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勘查設計
![]() |
期刊名稱: | 林業勘查設計 |
期刊級別: | 省級期刊 | |
國內統一刊號: | 23-1229/S | |
國際標準刊號: | 1673-4505 | |
期刊周期: | 季刊 | |
主管單位: | 黑龍江省森林資源調查管理局;黑龍江省林學會森林經理委員會 | |
主辦單位: | 黑龍江省森林經理學會;黑龍江省森林資源管理局 | |
學術服務咨詢 服務項目咨詢 |
期刊VIP是從事專業學術論文發表支持服務平臺、發表期刊推薦等業務為主的網絡服務平臺。旗下匯聚專、兼職教授、博士、碩士及實力本科各層級的各專業、各行業優秀服務團隊,將為您提供專業、快速、全面的論文期刊推薦服務。包括政法類、經濟類、教育類、醫學類、科技類、文學類、IT類和農業類,國家級、省級期刊、部分核心期刊在內的論文。在本站了解發表支持服務客戶將獲得更廣闊的選擇空間、更高的通過率、更快的發表速度、更滿意的服務質量!
《林業勘查設計》期刊簡介
• 期刊信息:《林業勘查設計》Forest Investigation Design(季刊)1972年創刊,林業科學技術刊物。及時報道國內外林業勘查設計戰線的新動態、新技術、新經驗、新措施,著重選用主題突出、短小精悍、言之有據、切合實際的文章,促進學術與實踐相結合。本刊專業涉及森林資源管理、森林經營、造林調查規劃設計、野生動植物管理、林業制圖、遙感等,是林業調查規劃戰線生產、科研、教學價值較高的學術期刊。《林業勘查設計》主管單位:黑龍江省森林資源調查管理局;黑龍江省林學會森林經理委員會,主辦單位:黑龍江省森林經理學會;黑龍江省森林資源管理局,國內統一刊號:23-1229/S,國際標準刊號:1673-4505
• 期刊欄目:林業戰略研究、森林資源管理、生態林業、技術與研究、野生動植物保護與管理。
• 數據庫收錄情況: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維普網、萬方數據庫、知網數據庫收錄
• 辦刊宗旨:《林業勘查設計》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雙百方針”,理論聯系實際,開展教育科學研究和學科基礎理論研究,交流科技成果,促進學院教學、科研工作的發展,為教育改革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出貢獻。
• 影響因子:截止2014年萬方:影響因子:0.109;總被引頻次:200
截止2014年知網:復合影響因子:0.119;綜合影響因子:0.057
•《林業勘查設計》雜志近期投稿論文目錄:
我國森林生態系統價值評估研究現狀及展望……………………………………………………徐文煦 馬阿濱 趙眉芳
對拯救和發展紅松產業的建議……………………………………………姜孟霞 田俊江 趙英學 臧恩鐘
東北林業經濟發展模式的研究……………………………………………邢昊 余剛 王燕
福鼎市竹資源的開發利用與可持續發展狀況分析……………………………………………林業宇 王韌 盧麗霞 鄭宗著
加強國有林區森林資源管理的幾項措施……………………………………………孟曉光 吳海榮
基于低碳經濟視角的黑龍江林業發展模式探析……………………………………………劉丹
迎春林業局森林經營效果簡評……………………………………………孫福生
亞布力林業局種質資源開發利用情況簡析……………………………………………李振宇
方正林業局第五經理期森林經營效果分析……………………………………………孫福生 郭長軍
林下資源可持續開發利用的探討……………………………………………雷憲奇
新時期林區發展多種經營的思路與措施——以黑龍江省迎春林業局為例……………………………………………李增寶
寬甸縣實施中央財政森林撫育補貼項目的探討……………………………………………宋玉波
美溪林業局森林資源現狀分析……………………………………………葛緒忠
強化森林資源管理與林業可持續發展的關系……………………………………………王卉
森林小氣候的形成與變化規律……………………………………………耿利華 耿明輝
論文:對拯救和發展紅松產業的建議
紅松集大徑用材林、經濟林和生態公益林三林種功能于一身,為我國東北特別是黑龍江森工林區的鄉土珍貴樹種。它在國計民生中所起的作用是任何一個樹種都替代不了的。黑龍江省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及水、土、光、熱等優越的自然條件,造就了聞名中外的“紅松故鄉”之美譽。雖然歷史上遭受過日、俄帝國主義的大肆掠奪,但直至1949年建國時,尚存天然紅松林116.8萬hm2,蓄積2.49億m3,平均每公頃蓄積213m3,而且全部分布在該省森工林區。然而,經過60多年的過量采伐,截止2011年,森工林區天然紅松闊葉林僅存4.73萬hm2,而且均在科研教學實驗林場和國家重點保護區。2009年末統計,紅松人工林也僅有34萬hm2,已由林區人工分戶承包經營,全部截梢改為經濟矮林。紅松天然或人工用材林已不復存在,紅松森林資源面臨嚴重危機。再就紅松經濟林利用情況看,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人們一向只注重紅松籽的產銷和直接食用,而沒有意識到紅松球果全身是寶。就是松籽仁,也不僅可以直接食用,更可以分解提取多種貴重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