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眾所周知,博士招生推行“申請-考核制”已成大勢所趨,而研究生考試依舊主要采取初試+復試的錄取模式。去年就有代表提議:將碩士研究生招生同樣改為申請制。
此提議一出,立刻登上了微博熱搜,引發了網友的激烈討論。
建議碩士招生改為申請考核制與中國不同,世界范圍內高等教育,尤其是研究生教育較為發達的國家,通常不會采取這種僅憑一次考試成績就決定是否錄取的招錄方法。于是就有代表提議:“將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模式改為申請審核制。”
他認為現行碩士研究生招生模式錄取方式較單一,雖然有招考或推免兩種方式,但以招考成績為主,通過了初試才能進入復試,說到底,仍是唯分數論。
“研究生教育是高層次人才培養模式,是要培養創新型研究人才和應用人才,應重視對考生綜合素質、創新能力、思辨能力的考核。”
并且,目前招生模式是以考查考生成績為主,沒有對考生綜合素質的考查,比如:有的考生過了初試專業科目而且分數較高,但缺乏實驗動手能力和經驗,外語成績考得高的考生可能不會寫英語論文。這么看來,確實如此,“一考定終身對考生風險極大也不公平,且會忽略考生的很多努力。”
考生的風險性大主要體現在:
考生在申請學校和專業中處于弱勢地位,選擇余地小,報考碩士研究生的考生只能選擇一所志愿學校,即使高分通過初試。
一旦在復試時間較晚且被刷,很難找到如意的學校讀研。
這讓考研好像成了“運氣+努力=上岸”的公式。上不上岸全看自己目標院校選擇,如果運氣好院校報考人數少,或者復試時間早,那就上岸的機會更大。如果運氣差院校報考人數多,并且復試時間還晚的調劑都沒什么選擇余地,那就只能無緣研究生。
專家建議取消復試
顯然,初試和復試對能否上岸都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無獨有偶,前有代表提出取消初試,就有專家建議取消考研復試。尤其在疫情較為嚴重的時期,曾有相關專家建議取消復試,直接以初試成績確認錄取。
言論一出,立刻引起很多同學和家長們的熱議。此前,網上就有博主做過一次小調查,有超過一半的人支持“取消考研復試”!網絡上很多同學贊成取消復試,表示復試很難保證公平,當然也不乏反對的聲音,評論區的討論也是十分熱烈。
而大多數家長則表示擔憂,覺得“取消復試”有失教育的公平性
他們認為如果學生在初試中表現得并不理想,但把握住了復試后,打了一場翻身仗,取得了最終的勝利。對于這類考生,復試存在的意義也是非常有必要的。還有人認為取消復試,也就是剝奪了教育所要求的公平競爭!只要是考試就會出現意外情況,雖然這些意外會存在積極和消極之分,但在無形之中給我們帶來了希望和可能性。同時,也告訴我們一定要堅持下去,不到最后一刻誰都不知道結果會如何,只要堅持就會有希望出現!
官方回應:取消復試是在助長“應試考研”
在不同聲音的對峙下,人民日報官方對此也發表了看法:不贊同取消研究生考試中的復試。文章指出:如果取消了復試環節的話,只剩下了書面答題形式的考察,這和學生階段的中考、高考異曲同工,毫無差別!這樣的做法有悖于研究生選拔人才的目的。顧名思義,研究生階段就要更加重視學術的研究,在研究的過程中,并不是只具有記憶答題的能力就可以,更重要的是思想和思維的能力。
研究生初試的方式并不能對學生的這種能力進行考察,只有通過導師和學生面對面交流,進行對話和溝通之后,才能讓導師更加了解學生。雖然復試的時間非常有限,但憑借導師豐富的經驗,還是能初步對考生的相關能力進行判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