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根據撤稿觀察(Retraction Watch)的消息,當地時間12月6日,著名學術出版商Wiley在一次財報電話會議上宣布,將停止使用其旗下期刊品牌“Hindawi”,并計劃在明年中旬前將屬于Hindawi系列的約200種期刊整合至Wiley的其他期刊組合中。
自2021年被Wiley收購后,開放獲取出版商Hindawi陷入了論文工廠導致的撤稿大潮。2023年,Hindawi系列期刊中有19本因未能達到質量標準被Web of Science除名,還有4本期刊被Wiley主動關閉。目前,撤稿觀察的數據庫中已經記錄了3400多篇Hindawi期刊的撤稿論文,但許多撤稿尚未被記錄——報道稱年內該品牌的撤稿數將超過7100篇。據悉,本財年Hindawi問題將給Wiley帶來高達3500萬至4000萬美元(約合2.5億至2.9億人民幣)的損失。
Wiley官方表示,目前向Hindawi期刊提交研究成果的研究人員“在未來幾個月內將感受不到任何變化”,同時公司也在注意,在整合過程中保留Hindawi期刊的特點和作者友好政策。此外,Wiley表示下一步將會努力糾正學術記錄,并使用新方法繼續撤回問題論文。
2021年1月5日,Wiley以2.98億美元收購了Hindawi Limited。當時Hindawi已是全球增長最快的OA出版機構之一。收購后不久,就陷入了論文工廠導致的撤稿大潮。今年三月,Web of Science因其未能達到質量標準剔除了19本Hindawi期刊。還有 4 本期刊被 Wiley 主動關閉。隨著Hindawi在學術誠信和同行評議方面的聲譽損害,國內各大學術機構開始跟進出臺相應「對策」,特別是開始以前所未有的「打包拉黑」方式拉黑Hindawi所有期刊。如江蘇省腫瘤醫院、浙江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安徽省立醫院、浙江工商大學等。
一些高校碩士畢業也發布通知,Hindawi出版社的期刊均將不被認可用于畢業,不建議向Hindawi旗下雜志投稿。
不僅在中國,國際上也不容樂觀,如馬來西亞大學部(相當于國內的教育部)發布了一項聲明,禁止該國的公立大學使用政府預算來支付在Hindawi出版社旗下的所有期刊上發表論文的費用。馬來西亞大學部是一個國家的管理機構,這代表所管轄的所有大學都會同步打包拉黑,制裁力度顯然是大幅升級了。
在如潮水一般的聲譽受損和機構制裁涌來時,Wiley出版社也不得不采取多種措施來挽回Hindawi聲譽,包括停止特刊、主動停止四本期刊、持續撤稿等多種方式,僅撤稿觀察(Retraction Watch)記錄的數據,就有超過3400篇來自 Hindawi 期刊的撤稿。但仍有許多撤稿未被記錄——報道稱年內該品牌的撤稿數將超過 7100 篇。據悉,本財年 Hindawi 問題將給 Wiley 帶來高達 3500 萬至 4000 萬美元(約合 2.5 億至 2.9 億人民幣)的損失。
Wiley 官方表示,目前向 Hindawi 期刊提交研究成果的研究人員「在未來幾個月內將感受不到任何變化」,此外,Wiley 表示下一步將會努力糾正學術記錄,并使用新方法繼續撤回問題論文。但要完全解決過去Hindawi積累下來的問題仍然需要時間。據CAR指數(一種評價期刊學術誠信風險的指數)官方數據顯示,Hindawi旗下仍然有數十本期刊的學術誠信處于高風險,而學術誠信問題正是今年3月科睿唯安剔除其19本期刊的最主要原因。
Hindawi期刊一直以國人友好期刊著稱,「幫助眾多國內科研人員得以順利畢業晉升」,正如前述,如果Hindawi品牌消失,目前國內機構的「打包拉黑」也就「失去效力」,之前的Hindawi期刊將有機會獲得重生。
Wiley計劃在明年年中前將Hindawi旗下約200種期刊將完全整合到Wiley Online Library,到時Hindawi品牌將成為歷史,在整合過程中保留 Hindawi 期刊的特點和作者友好政策。Hindawi期刊在Wiley帶領下是否能讓中國作者重拾信心,也值得進一步觀察。
來源:iNature、蔚青學者,愛科會易僅用于學術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