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亚洲日韩新视频_97精品在线观看_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_91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基于農村住宅雷電發生原因談防雷措施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氣象學時間:瀏覽:

  摘要:通過分析農村住宅雷電災害的發生原因,就房屋建設的選址、房舍外部防雷裝置的安裝、等方面闡述了新農村建設中相應的防雷措施。

  關鍵詞:農村雷電災害,發生原因,防雷措施

  1前言:近年來各級政府對農村防雷工作高度重視。目前,各地新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已深入開展,但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制約,廣大農村對雷電的認識還不夠,對雷電災害防御意識尚不強。如果新農村建設過程中防雷措施不健全,勢必會埋下較大的防雷隱患,輕則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重則造成人員傷亡,影響并嚴重制約新農村建設的良好發展態勢。農村的防雷工作已經迫在眉睫,做好新農村防雷工作,減少雷電災害損失,對于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及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具有重要意義。

  2農村住宅雷電災害的發生原因。

  2.1不能及時獲得雷電預警信息

  農村相對比較廣闊,農民居住也比較分散,通訊設施相對落后,雷電預警信息不能及時傳到農村,農民群眾不能做到提前預防,這也給農民群眾遭受雷擊事故帶來隱患。

  2.2防御雷電災害管理不力

  為了節約建設資金,大部分農民不愿意接受雷電防御技術人員提供的防雷裝置設計審查和質量檢測等服務工作。同時,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雷電防御主管部門對農村雷電防御安全管理未完全到位,措施也未完全跟上。

  2.3房屋缺少防雷設施。以前農民的住宅大多是瓦房、平房或混合結構的低層樓房,現在越來越多的農村住宅采用水泥預制板做屋頂或樓板,但這些預制板鋼筋幾乎不做接地處理。由于沒有經過正規設計和標準化施工,更沒有技術評價和質量檢測,農民自行修建住宅時沒有安裝雷電防護裝置;或者在屋頂上安裝普通的避雷針,然后隨便打樁入地,不測接地電阻的阻值,缺乏合理性和有效性。

  2.4 地形及氣候因素影響 。廣大農村地勢空曠,地廣人稀,農村住宅一般愿意選擇在地勢較高的坡地、空曠開闊或近水體的地方建設,這些地方是雷電頻發的地方。根據中國的氣候特點,一般來講村民建房為了冬暖夏涼,基本上都是坐北朝南的客觀居住環境。每年雷電高發期的6—8月是我國西南季風頻發時期,坐北朝南的房子是迎風向,此時正是雷云運動的主方向,包括山區里的住宅都是在山的南面,氣流迂回流動遇到地形的阻擋雷云運動就會有提升作用,在拐彎曲力最大的地方正好是雷擊最嚴重之處,因此山區成為雷擊概率最高的地方。雷電頻發地區往往降水多,空氣濕度大,防雷設施容易被銹蝕。由于缺少定期檢查和更換,已經安裝的防雷設施有可能發生短路、斷接、損壞,其結果是失去了有效防雷的效用。

  3農村住宅防雷措施.

  3.1加強農村雷電災害監測預警。氣象部門要做好雷電天氣、雷擊落區、災害等級等雷電監測和預報預警業務,充分利用電視、電話、廣播、網絡、手機短信等手段,及時將雷電災害預警信息發送給政府和有關部門及廣大農民群眾,尤其對于偏遠山村,要進一步擴大氣象災害預警和范圍,完善預警體系,提高政府、民眾和信息閉塞鄉村對災害預警信息的重視,為政府及相關部門做好防雷減災工作、人民群眾增強防雷意識并采取避險措施提供支持和幫助。

  3.2弱電系統的防雷措施 。電話線、有線電視、網線等防雷最好由電力、電信、有線電視等部門在線路敷設安裝時統一實施較為完善的防雷措施,這是既經濟實用又安全可靠的解決辦法。如果無法采取此措施,也可采取與電源線路相似的辦法,即在線路入戶前,將其絕緣子(例如通信蝶式絕緣子)或金屬終端盒機殼接地[2-3]。不建議在農村采用SPD(浪涌保護器)來保護弱電系統,因為SPD價格較高,一般農民難于承受。但需要向農民宣傳,在打雷時,或看天色可能打雷時,一般不要打電話,并要將有線電視及網線拔掉。

  3.3住宅建設合理選址 。住宅建設盡量避開“易受雷擊區”,例如地形位置較高,突出于周圍地貌;鄰近潮濕和水面的位置;處于上升氣流的迎風面;地下有金屬礦藏的地區;常常遭受雷擊的地區。選擇建在空闊地帶或地勢較高位置的住宅、人員比較密集或面積較大的建筑、有紀念意義或有文物保護價值的古建筑都應設置防雷措施。

  3.4安裝住宅外部防雷設施。農村住宅的外部防雷措施:在住宅的頂端安裝避雷針或避雷帶,以結構體內的金屬導體作為引下線,建筑基礎作為自然接地裝置。將避雷針或避雷帶與接地裝置之間用引下線進行可靠連接,并將住宅屋面上的各類金屬支架、金屬物體(例如室外天線、太陽能熱水器、空調機箱等)與屋頂避雷針或避雷帶做可靠連接以防直擊雷災害。

  3.5住宅內部雷電防護。農村住宅的內部防雷措施:主要是對住宅室內的配電系統及網絡通信設備終端安裝電涌保護器(SPD)進行防護。對各種電力、通訊、廣播、網絡線路定期檢查及時維修,防止這些線路遇雷擊時將感應雷引入室內。實施定期檢查、維護和更換,防止各類防雷設施出現短路、斷接、銹蝕、損壞而失去有效防雷的效用。總之,農村住宅建設要綜合防雷,全方位防雷才能確保安全。

  3.6加強個人戶外防雷意識。“三夏”時節,農民在戶外活動的頻率增高,也是魯山縣雷電高發季。4農民外出時應了解當天天氣預報和雷電預警,在雷雨到來前回到安全地帶,盡量避免戶外活動。如果在戶外,看見閃電幾秒鐘內就聽見雷聲,說明正處于近雷暴危險環境,而又無處可躲時,應停止行走,兩腳并攏立即下蹲,同時雙手抱膝,胸口緊貼膝蓋,盡量低頭,因為頭部較身體其他部位更易受到雷擊。同行人多時,不要擠在一起,相互之間要保持一定的距離,避免在遭受直接雷擊后傳導給他人,注意不要停留在高樓平臺上,不宜進入空曠處的孤立棚屋、崗亭等

  3.7加強農村防雷科普宣傳力度 。據雷電災害資料統計,由雷電災害傷亡的大多數是農民,在農村發生的很多雷擊事件均因缺乏防雷知識釀成的。目前,對于防雷措施薄弱的農村和缺乏雷電防范知識的農民來說,防雷宣傳工作做得還不到位,還有很多需要去完善的方面。氣象部門要加強農村雷電防御知識和防雷減災管理工作的宣傳,需要各級地方政府和社會各界的支持和參與,除了利用電視、電子顯示屏、農村網絡外,還要因地制宜的開展農村集會宣傳、墻體平面宣傳、免費發放防雷科普文章、防雷知識講座等多種形式,讓防雷減災常識深入民心,這樣才能減少和避免雷擊事故的發生,保障農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4.小結

  隨著城市的發展,單純防避直接雷擊遠遠不能滿足社會的需求,現代社會電子設備大量應用,感應雷擊日益嚴重,為達到防雷減災的目的,城市防雷應作綜合處理。鑒于止,各行各業應嚴格按照現行的防雷法規標準設計和安裝防雷裝置,加強防雷裝置的維護,發揮其保護作用,并且使其有效運行。調查資料顯示,雷電災害在鄉村主要是造成人畜傷亡,在城市主要造成電力、通信中斷等財產損失。由此可見,城市、鄉村防雷工作存在著差別,防雷減災工作者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采取相應措施,使損失降到最低,造福于社會。

  參考文獻

  [1] 九江市氣象局.九江市局深入江洲鎮團洲村調查雷擊事件

  [2] 陳青嬌.從幾起典型雷擊事例談農村防雷[J].現代農業科技,2009(10):280-281.

  [3] 機械工業部.GB 50057-1994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2000年版)[S].北京:中國計劃出版 社,2007.

  [4] 林念萍,張賽忠. 農房防雷設計要點[J].安徽農學通報,2009,15(14):236-237.

  [5] 趙興文,潘曉瑜. 農村民宅的防雷措施及宣傳[J].貴州氣象,2009,33(S1):163.

主站蜘蛛池模板: 韶关市| 德庆县| 邓州市| 阳原县| 宿迁市| 甘洛县| 巩义市| 镇江市| 临洮县| 镇远县| 黄石市| 谢通门县| 秦皇岛市| 金阳县| 北安市| 修武县| 临武县| 滨州市| 云安县| 新蔡县| 张家川| 沧州市| 固阳县| 龙岩市| 诸暨市| 平湖市| 石台县| 建昌县| 金山区| 大同县| 贡嘎县| 铜山县| 平泉县| 鄱阳县| 新和县| 静乐县| 阿城市| 崇仁县| 平南县| 蒙自县| 江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