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春秋
![]() |
期刊名稱: | 文史春秋 |
期刊級別: | 國家級 | |
國內統一刊號: | 45-1207/K | |
國際標準刊號: | 1005-9563 | |
期刊周期: | 月刊 | |
主管單位: |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 | |
主辦單位: | 廣西政協辦會廳 | |
學術服務咨詢 服務項目咨詢 |
《文史春秋》期刊簡介
• 期刊信息:
《文史春秋》(月刊)創刊于1993年,是由廣西政協辦公廳主辦的文史類刊物。
《文史春秋》旨在為鞏固與發展愛國統一戰線,為歷史研究服務。報道歷史見證人的親身經歷,既有詳實的史料性,又有可靠性。
• 期刊欄目:
領袖剪影、人物春秋、名人寫真、史海鉤沉、內幕秘聞、見證歷史、政壇春秋、海外春秋、商海春秋、軍旅春秋、警諜風云、民國軼事、民國人物、歷史懸案、藝苑春秋、華人英杰、本刊特稿、巾幗英杰、神州攬勝、委員風采、政協名流、八桂英才、文史隨筆、港澳臺之窗等
• 數據庫收錄情況:
上海圖書館館藏國家圖書館館藏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
雜志優秀目錄參考:
我們在春天出發盧麗麗
(4)一對中共黨員夫婦飄零蘇聯25年的故事韓銀
(10)精神永駐 路在遠方——憶藝術家閻肅老師黃健
(14)臨城劫車案與抱犢崮“土匪郵票”李海流
(18)1936年抗戰前夕的“北海事件”始末王春華
(21)絲綢之路上的兩位高僧高峰
(24)絲綢之路上的兩位高僧高峰
(33)青年陳賡革命生涯中的幾段往事李新市
(40)“改編健將”覃國翰廖慶堂
(46)一個防空兵種的終結劉寶富
(50)八十多載后尋訪梧州陳誼軍
(55)八十多載后尋訪梧州陳誼軍
(59)荒漠之路上的三首情歌程應峰
(63)蘇軾的官場沉浮鄔時民
雜志范例:漢語詞新應用管理發展方向
摘要:外來詞,又稱之為‘借詞’或‘外來語’,是一種語言從其他語言中吸收的詞語。外來詞是語言接觸的一種結果,然而語言接觸又以文化交流、文化接觸為前提,為共生物。外來詞是在各種語言中都普遍存在的詞匯成分。外來詞對于漢語漢字的影響是極大的,極大的豐富了現代漢語詞匯;促進漢語詞語的多音節化;增加了新的語素從而推動漢語成分的語義上的發展;增強了詞語結構的能產性以及詞語理據的復雜性;不僅增加了漢語詞內部結構的復雜性,同時增強了漢語詞語結構的復雜性。
關鍵詞:外來語;漢語;影響;語言接觸,漢語言論文
一、外來詞的概況
(1)外來詞的由來
外來詞是語言接觸的一種結果,而語言接觸又以文化交流、文化接觸為前提、為共生物。因此外來詞也是異文化的一種存留。“外來語”這一名本來自日語,漢語在此前只使用“外國語”或“譯語”。20世紀處開始借入“外來語”,20世紀50年代開始使用“外來詞”。外來語一詞翻譯成什么比較好呢?“外來詞”相當于英語foreign word 的意譯。另有一詞foreignism,意思是外來的詞語,可譯為“外來語”,這兩個詞中都有foreign ,這個foreign 常被人誤解,以為是“外國的”,實際上它還可以有“外地的”、“異質的”這樣一些意思。因此foreign word 或foreignism絕不能理解為“從外國語來的語詞”。意譯的外來詞應理解為“從外民族語來的語詞”,包括外國語和國內其他民族兩種來源。又如,alien word和alienism這兩詞也譯為“外來詞”和“外來語”。不過alien 這個成分更側重于“外國的”。這些都是從消極被動的角度看待外來詞的,而loan word 、borrowed word和borrowing 這些是從積極主動的角度去認識,意譯為“借詞”。中國學術著作中最早使用的是“外來語”,但后來“借詞”用得較多,然而“借詞”與“介詞”同音,容易產生誤解,故“外來詞”或“外來語”這些譯名占優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