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文壇
![]() |
期刊名稱: | 當代文壇 |
期刊級別: | 省級期刊 | |
國內統一刊號: | 51-1076/I | |
國際標準刊號: | 1006-0820 | |
期刊周期: | 雙月刊 | |
主管單位: | 四川省作家協會 | |
主辦單位: | 四川省作家協會 | |
學術服務咨詢 服務項目咨詢 |
期刊VIP是從事專業學術論文發表支持服務平臺、發表期刊推薦等業務為主的網絡服務平臺。旗下匯聚專、兼職教授、博士、碩士及實力本科各層級的各專業、各行業優秀服務團隊,將為您提供專業、快速、全面的論文期刊推薦服務。包括政法類、經濟類、教育類、醫學類、科技類、文學類、IT類和農業類,國家級、省級期刊、部分核心期刊在內的論文。在本站了解發表支持服務客戶將獲得更廣闊的選擇空間、更高的通過率、更快的發表速度、更滿意的服務質量!
《當代文壇》期刊簡介
• 期刊信息:《當代文壇》(雙月刊)創辦于1982年,曾用刊名:(文譚)是全國創辦較早的一個專業文藝理論、評論刊物。主編何開四,是我國知名錢學家、評論家,系四川省作家協會副主席、四川省文學評論家協會主席,他為辦好《當代文壇》花費了大量心血。近年來,本刊的編輯人員更加強自身素質的提高,在思想修養、職業道德等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編輯人員熱愛本職工作,編輯隊伍保持穩定,從而保證了刊物質量的不斷提高,并逐步形成了沉穩、厚重的風格。在文學界及讀者中獲得了良好的聲譽。《當代文壇》主管單位:四川省作家協會,主辦單位:四川省作家協會,國內統一刊號:51-1076/I,國際標準刊號:1006-0820
• 期刊欄目:名家論壇、對話與交鋒、理論探索、創作研究、小說面面觀、作家與作品、批評與闡釋、詩歌理論與批評、海外文壇、海華文學之窗、散文藝術譚、女性文學論、博士論壇、文藝論著評介、影視畫外音、藝術廣角。
• 數據庫收錄情況: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維普網、萬方數據庫、知網數據庫、龍源期刊網、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收錄
• 辦刊宗旨:《當代文壇》一直堅持刊物的學術品位,保持對全國范圍的文藝思潮、文藝動態、創作狀況的密切關注。在辦刊中,編輯們注意扶持文學新人,堅持以質量論稿件,刊發了大量青年作者的自由來稿。本刊系西南地區第一家專業文學評論雜志,密切關注中國當代文學創作和文壇動向,以其純正的品位,深遂的內涵,平易的面貌贏得了廣大作家、批評家、專業文學愛好者的厚愛,成為梳理和了解中國當代文學創作與文學思潮的重要媒體。
• 影響因子:截止2014年萬方:影響因子:0.221;總被引頻次:460
截止2014年知網:復合影響因子:0.361;綜合影響因子:0.154
•2015 年《當代文壇》雜志第5期成功發表論文:
批評家學術檔案………………………………………………·張文東
文化產業中的藝術——兼談藝術學視野中的文化產業………………………………………王一川
竟然有這樣的學術著作——朱崇科《廣州魯迅》雜議………………………………………王彬彬
一部稍晚于《論持久戰》的戰略學專著——高長虹《政治的新生》略述………………………………………廖久明
抗戰戲劇:多元文化相融共生的響應………………………………………陳傳芝
日本視域下的中國戰時文學研究………………………………………熊飛宇 靳明全
人的文學與人民文學關系研究………………………………………師會敏
小說中的權力與穩定:社會符號學視野下的小說體裁研究………………………………………方小莉
反思“主體性”美學——關于20世紀80年代美學演進的另一種陳述………………………………………張婷 趙良杰
“解構”與“建構”——當代女性主義詩學價值轉型管窺………………………………………*** 任東華
敘事轉型、媒體轉換與女性身體編寫的出場………………………………………何建良
沉浸在另一個世界——琳達·哈琴改編理論研究田………………………………………王晉健
當代作家的童年經驗與文學情緒研究………………………………………余竹平
“新瓶舊酒”——論張潔小說的古典道德觀………………………………………張文民
文學與音樂的聯姻——格非小說的音樂式分析及音樂主題探究………………………………………劉小波
新疆大地的詩意體驗——論劉亮程………………………………………李昌云 胡昌平
書訊………………………………………
轉型時期的“學者小說”——論楊劍龍的小說創作………………………………………李洪華
生的召喚與死的超越——淺談香港女作家蘇恩佩………………………………………馬玉紅
從“民族的”到“世界的”——論吉狄馬加對艾青的傳承………………………………………劉啟濤
現場直擊與本體追問——論梁平的當代詩歌批評………………………………………張德明
人的文學與人民文學關系研究
“五四”時期最重要的理論貢獻在于對人的發現,肯定了人本主義思想對中國新文學運動的指導意義,提出了“人的文學”的口號。20世紀20、30年代馬克思主義文藝思想被全面引入后,以階級性取代人性的革命文學和無產階級文學概念開始出現,繼而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以下簡稱《延講》)上提出“人民文學”的理論。人的文學和人民文學是中國文學在現代化道路上的不同選擇,二者經過半個多世紀的交合與分裂,其關系仍然是中國文學現代化的一個重要問題。“我們應該重新思考‘五四’新文學運動與1928年以后的無產階級革命文學運動的關系,吸收馬克思主義文論中國化的兩個主要理論與實踐的資源中的有益的東西,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解決好人的文學與人民文學的關系。”12014年《習近平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講話》(以下簡稱《講話》)中指出,“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最能代表一個時代的風貌,最能引領一個時代的風氣。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文藝的作用不可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