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 短波通信是海上艦艇使用的重要通信手段,因短波自身特點通信不夠穩定,很難滿足通信需求。本文針對海上艦艇短波通信應用現狀,結合短波通信領域出現的新技術,就如何改進短波通信可靠性、提升艦艇通信保障能力進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解決方案。
【關鍵詞】 短波通信 分集合并 自適應 人工智能
引言:
艦艇在海上航行過程中,受客觀條件影響,主要依托無線通信同其它艦艇或岸基指揮所保持通聯。在海面常用的無線通信方式中,根據波段劃分,主要分為中波、短波、超短波、微波、衛星通信等,在20世紀,短波通信作為主要通信手段,是航海時代除導航儀器外最重要的現代化通導裝備。
隨著21世紀太空衛星資源的不斷豐富和衛星通信技術的飛速發展,衛星通信已越來越成為海上通信的主要手段。但衛星通信的特點決定了在特殊情況下,其受摧毀或故障性中斷的可能性較大,短波通信的特點決定了其抗毀性強,且可全球通信,因此近年來關于短波通信技術的跟蹤研究又在不斷成為熱點。
一、當前短波通信存在的問題
海上短波通信是指艦艦、艦岸間利用3-30M頻率進行無線長距離通信的總稱。因短波通信屬于超視距通信,該波段可通過地波或天波的方式進行傳輸,理論上可以實現全球通信。
但隨著無線電頻譜技術的發展和艦艇用頻裝備的不斷增加,艦用短波電臺通信質量和通信可靠率近年來成逐漸下降趨勢。
以我國黃海北部海域使用情況統計,2001年,一部125w短波電臺在采用定頻通信時,在100-150海里范圍內,可通率達到80%以上,話音質量保持在信號3以上;但在實踐中對2020年全年艦艇通信質量進行測試,相同功率電臺在相同工作模式下,在70海里內仍可保持通信,但可通時間及通信質量均出現了較大幅度下降,在70海里-150海里區間內,可通率僅能保持在20%左右。
此外,隨著艦艇用頻裝備的增加,艦艇各裝備間通信互擾現象變得異常突出,因艦艇自身面積狹小,且受隱身技術和艦艇動力、自持力需求持續增加,艦艇天線布設變得異常困難,一艘千噸左右艦艇已部署的各類型天線約20余幅,而短波天線因傳輸特性所限,往往需要占用較大的占地面積,受艦艇電磁兼容性設計約束,很難利用布設大型天線陣的方式來提升通信質量。
短波通信在海上航行期間主要用于話音和低速率數據通信,因艦艇在海上值勤期間,各種搶險救援、漁業執法等任務需要傳遞的是現場即時情況通報、多艦艇任務協同,緊急事態應答處置等信息,上述信息對時效性要求較高,話音作為傳輸即時信息的介質具有天然的優勢。但短波通信作為一種變參信道,受地域、季節、氣象、波浪等因素影響較大,話音質量普遍較差,在進行通聯時更多依賴于電臺值守人員經長期訓練獲得的經驗,可以對系統的工作參數進行實時調整。
以前艦艇報務員工作經驗都在數十年以上,但隨著人員崗位調整和人才流動性加大,電臺值守因經驗缺乏也面臨著越來越多的困難。
二、短波新技術應用研究
為提高短波通信質量,滿足海上任務協同通信需求,近年來,國內外在相關領域開展了大量研究,其中短波分集合并技術、頻率自適應技術和人工智能認知技術等成為了研究重點。
2.1 分集合并技術
所謂分集,就是將需要傳遞的信息以空間、頻率或時間劃分的方式分隔成若干個衰落基本不相關的信號。分集種類包括空間分集、頻率分集、角分集、時間分集等。
信號分集后還需要進行信號合并,即在接收端接收到若干條相互獨立的支路信號以后,可以通過合并技術來得到分集增益。根據位置不同,可分為檢測前合并和檢測后合并技術。
短波傳輸信道分為地波和天波兩種,其中地波通信主要用于近距離通信,受多徑效應影響較大。而天波通信系主要用于中遠距離通信,其利用電離層反射實現超視距通信,屬于變參信道,信號傳輸穩定性差。
主要原因是:
1.電離層的變化會使信號產生衰落,在衰落過程中信號幅度和頻率會發生相應變化;
2.天波通信也存在著多徑效應,會產生頻率選擇性衰落和多路徑延時。
選擇性衰落造成信號失真,多徑延時使信號在時間維度發生變化,嚴重限制了短波鏈路數據傳輸的質量。
而分集接收可以有效抵消信號衰落、提高系統信噪比。短波分集接收就是利用多個路徑或頻率、不同到達時間、不同編碼或調制等方式去接收含有同一信息的短波信號,并將采集來的多個信號按照某種方法合并后再提取信息。它能利用多路徑接收信號的不相關性獲取分集效果,有效提升短波臺站接收信噪比,從而減小接收信號衰落造成的影響,進一步降低誤碼率。只要分集接收的幾個信號之間是相對獨立的,則經過適當合并后就能使通信性能大為改善。但分集設計方案不夠優秀,也可能無法正常解調電平很高的信號,因空中信道傳輸帶來的的信息錯誤也得不到有效抑制,通信質量沒有保證。
如艦艇編隊在同一海域共同執行任務時,指揮艦需與岸基指揮所進行通信聯絡,在不改變現有短波臺站部署前提下,可通過編隊內多部電臺聯網方式,同時發射、接收同一信號,采取分集合并技術進一步提升短波通信質量;岸基臺站則可采取多臺站組網方式提高分集接收能力。
2.2 頻率自適應技術
短波通信頻率使用范圍有限(約27Mhz),為滿足全球各行業通信需求,信道擁擠狀況突出。受天氣、地域、潮汐、電離層變化、海浪等多種因素影響,短波通信使用的頻率對通信影響非常大,甚至白天與夜晚的用頻也呈現完全不一樣的特點。
通過使用實踐來看,選擇合適的短波通信頻率能大大提升通信質量。但受限于操作人員技術水平,很難保證在海上航行期間動態選擇理想的通信頻率,通常預置的都是在艦艇離港前進行測試后固定使用的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