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SCI文章在發表前雖然會進行三次審核,一次校稿,但是還是會有一些問題是在文章發表之后才發現的。那發的sci論文投稿后發現錯誤怎么辦?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遇到這種問題怎么處理。
(一)發現錯誤時應該秉持的態度
?1、不能視而不見
如果發現發表的SCI文章有錯誤一定不能忽視。若是不管任由他人閱讀,不僅會對自己,對雜志社,亦或是對他人而言都是不負責任的。
?2、及時聯系
當我們發現文章的錯誤時,我們要和雜志社聯系,說明是發表在哪本期刊的哪篇論文出現了什么樣的問題,并對問題進行說明,并附上應該修改成什么,一般要告訴編輯不會影響文章的結論,并且把修改好后的正確的文章發編輯。讓他們給重新審核,注意必須是說重新審核,要不然你修改好的文章會被編輯給盲審人員然后讓他們給嚴格的審核,那樣很大的幾率你的文章會被拒,你自己說重新審核的話比較好一些。
?3、論證處理
由雜志社和相關審稿人員對發現錯誤的地方進行論證,若錯誤確實存在,雜志社會刊登勘誤聲明,以告訴閱讀人員某篇論文某個地方存在錯誤,并將錯誤的地方進行修正,將錯誤降低到最低。
論文勘誤在學術界還是比較常見的,不要因為害怕指出錯誤而對自己帶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或是影響個人在學術界的聲譽而不去理會。要知道同行業人員一般都比較關注自己所在行業的學術論文,自己不指出來別人也會指出來,所以說一旦發現有問題一定要及時處理。
除了論文勘誤外,大家也可以選擇撤稿,撤稿后對論文錯誤之處修改好之后再投稿。這種方式由于會浪費更多時間和精力,所以派派不建議大家撤稿。
(二)論文各階段出現錯誤應該怎么做?
論文的發表一般都會經歷投稿、修稿、再投、再修、發表等多項流程,在這各個階段都有可能發現論文的錯誤,在各階段都可以做什么呢?
?1、投稿后
現在多數的期刊都使用在線系統,如果在稿件投出去后,尚未指派編輯前,發現論文中的錯誤,可以先嘗試通過系統更新檔案。
登錄投稿系統后,點擊稿件編號,查看是否有修改選項,或是可以直接替換已經上傳的文稿。在操作完畢后,系統的狀態有可能會變成“Updated”,之后就靜待期刊更新流程即可。
如果系統沒有相關的選項,可以查看期刊的FAQ頁面,是否有說明如何更新內容有誤的文檔。
當上述方法都行不通,可以直接聯系期刊,在郵件中說明需要更正的內容以及原因,并附上稿件編號、論文題目以及具體的頁碼和段落,編輯通常很快就會響應的。
?2、修稿時
當你的論文處于大修狀態,假設你發現的問題并不影響研究發現的本質和影響力,就不需要撤銷投稿。在返還修改稿的 cover letter 中,你應該向期刊編輯說明情況,在給審稿人的逐點回復中,提供詳細的回復以及說明做出的修改。
?3、重投后
論文重投后,等待最終結果已經焦心,如果又發現修改的內容有錯,肯定心慌。
若是在出結果之前發現論文中有錯誤,最好立刻聯系編輯,說明論文中有錯誤,并在郵件中夾帶更正過的論文。同樣,你必須要說明是什么樣的錯誤,在論文什么地方做了修改,也可以在論文中標示修改的地方。
?4、接受后
論文在正式被接受后,還需要經過校稿,之后期刊才會進行在線發表或是進入印刷排版程序。如果在proof之前發現錯誤,錯誤也不嚴重,可以等收到proof后再看看問題是否還在。
不過,期刊一般不鼓勵在proof階段進行內容或語言修改,因為已經排版好的內容再進行修改的話會造成額外的費用,不過大部分的期刊都接受一些細微的修改,尤其是錯誤的內容,在回復的時候向編輯解釋即可。
?5、發表后
隨著數字時代的到來,論文出版方式也有了改變,現在有許多只進行在線發表的開放獲取期刊,而傳統的紙質期刊現在也會先讓文章online,然后再見刊。
針對在線發表或是online版本的文章,要進行修正是比較容易的,但印刷版的內容在作者確認proof之后,就不會再動了,一般會另外發布勘誤或關注通知。
論文在定稿之后,就不會有專門負責的編輯了,因此要修改在線的內容,需要直接聯系編輯部,再由編輯部與制作團隊聯系進行更正。
文章僅做學術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