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guī)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yè),沒有后顧之憂
大多數研究稿件在被期刊接受之前通常需要經歷一次或多次的修訂過程。一旦作者收到大修或小修的決定,就必須根據審稿人的建議對論文進行修改,并將修改后的稿件重新提交給期刊,同時附上詳細的逐點回復。在提交修訂稿時,通常還需要附上一封稱為response letter(回復信)或rebuttal letter(反駁信)的cover letter。
撰寫一封精致的修回信(response letter,rebuttal letter)至關重要,一般有兩種主要的寫作方式:
單獨起草回復信,然后將逐點回復給同行評審的部分附在后面。
將反駁信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寫給期刊編輯,第二部分包括詳細的對評審意見的回復。
信的開頭應包含論文題目和編號,并用簡短的段落表示對審稿人寶貴時間和貢獻的感謝,以及對提供意見的感謝。通過在回復信開頭表達感謝,能夠在整封信中傳遞積極的信息。
如果你打算將逐點回復分開附上,可以簡短地列舉你主要根據評審意見進行的修改,然后說明你將逐點回復附在后面。如果逐點回復直接包含在信中,可以說明你的回復緊隨其后。
回復審稿意見有時可能是一項具有挑戰(zhàn)性的任務,特別是當意見數量眾多且內容繁雜時。以下是寫修回信時需要注意的幾個要點:
不要遺漏任何期刊編輯或審稿人提出的意見:將所有意見完整復制到信中,并在每一項意見后提供清晰而詳細的回復。務必確保回復了編輯和審稿人提出的所有點,即使你對某些意見持不同意見或未做修改也要說明原因。
提供逐點回復:按順序回復審稿意見,將每一項編號,并標注論文中的修改位置或指出修改前后的具體行數。可以通過加粗審稿意見來與回復內容做區(qū)分。
對審稿意見進行分類:如果意見較多,嘗試將它們分類,例如將方法相關的意見分組,將語言相關的意見分為一組等。如果對意見進行分組,請在信中提及“我已經按照幾個類別對評審人的意見進行了分類,以實現對我的回應的整體性方法”。
將段落形式的審稿意見轉換為點列式:如果審稿意見是長段落形式,將其分解成點列式逐一回應。如果對某項意見的理解存在疑慮,可以先解釋你對該意見的理解,然后再進行回復。
禮貌地澄清評審員的誤解:審稿人通常是領域內的專家,如果你認為審稿人對論文的某些段落存在誤解,有必要禮貌地澄清。可以以“I am sorry that this part was not clear in the original manuscript. I should have explained that (詳細說明). I have revised the contents of this part”方式表達。
無法處理某些意見時說明原因:如果有無法滿足的意見,例如審稿人要求提供更多數據或進行額外實驗,而你認為這是不必要的,要明確說明理由。避免使用私人原因,如經費不足或時間不夠,而是要以對意見的重視和尊重為出發(fā)點,感謝評審人深入分析和實用的建議,并說明為何無法完全接受審稿意見,回應需清晰有邏輯并提供證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