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通報
![]() |
期刊名稱: | 海洋通報 |
期刊級別: | 國家級期刊 | |
國內統一刊號: | 12-1076/P | |
國際標準刊號: | 1001-6392 | |
期刊周期: | 雙月刊 | |
主管單位: | 國家海洋局 | |
主辦單位: | 國家海洋信息中心;國家海洋局 | |
學術服務咨詢 服務項目咨詢 |
期刊VIP是從事專業學術論文發表支持服務平臺、發表期刊推薦等業務為主的網絡服務平臺。旗下匯聚專、兼職教授、博士、碩士及實力本科各層級的各專業、各行業優秀服務團隊,將為您提供專業、快速、全面的論文期刊推薦服務。包括政法類、經濟類、教育類、醫學類、科技類、文學類、IT類和農業類,國家級、省級期刊、部分核心期刊在內的論文。在本站了解發表支持服務客戶將獲得更廣闊的選擇空間、更高的通過率、更快的發表速度、更滿意的服務質量!
《海洋通報》期刊簡介
• 期刊信息:《海洋通報》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總署、正式批準公開發行的優秀期刊。自創刊以來,以新觀點、新方法、新材料為主題,堅持"期期精彩、篇篇可讀"的理念。海洋通報內容詳實、觀點新穎、文章可讀性強、信息量大,眾多的欄目設置,海洋通報公認譽為具有業內影響力的雜志之一。海洋通報并獲中國優秀期刊獎,現中國期刊網數據庫全文收錄期刊。
《海洋通報》主管單位:國家海洋局主辦單位:國家海洋信息中心;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國家海洋局東海分局;國家海洋局南海分局出版地:天津市出刊周期:雙月刊主編:方國洪語言種類:中文開本尺寸:16開創刊時間:1972年國際標準刊號:1001-6392國內統一刊號:12-1076/P知網復合影響因子:0.824知網綜合影響因子:0.571萬方影響因子:0.643萬方總被引頻次:1264
• 期刊欄目:論文與報告、儀器與方法、綜述、研究簡報
• 數據庫收錄情況: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中國知網收錄、維普期刊網收錄、萬方數據庫收錄
JST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CSCD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收錄
化學文摘、化學文摘(網絡版)、動物學記錄、劍橋科學文摘社ProQeust數據庫收錄
• 讀者對象:廣大海洋科技工作者、管理人員和有關大專院校的師生閱讀。
• 辦刊宗旨:《海洋通報》(雙月刊)創刊于1972年,由國家海洋信息中心、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東海分局和南海分局聯合主辦。本刊的宗旨是堅持科學技術面向經濟建設的方針,反映現代海洋科技發展的方向與水平,推廣科技成果,傳播科技信息,團結廣大海洋科技工作者,積極開展學術交流,為繁榮我國的海洋事業服務。
《海洋通報》主要報道內容包括海洋水文、氣象、物理、化學、生物、地質等基礎理論研究和應用研究,以及海洋工程、資源開發、水產養殖、環境保護、環境預報、儀器設備等方面調查、研究和管理的新發展、新理論、新觀點、新方法、新經驗。
• 影響因子:截止2014年萬方:影響因子:0.643;總被引頻次:1264
截止2014年知網:復合影響因子:0.824;綜合影響因子:0.571
•《海洋通報》雜志成功收錄論文目錄:
基于能值的山東省海洋生態足跡研究……………………………………狄乾斌 張海紅 曹可
波浪產生和運動的二階計算模型…………………………………劉必勁 孫昭晨
2015年《海洋通報》征訂啟事…………………………………
珠江口磨刀門水道鹽度變化對水文氣象要素的頻率響應特征…………………………………陳子燊 高時友 陳玲舫
基于Argo觀測的太平洋溫、鹽度分布與變化(Ⅱ):鹽度…………………………………張春玲 許建平
熱帶氣旋風場對海浪分布特征的影響…………………………………洪新 趙瑋 高志波 鄭東 侯查偉
《海洋通報》第九屆編委會成立…………………………………
基于水槽實驗的近岸波浪破碎計算研究…………………………………楊家軒 李訓強 朱首賢 張文靜 王磊
夏末秋初南海18°N斷面混合層結構特征分析…………………………………王靜 趙飛達 齊義泉
基于非結構網格的高分辨率隱式算法研究及應用…………………………………路川藤 羅小峰
南黃海輻射沙脊群西洋水道污水輸移擴散研究…………………………………周智鵬 陶建峰 張長寬 徐凡 姚靜
基于petri網的海上溢油應急處置工作流建模方法研究…………………………………牟乃夏 李繼領 劉峰 張靈先 戴洪磊
論文范文參考:簡析海洋經濟發展與海洋環境應如何完善管理制度
摘要:為了適應我國海洋經濟的快速發展,海洋環境的日益惡化,海洋災害的頻發和海洋工程向大型化發展,近海石油氣田的開發,以及海岸帶開發過程中的后效問題的研究需要,針對我國重大海洋環境與保護問題開展研究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在這方面,重點需要開展的研究課題大體上有三類。第一類課題是海洋環境特征對各類污染物作用的機理和規律研究,第二類課題是海洋工程設施防災、抗災和減災研究,第三類課題是海洋工程及海洋環境工程與海洋環境的相互作用吸防治措施與對策。
一、海洋環境特征
對各類污染物的作用機理和規律研究以海洋流體動力對各類污染物遷移、擴散、轉化規律的研究為基礎,考慮各種自然環境因素(浪、流、風、光、溫度、濕度)、物理因素(擴散、揮發、沉降、吸附、釋放)、化學因素、生物因素的作用,揭示污染物在海洋復雜條件下的運動及演變規律,并建立海洋水質預測預報模型。此外,近年來,在我國沿海海域,赤潮頻發嚴重。因此,除了加強赤潮的監測和預報外,也應加強在建立赤潮生長機理和發展規律方面的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