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亚洲日韩新视频_97精品在线观看_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_91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職稱論文發表評審要求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評職稱新聞時間:瀏覽:

  什么是“雙師型”教師?目前在學術界還沒有權威性科學解釋。目前有的學者將其概括為兩種:一是“雙職稱型”,即教師在獲得教師系列職稱外還需要取得另一職稱;二是“雙素質型”,即教師既要具備理論教學的素質,也應具備實踐教學的素質。

  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職稱論文發表評審要求:

  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的職稱評審工作是激發教師隊伍積極性鼓勵教師提高學術水平與教學質量的一種有效管理手段,對教師隊伍水平的提升與發展有著重要作用。如何建設一支高素質的“雙師型”教師隊伍,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是高職院校人才評價機制改革發展的重中之重。然而現行高職院校教師職稱評審制度的弊端嚴重妨礙了職稱評審的公平和公正,起不到獎優罰劣的效果。因此,如何改革現行的職稱制度,就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重大課題。

  一、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職稱評審工作現狀與問題

  (一)高職與本科職稱評審標準一致。我國高校教師職稱評審制度歷經多年發展,已經形成了一套相對規范完善的體系,在一定時期也推動了我國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 但是高職院校與本科院校的評審制度基本一致,僅僅在教科研業績上適當地放寬了一些要求。

  由于多數高職院校發展時間不長,科研經費投入相對不足,外出培訓和交流的機會也沒有本科院校多,教師學術水平與教學科研水平的提高受到一定的局限;再加上高職院校以應用性和技術性人才培養為目標,注重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但在教師職稱評審工作中,其科研成果與學術能力等指標與本科院校卻無太大的差別。這樣基本統一的系統工程式的評審工作,往往在實踐操作中凸顯出許多具體問題,以至成為高職院校師資隊伍建設乃至高職院校改革發展的阻力。

  (二)過度重視科研數量。在教師職稱評審條件中,學術科研論文的數量與發表的刊物檔次是量化的硬指標,在評審過程中起到決定性作用,由此造成了唯有論文高的誤區與導向 為了職稱晉升,許多教師不得不把精力用于論文的編寫與發表上,而在教學上卻敷衍了事。

  這種片面注重論文的導向,使得教師的論文選題遠離經濟社會現實與教學發展的要求。此外,高職院校職稱評審中通常把論文、項目、科研成果的獲獎強調得很重,甚至存在著只要獲得規定級別的獎項,就能晉升職稱的情況。這種現象致使一個科研項目附名的人多,實際干活的人少。這實際上已經背離了職稱評審的出發點。

  (三)評審過程的主觀性。在高職院校內部無論是教師職稱的評審標準,還是具體的評審過程,都受控于行政部門和高職院校的行政領導,領導的意圖和決定成了左右教師職稱評定的“圣旨”,職稱評審的信譽和價值受到損害,難以達到職稱評審的公平和公正,學術職稱的本質和宗旨被異化和扭曲。

  由于過分強化行政權力,官本位意識嚴重,行政權力控制了學術權力,學術管理的行政化現象異常突出。盡管一些教師已達到各項硬指標,但是,由于高職院校內部評審過程存在一定的主觀性,仍然會因為校內初步審核推薦不過關而失去職稱評審的機會。因此,應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大膽創新,勇于探索,不斷改革與完善高職院校教師職稱評審制度,積極推動高職院校師資隊伍建設,進一步激發高職教師的教學與科研工作熱情。

  二、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職稱評審制度

  (一)建立科學的實用性評審體系

  現行高職院校教師專業技術職務評審形成了“重理論輕實踐、重科研輕技能、重業績輕教學”的現象,實際上造成了“雙師素質”教師的精力分散。高職院校“雙師素質”教師能力不僅僅體現在科研上,更重要的是體現在專業教學、實踐操作、社會服務和科研成果的推廣與應用上。針對高職院校教師職稱評審不合理的現狀,職稱評審應從政策、制度等方面進行變革。高職院校教師的知識結構和工作特點都與普通高校教師有明顯的區別,高職院校更加強調教師的實踐能力。

  因而,高職教師職稱評審與普通高校應有所區別。高職院校要改變當前職稱評審與普通本科院校“一刀切”“一個模式”的做法,突出職業技能與社會服務能力,建立切合高職師資特點、體現高職教育特色和科學合理的職稱評審體系與職稱評聘晉升制度,這就需要制定一套有較強針對性和可操作的職稱評審辦法,設置有別于普通高校、獨立的評審機構,單獨實施高職院校的教師職稱評審。

  高職院校教師除滿足教師職稱系列所要求的基本條件,如思想政治素質、思想品質和職業道德等要求外,職稱評定應以實踐為主,以實際操作水平和實踐教學效果進行評定,注重體現應用能力、技術能力的水平要求,并綜合考慮從事本專業的工作年限,以保證教師自身必要的實踐積淀。在同等條件下,應優先考慮具有“雙師素質”資格的教師申報高一級的專業技術職務。也就是說,高職院校教師在專業技術職務(職稱)評定方面,應從教學能力、企業技能、科研水平等方面進行綜合考核評價。

  (二)建立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教學能力職稱評審制度

  對高職院校教師工作質量的量化評定對職業院校是個難題,也是提高院校教育教學質量的關鍵問題。建立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教學能力職稱評審制度,將教師教學表現、督導評價、同行評價以及學生評價納入稱評審制度中。要求教師能主講3門以上相關專業的課程,并能進行所講課程的輔導、答題、課堂討論、習題課、實驗實訓課等教學工作,學期授課時數不少于120學時(含實踐課),具有指導學生實習、實驗等教學能力。本評審制度能考核出教師對所從事學科或專業是否具有系統而堅實的理論基礎和比較豐富的實踐經驗,是否能及時了解和掌握本學科或本專業相關的現代科技知識及動向。

  (三)建立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企業實踐技能職稱評審制度

  高職教育要求高職院校教師成為“雙師素質”教師,也就是說,作為教學組織者、指導者和實施者的高職教師要既能上課堂、又能下企業,既能理論講授、又能實踐操作,即“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師。因此,在職稱評審中就要突出教師的實際專業教學水平,偏重實踐操作能力,體現“雙師素質”特性。建立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企業實踐技能職稱評審制度,鼓勵專業教師在企業掛職鍛煉。并要求主任教師每年必須累積在專業對口企業掛職鍛煉三個月時間,了解并掌握行業、企業的前沿理念和實踐經驗。

  (四)建立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科研水平職稱評審制度

  高等職業院校教師教師科研水平考核有別于本科院校和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考核,它的考核主要內容是教師的科研數量和科研質量。建立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科研水平職稱評審制度,對高職院校教師的課題、論文以及相關科研成果進行量化考核。要求教師在省級以上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兩篇以上(為獨撰或第一作者,不含論文集和增刊);參與編寫公開出版學術著作或教材(譯著10萬字以上)1部(本人撰寫部分不少于3萬字);能獨立完成省級科研課題一項,或獲廳級成果獎勵;或參加完成1項省級以上教育行政部門的教育教學改革項目等。

  (五)堅持評審工作嚴肅性和公平性。在高職院校校內評審中,應挑選學術水平與道德水平較高的專家作為評審委員會成員,同時也可以采取外聘專家的方式,并在學科評議組里達到一定的比例,以保證評議組公正公平,認真行使好評議權力。

  評審中應明確相關權利和職責,杜絕矛盾上移,防止人為因素干擾,從而維護職稱評審的嚴肅性;同時建立有效的反饋和申訴機制,真正確保評審過程評審結果的公平性。學校建立教師個人申報職稱的電子數據庫,通過該平臺將教師個人的申報信息向教職工公開,接受群眾監督,使得虛假信息無機可乘,從源頭上保證教師職稱評審工作的公正性。

  三、結束語

  總之,在高職院校面臨經濟發展帶來的機遇與挑戰的時期,在教育體制改革不斷深化的新形勢下,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職稱評審工作更加需要與時俱進,建立以人為本科學系統客觀公正的標準與體系;同時結合教學質量考核體系,引進績效考核制度,真正使教師職稱評審工作走上更加科學的軌道,推動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為高職院校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提供最根本的人力資源保障。

主站蜘蛛池模板: 荔浦县| 古丈县| 琼结县| 吉首市| 衡山县| 芷江| 桦南县| 铁岭县| 长宁区| 台州市| 宣汉县| 万年县| 美姑县| 香格里拉县| 浪卡子县| 来宾市| 福鼎市| 静乐县| 张家港市| 江门市| 渝北区| 南充市| 新和县| 大庆市| 乐清市| 闽清县| 阿鲁科尔沁旗| 长治县| 濮阳市| 南岸区| 威海市| 昭平县| 清苑县| 湛江市| 抚顺市| 泉州市| 雷山县| 西充县| 教育| 凤台县| 普兰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