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亚洲日韩新视频_97精品在线观看_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_91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農業氣象觀測中需注意的問題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氣象學時間:瀏覽:

  摘要從農業氣象觀測工作的重要性出發,歸納總結近年來水稻觀測、土壤水分觀測工作中容易出錯而必須引起注意的問題,建議基層氣象臺站農業氣象工作者引起足夠重視,避免錯情出現,提高農業氣象觀測質量,為提高氣象為農服務的效果打下基礎。

  關鍵詞農業氣象觀測;出錯;問題

  農業氣象觀測是整個農業氣象工作包括農業氣象業務、服務和科研等的基礎[1]。做好氣象工作是氣象部門的宗旨,也是氣象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為農服務一直是氣象服務的重點。取得具有準確性、代表性、比較性的農業氣象觀測資料,是搞好農業氣象服務的前提,在某種程度上也極大地影響著氣象為農服務的效果。農業氣象觀測包括對農作物生長環境中物理要素(氣象要素和有關的土壤要素)和生物要素的觀測和記載。現行《農業氣象觀測規范》從1994年執行以來,至今已有10余年,從日常業務所出現的錯情來看,早測、遲測、偽造等責任性錯情發生較少,但觀測方法、計算、抄錄、編報發報等一般性錯情則相對出現較多[2-3]。農業氣象觀測種類及觀測項目,各地根據實際而有不同,目前全國尤其是南方各省市大都開展水稻(含早稻、晚稻)觀測、土壤水分觀測,現將這2項觀測工作中容易出錯而必須引起注意的問題進行分類歸納。

  1水稻觀測

  通過水稻觀測,鑒定農業氣象條件對水稻生長發育和產量形成及品質的影響,可為農業氣象情報、預報以及水稻生長的氣候評價等提供依據,并為水稻高產、高效、優質提供服務[4]。水稻觀測項目有發育期觀測、生長狀況(生長高度、植株密度、長勢、產量因素)測定、生長量(葉面積和植株干物重)測定、農業氣象災害觀測、病蟲害觀測及其調查等。水稻觀測中須注意以下問題:一是禾苗在秧田若發生分蘗,記住要觀測記載發育期百分率。二是發育期觀測一般隔日進行,但旬末必須巡視觀測,即使與正常觀測相同,也要按規范要求進行觀測記載。三是當分蘗達到普遍期時,要增加1次密度觀測,以便準確確定分蘗盛期。四是當第1次觀測植株進入發育期的百分率≥10%,隔日第2次測得進入發育期的百分率≥80%。制作報表時,普遍期欄記第2次觀測的日期;如果發育期要進行末期觀測,也作為末期出現的日期記載。五是移栽(前3 d內)、拔節期,生長高度的測量是從土壤表面量至所測植株葉子伸直后的最高葉尖;乳熟期則是量至穗頂(不包括芒長)。六是在每一發育期的第1次觀測中進行1次總株(莖)數的統計。七是農氣災害、病蟲害觀測中“受害期”的記錄,應記載農氣災害、病蟲害發生的開始、終止期。八是作物生長量測定取樣的時間,在該發育普遍期的翌日上午,待露水或雨水蒸發后進行。若測定了葉面積與干物重,則記住要測密度:三葉、移栽、返青、本田分蘗、拔節,測1 m2株(莖)數;抽穗、乳熟、成熟期要同時測定1 m2有效莖與總莖數。九是地段作物進入拔節、抽穗普遍期后3 d內需進行大田調查。若出現低溫陰雨、寒露風等災害性天氣,一旦達到規定指標,需進行災情調查。十是灌漿速度測定的取樣時間是開花后10 d開始,每隔5 d取樣1次,直至成熟期再取1次。

  2土壤水分觀測

  土壤水分是植物耗水的主要直接來源,制約著土壤中養分的溶解、轉移和吸收及土壤微生物的活動,還影響著植物的生理活動,對土壤中氣體的含量及運動、固體結構和物理性質也有一定的影響。土壤水分觀測項目主要有土壤水文物理特性(土壤容重、田間持水量、凋萎濕度)測定、不同深度土壤的測定、地下水位深度測定、干土層厚度測定、降水滲透深度測定等。土壤水分觀測需注意以下問題:一是在作物播種或最后一個發育期與逢8的日期超過2 d,應加測土壤濕度;若還未到最后一個發育期即收獲,收獲與逢8的日期超過2 d,也應注意加測。二是在天氣發生干旱時期,取土時勿忘測定干土層厚度。當干土層厚度≥3 cm時要進行記載。三是農氣簿-2-1的“發育期”欄填寫地段作物旬內所處發育普遍期,并用括號注明具體日期。旬內若未出現發育普遍期,則“發育期”欄空白不填。四是每年第1次測定土壤濕度時,要重新進行土盒稱重,記于紀要欄。五是烘烤土樣,要烘到相鄰2次抽取樣本的重量差均≤0.2 g為止,此2次烘烤結果都應記于農氣簿中。六是取土后若當天有降水,在農氣簿備注欄要注明日期及取土后至當天20:00前的降水量,以便使用資料時分析參考。七是降水量記錄前后2次土濕測定日間的各日定時觀測降水“日合計”≥0.1 mm的降水日期和降水量總和。作物觀測地段無論播種和收獲期是否都要測定土濕,第1次應填寫第1次測定土濕日前10 d內的降水、灌溉日期與量。末次填寫收獲日至相鄰的土濕測定日之間的降水、灌溉日期與量。八是地下水位深度若常年>2 m,則無須測定地下水位深度,但需在農業氣象觀測簿表的首次記錄中填寫為“常年>2 m”。

  3參考文獻

  [1] 國家氣象局.農業氣象規范(上卷)[M].北京:氣象出版社,1993.

  [2] 中國氣象局.農業氣象觀測質量考核辦法[M].北京:氣象出版社,1997:1-3.

  [3] 韋京華.廣西農氣測報錯情原因統計分析[J].廣西氣象,1994(4):254.

  [4] 蔣運志,曹久才,焦文紅.關于穩定與提高農氣測報質量的思考[J].現代農業科技,2009(19):276,278.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军事| 古交市| 清水县| 郯城县| 北票市| 平和县| 密云县| 赤水市| 铜川市| 秦安县| 洪洞县| 高清| 迁西县| 清水河县| 鲜城| 旌德县| 武宣县| 北安市| 华蓥市| 西贡区| 安泽县| 新平| 淄博市| 石柱| 静宁县| 十堰市| 富锦市| 嘉善县| 扬中市| 武邑县| 新乐市| 临桂县| 丰城市| 云梦县| 谷城县| 广东省| 剑河县| 汶川县| 顺昌县| 五台县| 张家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