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各大高校的教師在評審教授職稱的時候都需要發表一些論文,但是不同的學校對論文的要求也不相同。教授職稱屬于高級職稱,所以對論文的要求是比較嚴格的,一般來說教授職稱申報都會要求作者在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眾所周知,核心期刊對論文的要求是比較嚴格的,尤其是文章的質量度,核心期刊征收的文章都是高質量的論文,所以各位教師在寫論文的時候也一定要謹慎。那么教授職稱論文研究的方法存在哪些問題呢?本文小編就給大家做了如下一些總結:
(1)個別研究方法的科學嚴謹性有待商榷
在這些研究方法中,問卷調查法和案例分析法的真實信度效度難以被檢驗測評,這使得其科學嚴謹性值得商榷。眾所周知,調查問卷信度效度的檢驗測評是一項長期復雜的工作,國際上一些著名的測驗量表如“明尼蘇達多項個性調查表”是從以往相關研究中抽取一千多個題目,經過多年大量實驗及臨床驗證,才制成問世,并逐漸被人們承認使用的。學文論文作者短時間內無法為自己的研究找到相匹配的、已經經過驗證的高信度效度問卷,只能根據自身的知識經驗和研究內容自行設計,但這些問卷大都未經過論證,問卷本身的科學嚴謹性有待商榷。運用案例分析法時,案例的選擇必須具有典型代表意義,而論文作者一般為了便于研究,則是選擇對個人來講取材較為方便的個案,回避更契合本研究但資料獲得困難的陌生案例。
(2)部分論文存在研究方法運用不規范的問題
在研讀學位論文的過程中,發現許多論文,尤其是1999年以前的論文,未將研究方法單獨列出,文中沒有關于研究方法的闡述。2000年以后的博士學位論文框架大概接近,即大都是在緒論或引導語或導論或文章的第一部分闡述其研究緣由、研究目的、研究內容、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研究意義,然后開始書寫正文主體內容。
從整體上看,存在以下三個問題:一是博士生在學位論文中對研究方法的界定不規范,自我界定、口語化、未采用公認的定義,如作者曾將“整體性研究方法”作為論文的研究方法;二是混淆“研究方法論”和“具體研究方法”,把“理論研究法”當作具體研究方法;三是有照搬別的學科的理論概念和方法的嫌疑。
以上就是期刊vip網站小編給大家總結的一些關于教授職稱論文發表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如果您還有其他想法的話歡迎咨詢本站編輯溝通。本站所有的資源都是可以免費下載參閱的,如果有問題的話可以聯系在線客服。
教師投稿核心期刊推薦:《教育評論》
《教育評論》(雙月刊)創刊于1983年,1985年更名為《教育評論》,系內部刊物。1987年10月,轉為公開發行刊物。該刊由福建省教育科學研究所、福建省教育學會聯合主辦,以繁榮教育科學,探討具有中國特色的教育理論體系,介紹國內外教育科研成果與改革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