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7月21日訊(記者章鴿 通訊員李榮)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和省委、市委“穩就業、保民生、促發展”的一系列部署,助力企業增強市場競爭力,近日,市人社局組織開展2022年武漢市職稱專場評審工作,助企紓困、激發人才活力。
此次專場評審涉及勘察設計、工程監理和工程造價管理等3個行業協會推薦的180家企業,800余名專業技術人才。
針對在“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實踐活動中,建筑企業普遍反映每年開展一次集中評審,難以滿足企業在工程招投標、資質年檢、人才培養等方面的需求,市人社局及時響應,開展需求摸排和梳理分類,收集到的職稱專場評審需求涉及“電子信息與通信工程”“機械工程”“環境保護”“城市建設”等專業系列,涵蓋我市社會發展的24個重點領域。精準施策,進一步優化工作機制,為民營企業提供定制化、個性化專場評審服務。通過此次評審,共224人獲高級工程師職稱,397人獲工程師職稱。
“此次評審及時滿足了我們企業大批員工的職稱評審需求,專技人才的增長,對企業未來的發展將起到更好的促進作用。”武漢正華建筑設計有限公司人事部負責人劉人君說,“全市建筑領域共有800余人參加今年的職稱專場評審,相比去年進一步增多,對整個行業而言,是一個積極向好的信號。”
武漢市監理協會秘書長陳凌云說,在建筑行業,越來越多的非公企業意識到職稱評審不僅是企業識才、用才的好幫手,更在優化人才隊伍結構、提升員工整體素質、打造企業核心競爭力上發揮著重要作用。
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在省人社廳指導下,市人社局在全市及各區設立15個非公人才職稱申報受理點,按照“一企一評、一事一議”的方式開展民營企業職稱專場評審,近年來共開展職稱專場評審26場,4800余名專業技術人員取得高、中級職稱,非公人才中、高級職稱申報人數年均遞增20%。
目前,民營企業面臨的挑戰和不確定性增多,市人社局為廣大民營建筑企業“送政策”“送服務”,讓企業增長了發展的信心,與此同時,深入各區開展送政策活動33場,分別與3個行業協會進行專題座談,舉辦15場職稱政策答疑會和線上培訓班,進一步暢通人才發展渠道,為全市經濟發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編輯:鄭曉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