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燒傷雜志
![]() |
期刊名稱: | 中華燒傷雜志 |
期刊級別: | 省級期刊 | |
國內統一刊號: | 11-2224/R | |
國際標準刊號: | 0254-1793 | |
期刊周期: | 月刊 | |
主管單位: | 中國藥學會 | |
主辦單位: | 中國藥學會 | |
學術服務咨詢 服務項目咨詢 |
期刊VIP是從事專業學術論文發表支持服務平臺、發表期刊推薦等業務為主的網絡服務平臺。旗下匯聚專、兼職教授、博士、碩士及實力本科各層級的各專業、各行業優秀服務團隊,將為您提供專業、快速、全面的論文期刊推薦服務。包括政法類、經濟類、教育類、醫學類、科技類、文學類、IT類和農業類,國家級、省級期刊、部分核心期刊在內的論文。在本站了解發表支持服務客戶將獲得更廣闊的選擇空間、更高的通過率、更快的發表速度、更滿意的服務質量!
《中華燒傷雜志》期刊簡介
• 期刊信息:《中華燒傷雜志》由國內外燒傷外科及相關學科著名專家組成編委會,文稿具有創新性、科學性、實用性,內容新穎,可讀性強。燒傷病情復雜、并發癥多,涉及許多相關醫學科學,特別與病理生理學、病理學、免疫學、微生物學、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生物工程學等有密切關系。燒傷病程中出現的休克、感染、營養代謝、內臟并發癥、水與電解質及酸堿失衡、創面修復及康復等既是燒傷的重要問題,也是內外科的基本問題。本刊將擇優刊登上述臨床和實驗研究論文,在專家論壇、述評、講座、綜述、爭鳴、座談紀要、病例討論等不同形式文章中展示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新經驗。主辦單位:中國藥學會,周期:月刊,國內統一刊號:11-2224/R,國際標準刊號:0254-1793。復合影響因子:0.466,綜合影響因子:0.420。
• 期刊欄目:專家論壇、創面處理、論著、論著摘要、綜述、經驗交流、病例報告、警鐘
• 數據庫收錄情況:《CNKI雜志全文數據庫》、《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雜志》、《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統計源雜志》、《中文核心雜志要目總覽》、《中文核心雜志(遴選)數據庫》、《萬方數據—數字化雜志群》、《中文科技資料目錄—醫藥衛生》、《中國雜志全文數據庫》、《中國學術雜志綜合評價數據庫》收錄雜志
• 辦刊宗旨:貫徹黨和國家的衛生工作方針、政策,貫徹理論與實踐、普及與提高相結合的方針,反映我國燒傷領域科研和臨床工作的進展,促進國內外燒傷學術交流。
• 最新目錄
1 皮膚混合移植的現狀和未來……………………………… 彭代智; 401-403
2 中華醫學會第十一屆全國營養支持學術會議通知 ……………………………403
3 燒傷感染術語及診斷標準的商榷 ……………………………彭毅志;袁志強; 404-405
4 腸內營養添加谷氨酰胺對燒傷患者的免疫調理作用…………………………… 郭光華;鄧志云;王艷霞;邢娟娟;彭燕;李國輝; 406-408
5 全國醫學論文編寫研修班會議通知…………………………… 408
6 攜帶供者抗原的第三方樹突狀細胞誘導小鼠皮膚移植耐受的研究 ……………………………王強;彭毅志;王選濤;王永權;游波;王元元;趙曉輝; 409-412
7 治療Ⅲ度燒傷面積≥80%TBSA患者19例…………………………… 李淑榮; 412
8 四君子湯藥膳對嚴重燙傷大鼠免疫功能紊亂的調理作用 ……………………………詹劍華;嚴濟;陶衛斌;游浩元; 413-416
9 本刊對軍人身份作者照片的新要求 ……………………………416
10 琥珀酸對人外周血中性粒細胞凋亡的影響…………………………… 任利成;黃曉元;張丕紅;龍劍虹; 417-419
11 中華醫學會關于論文采用不同文種進行再次發表的規定…………………………… 419
12 燒傷病房728株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點及耐藥性分析…………………………… 鄧津菊;魏蓮花;鄒鳳梅;司小強;劉剛;高育新;劉軍; 420-423
13 特重度燙傷并發尿崩癥一例…………………………… 湯培;謝加水;黃道強; 423
14 D一氨基半乳糖致敏小鼠內毒素性休克模型的建立…………………………… 高宏富;肖光夏;任建東;夏培元; 424-427
15 自制彈力“不"字狀包扎止血帶…………………………… 趙耀華;牛希華;景福琴;孫聰北;楊國艷;狄海萍; 427
16 胰島素對燙傷大鼠肝臟氧自由基損傷的保護作用 ……………………………王耘川;賈赤宇;張萬福;呂根法;董茂龍;湯朝武;胡大海; 428-431
17 特重度燒傷并發克柔念珠菌菌血癥一例 ……………………………吳抽浪;崔可;章伏生;沈春蓮;林榮海; 431
18 高遷移率族蛋白B 1誘導小鼠腹腔巨噬細胞凋亡的受體機制 ……………………………劉峰;姚詠明;董寧;徐珊;盛志勇; 432-435
19 2008年第六屆全國燒傷救治專題研討會征文通知 ……………………………435
20 胰島素樣生長因子I對大鼠缺血缺氧心肌細胞凋亡的影響 ……………………………宋華培;顏洪;張東霞;褚志剛;張瓊;黃躍生; 436-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