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2015年大氣科學雜志的征稿范圍有哪些
大氣科學雜志是由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主管主辦的核心環境類期刊。同時雜志以新觀點、新方法、新材料為主題,堅持"期期精彩、篇篇可讀"的理念。大氣科學內容詳實、觀點新穎、文章可讀性強、信息量大,眾多的欄目設置,大氣科學公認譽為具有業內影響力的雜志之一。大氣科學并獲中國優秀期刊獎,現中國期刊網數據庫全文收錄期刊。雜志的主要范圍是:涉及全球變化、氣候變化模擬與預測、大氣環流和大氣動力學、中小尺度氣象學、大氣物理、大氣遙感和人工影響天氣、大氣環境和大氣化學以及高新技術在大氣科學領域的應用等。讀者對象主要為從事大氣科學研究的科研人員以及大專院校有關專業的師生。增設的主要欄目有:學術論文、研究簡報、專題評述、會議報道、書刊評介。
大氣科學雜志投稿要求有:
1.來稿要求論點明確、數據可靠、文字精練,每篇文章(包括圖、表、中英文摘要和參考文獻)一般以不超過1萬漢字為宜。稿件必須包括(按順序):文題、作者姓名、作者單位及郵政編碼、200字左右的中文摘要、關鍵詞3~5個、正文、參考文獻、英文摘要和關鍵詞。來稿時請注明聯系人的通信地址及郵政編碼、電話、電子信箱。
2.來稿要求一式三份,并請自留底稿。來稿一律寄交編輯部,勿寄送個人。稿件應在A4幅面的紙上單面打印,字號不小于5號字,1.5倍行距;在寄交審定的修改稿時,應將有與之對應文件的磁盤一同交給編輯部,或用電子郵件發給編輯部。
3.插圖只附最必要的。每幅圖均應注明圖號,單獨打印。圖應清晰美觀,文字大小適當,能直接用于制版。有中國國界的地圖上的國界必須與中國地圖出版社出版的地圖一致,中國全圖上切勿漏繪臺灣和南海諸島。文稿中應留出插圖的位置,并給出圖號、圖題和圖注。
4.稿件中數學公式及符號必須清楚無誤,易混淆的外文字母、符號,請用鉛筆注明文種(希臘、英、俄等)、大小寫、正斜體;上下角標的字母、數碼和符號,其位置高低應區別明顯,易混淆者請用鉛筆標注清楚。
5.參考文獻擇主要的列入,未公開發表的著作或私人通訊一般不要引用,如必須引用時請以注釋的方式在引用當頁的腳注中標明。參考文獻按在正文中出現的先后編號,列于文后。文獻如為期刊,應包括以下各項:作者(外文姓列名前),文題,期刊名稱,年份,卷號(期號,全卷頁碼連續的可省略),起止頁碼。文獻如為圖書,應包括以下各項:作者,書名,出版地點:出版社,出版年份,頁碼。
6.科技術語和名詞應使用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名詞。如系作者自譯的新名詞,在文稿中第一次出現時請給出原文。計量單位一律采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并以國際符號表示。
大氣科學最新論文目錄表:
北京一次積層混合云系結構和水分收支的數值模擬分析………………………………陶玥 李軍霞 黨娟 李宏宇 孫晶
熱帶印度洋與全球大氣相互作用的信息傳輸特征分析……………………………張志森 龔志強 葉天舒 顏鵬程 封國林
霰粒子參數對強對流云降水和催化影響的數值模擬研究……………………………樓小鳳 孫晶 史月琴 師宇
RCP4.5情景下中國未來干濕變化預估……………………………劉珂 姜大膀
山東禹城紫外輻射變化特征及其估測方程的建立……………………………劉慧 胡波 王躍思 王式功
冬季華南準靜止鋒的結構和類型特征研究……………………………查書瑤 伊蘭 趙平
“雙峰”期孟加拉灣風暴對西南水汽輸送的貢獻……………………………段旭 張瑾文
不同水平分辨率BCC_CSM模式對中亞地面氣溫模擬能力評估……………………………姜燕敏 黃安寧 吳昊旻
大氣科學雜志論文范例:北京一次積層混合云系結構和水分收支的數值模擬分析
【摘要】 本文利用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CAMS)中尺度云分辨模式對2007年10月的一次積層混合云降水過程進行了數值模擬。利用模擬結果結合實測資料,研究了積層混合云系的宏微觀結構和降水特征,并分析了云系的水分收支及降水效率。結果表明:積層混合云是導致此次北京降水的主要云型;積層混合云降水分布不均勻,云系中微物理量的水平和垂直分布都不均勻,具有混合相云的云物理結構。冷云降水過程占主導地位,雪的融化對雨水的形成貢獻最大。北京區域降水過程的主要水汽源地為黃海海面及蒙古國,兩支氣流在陜西北部匯合后的西南氣流將水汽輸送到華北地區,北京區域以外,水汽和水凝物主要從西邊界和南邊界輸送到域內。北京區域降水主要時段內,水物質通量在水平方向上為凈流入。對北京區域水汽、水凝物和總水物質的水分收支各項的估算表明,水物質基本達到平衡。北京區域從2007年10月5日20時至6日14時,總水成物降水效率、凝結率、凝華率及總水凝物降水效率分別為5.6%、4.77%、4.19%、44.9%。
【關鍵詞】 積層混合云系; 水分收支; 降水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