刊宗旨,不斷豐富學術內涵,拓展交流空間,開辟特色專欄,使之成為中醫藥文獻研究、源淵考證、真偽辨鑒、歷史追蹤、古今論道、醫海拾遺、學驗交流的特色期刊。
• 《中醫文獻雜志》優秀論文選:
1 刊首語………………………………………… 張紅; 3
2 《三豐張真人神速萬應方》考……………………………… 張志斌;鄭金生; 1-4
3 秦伯未先生《醫事導游》治學方法及學術特色研究 ………………………………任宏麗;段逸山;劉慶宇;張煜乾; 5-7
4 2013年度中醫學報類期刊中古籍文獻相關論文題錄(三)(續) ………………………………7+11+46
5 《銀海指南》的版本系統初探……………………………… 黨思捷;譚紅兵; 8-11
6 《本草乘雅半偈》誤讀原因例析……………………………… 蔡群; 12-14
7 保元湯溯源……………………………… 李艷青;張重華;王均寧; 15-16
8 香港回歸以前的中醫藥刊物考察 ………………………………鄭洪;鄒榮; 17-20
9 明代岳甫嘉種子醫案評析——從肺腎論種子之道……………………………… 盧宗林; 20-22
10 章太炎對王叔和之簡考 ………………………………錢超塵; 23-26
[摘要] 目的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法測定增光片中五味子醇甲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柱,流動相為甲醇-乙腈-水(60∶5∶32);檢測波長為250nm。結果 五味子醇甲在0.0672~0.672μg范圍內呈良好的線性關系;平均回收率為97.64%,RSD=1.21%。結論 該方法不僅操作簡單、準確,且重復性好,可用于增光片的質量控制。
[關鍵詞] 反相高效液相法;增光片;五味子醇甲;含量測定
增光片是由枸杞子、當歸、黨參、茯苓、五味子等10味中藥組成的中藥復方制劑。具有補益氣血、滋養肝腎、明目安神、增加視力的功效,臨床上用于治療近視眼[1]。本品收載于《衛生部藥品標準》中藥成方制劑第十一冊,原標準中只有顯微鑒別和通用的理化鑒別,無含量測定項目,為了更好地控制產品質量,本文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譜法(RP-HPLC)測定增光片中五味子醇甲的含量,抑制增光片的質量,以確保臨床療效[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