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2016年湖北襄陽體育論文格式上哪些需要注意?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有關體育論文方面的信息有哪些呢,《湖北體育科技》雜志是一本省級的期刊,主要征收一些體育教育類的論文,湖北體育科技內容詳實、觀點新穎、文章可讀性強、信息量大,眾多的欄目設置,湖北體育科技公認譽為具有業內影響力的雜志之一。湖北體育科技并獲中國優秀期刊獎,現中國期刊網數據庫全文收錄期刊。雜志是反映體育教師呼聲,促使體育教育更好地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那么哪些論文可湖北體育科雜志社投稿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些有關體育論文格式上的要求:
體育論文的特點
(一)信實性。體育論文的科學性取決于論文的可信與實在,主要顯示如下三點:
1.事實依據。來自調查、觀察和測量的各種數據,以及建立在這些數據基礎上的統計結果,才具有說服力。這些數理統計除了可按體育統計學的原理外,還可用電腦統計等科學方法,絕對不可用推理的方法來說明事實依據。
2.理論依據。前人研究的理論結果,受到實踐和歷史的考驗,許多學說、觀點、方法已廣為專業同行者的認同,并列入工具書、教科書及典籍之中,援引這些內容也可以作為體育論文中相應的內容理論依據,但需完整、準確和貼切。
(二)邏輯性。體育論文的體例要規范,論述要合乎邏輯要求;論文的結構要嚴謹,標題之間避免交叉混亂;論文的順序要清晰,前后思路要統一。
(三)新穎性。體育論文只有表述新的認識,專業同行才會看,撰寫的文章才有交流的價值,重復、再現性的內容,簡單的堆砌是難以成為論文的。為了避免出現一些問題,就必須知道前人研究的課題中已經說了些什么,為此,收集前人的問題資料是很有必要的。
體育論文的撰寫格式及表述要點
(一)體育論文的題目
題目是全文的名稱,具有概括性,要涵蓋全文的內容。題目要反映體育論文的特點,反映出所要表述的特殊性內容。這樣,一篇論文的名稱才會與同類其它論文有所區別。例如,《加強教師培訓,提高教學水平》這樣的體育論文題目,很難反映出該文的特殊性,即使文中有些獨到的見解,可惜還是沒能從題目中反映出來。
體育論文題目要確切,避免過于寬泛。題目中的名詞概念,不要用的太大。例如,《改進體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通過體育教學,發展學生智力》,這里的“教學質量”和“發展智力”都比較寬大,一篇三五千字的文章,很難說明這么大的概念,如果小一些,“沿著改進了什么方法?”、“提高哪方面的質量?”、“發展了哪一種智力?”這樣的思路思考和命題,題目就可能比較準確、切實。《改進途中跑技術,提高短跑速度》這樣的體育論文題目就比前面的題目小,表達得就比較確切,而且,只有這樣,論文才容易寫,才可能寫出一些實實在在的內容,題目大而不當,內容就十分容易流于空泛。反之,題目太小也很難體現研究價值,如《剃光頭與提高游泳速度》。
題目的邏輯關系應當準確,防止同義重復和概念不清之類的問題。例如《加強體育教學中的美育》這樣的體育論文題目,嚴格地說是有邏輯缺陷的,因為體育教學本身就是美育的一種內容和途徑,題目有時限于字數仍不明確時,可以在下邊加一個副標題,對文章的內涵進一步的提示。
(二)體育論文的署名
這是體育論文歸屬性的標記,也是表示作者對論文既承擔責任,也享受權益,因而應該署出作者單位的全稱和姓名。署名應符合研究與撰寫的實際情況,如果是合作完成的,主要合作者不要遺漏,向期刊投稿或參與學術征文和討論,應標明通訊地址、電話、電子信箱等。
(三)體育論文的引論(也稱:輔論或副論)
引論部分的作用是引導讀者對于體育論文的輪廓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引起讀者對于下文主要內容的重視和興趣,并為閱讀全文作好思想準備。引論部分包括題目的解釋,選題的緣起,同類體育論文已有的成果,以及此研究成果的實踐意義,這一部分具有自我評價的性質,因而要力求客觀、公正、適當。既不溢美吹噓,也不客套做作。引論文字不要太長,包括關鍵詞,一般也不超過全文的1/10或1/8。
(四)體育論文的本論(也稱:主論或正論)
這部分是體育論文的實質性內容所在。具有創建性的命題作為論點提出,相繼大量篇幅則是充分論證觀點的正確與合理。一篇優秀的體育論文,必定提出了明確的論點,而且或多或少地具有創建性,不少體育論文在這方面明顯不足,主要表現在論點含糊不清,也缺少新意,有些經驗性的體育教學論文,所提論文還沒有形成明確的命題陳述形式,僅僅還是散亂地隱含在事實的敘述之中,比如有的論文強調“三基”,有的強調增強體質,但都沒有提出新的論點,所以難以升華。其次論證思路要清晰有序,依據充分,要用典型事例來證明其論點。
(五)體育論文的結論與建議
為了給讀者深刻的印象,要特別重視結論。結論可以獨立成為體育論文的一個部分,結論要簡明,篇幅一般短于引言。如對于成功還是不足之處,是大面積推廣還是繼續實驗?還應提出準確、評價性的建議。
(六)體育論文的參考文獻
體育論文撰寫過程中所引用的參考文獻一般采用“順序編碼”制在文后著錄,即按論文所引用文獻的先后順序連續編碼,并將序號置于方括號中。
1.專著的著錄項目及格式為:主要作者.書名.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頁數
例如:[1]孫紹榮.教育信息理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21
2.連續出版物的著錄項目格式為:作者.題名.原文獻題名,版本:在原文獻中的位置
例如:[1]耿培新、曹衛民.對開發體育校本教材的幾點認識.中國學校體育,2005(4):4
參考文獻主要是索引性的,它明確標示引自他人的學術思想、理論、成果和數據,既體現對他人勞動的尊重,又表明了學術的繼承性和嚴肅性,以便讀者進一步檢索有關資料,核實數據或共享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