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理論與批評
![]() |
期刊名稱: | 文藝理論與批評 |
期刊級別: | 國家級期刊 | |
國內統一刊號: | 11-1581/J | |
國際標準刊號: | 1002-9583 | |
期刊周期: | 雙月刊 | |
主管單位: | 文化部 | |
主辦單位: | 中國藝術研究院 | |
學術服務咨詢 服務項目咨詢 |
期刊VIP是從事專業學術論文發表支持服務平臺、發表期刊推薦等業務為主的網絡服務平臺。旗下匯聚專、兼職教授、博士、碩士及實力本科各層級的各專業、各行業優秀服務團隊,將為您提供專業、快速、全面的論文期刊推薦服務。包括政法類、經濟類、教育類、醫學類、科技類、文學類、IT類和農業類,國家級、省級期刊、部分核心期刊在內的論文。在本站了解發表支持服務客戶將獲得更廣闊的選擇空間、更高的通過率、更快的發表速度、更滿意的服務質量!
《文藝理論與批評》期刊簡介
• 期刊信息:《文藝理論與批評》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總署、正式批準公開發行的優秀期刊。自創刊以來,以新觀點、新方法、新材料為主題,堅持"期期精彩、篇篇可讀"的理念。文藝理論與批評內容詳實、觀點新穎、文章可讀性強、信息量大,眾多的欄目設置,文藝理論與批評公認譽為具有業內影響力的雜志之一。文藝理論與批評并獲中國優秀期刊獎,現中國期刊網數據庫全文收錄期刊。
《文藝理論與批評》主管單位:文化部主辦單位:中國藝術研究院出版地:北京市出刊周期:雙月刊語言種類:中文開本尺寸:16開創刊時間:1986年郵發代號:82-205國際標準刊號:1002-9583國內統一刊號:11-1581/J知網復合影響因子:0.326知網綜合影響因子:0.175萬方影響因子:0.228萬方總被引頻次:327
《文藝理論與批評》(雙月刊)1986年9月創刊,是由中國藝術研究院主辦的國家文藝理論類期刊。本刊倡導以跨學科的、綜合的文藝學和社會科學的理論框架來觀察、分析和評論當代中國以及世界的文藝現象和思潮,為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建設作積極貢獻。
• 期刊欄目:設有“理論探索”、“中國問題/中國話語”、“商討與爭鳴”、“當代文藝評論”、“自由論壇”、“作家作品”、“海峽論壇”、“國外文藝思潮”、“外國文藝研究”、“文壇信息”、“聊天室”等欄目,內容豐富多彩。
• 數據庫收錄情況: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中國知網收錄、維普期刊網收錄
CSSCI 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來源期刊、萬方數據庫收錄
• 辦刊宗旨:文藝理論與批評堅持人民美學的立場,探索中國的文論和批評方法,對80年代以來日趨僵化的新潮話語和洋八股保持警惕和批判的意識。該刊以發現、培養年青的、新銳的左翼作者為己任。刊發的重要文章有見解,有力度,有針對性,信息量大,準確及時,有參考和保存價值。本刊倡導以左翼的、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框架來觀察、分析和評論當代中國以及世界的文藝現象和思潮,為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建設作積極貢獻。探索中國的、第三世界的文論和批評方法,對80年代以來日趨僵化的新潮話語和洋八股保持警惕和批判的意識。本刊以發現、培養年青的、新銳的左翼作者為己任。它刊發的重要文章有見解,有力度,有針對性,信息量大,準確及時,有參考和保存價值。
• 2015年第1期《文藝理論與批評》論文投稿目錄:
1 李春鋒作品…………………………………… 李春鋒; 2
2 關于文藝永恒價值與最高境界的學習與反思…………………………………… 黃力之; 4-8
3 彰顯崇高之美——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學術研討會上的發言 ……………………………………賀茂之; 9-11
4 首要的是讓文藝批評戰線“爭”起來——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學術研討會上的發言…………………………………… 李正忠; 12-14
5 迎接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的春天 ……………………………………劉潤為; 15-21
6 賀敬之著《心船歌集——賀敬之新古體詩選(增補本)》中國書籍出版社2013年10月出版 ……………………………………21
7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學術研討會綜述 ……………………………………楊娟; 22-30
8 在第三屆全國青年文藝論壇開幕式上的致辭 ……………………………………陳封椿; 31
9 在第三屆全國青年文藝論壇開幕式上的致辭 ……………………………………祝東力; 32
10 創造想象未來的新視野 ……………………………………劉復生; 33
論文范文參考:關于文藝永恒價值與最高境界的學習與反思
【摘要】 <正>一、追求真善美是文藝的永恒價值習近平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之切入點是: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最能代表一個時代的風貌,最能引領一個時代的風氣。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文藝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藝工作者大有可為。[1]文藝工作座談會這一形式本身就是中國特色的題中應有之義,即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中國這個國家改變自己的命運時,會關注到一切能夠成為動力的因素,包括文藝的作用。如果文藝的歷史,特別是中國的文藝史能夠證明這一點,自然是順理成章的,如延安文藝座談會以來的事實便是如此。
【關鍵詞】 延安文藝座談會; 先鋒派電影; 改變自己; 中華優秀傳統; 主體性; 審美特性; 先鋒作家; “五四”文學; 白銀資本; 美國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