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農業學報
![]() |
期刊名稱: | 江蘇農業學報 |
期刊級別: | 省級期刊 | |
國內統一刊號: | 32-1213/S | |
國際標準刊號: | 1000-4440 | |
期刊周期: | 雙月刊 | |
主管單位: | 江蘇省農業科學院 | |
主辦單位: | 江蘇省農業科學院 | |
學術服務咨詢 服務項目咨詢 |
期刊VIP是從事專業學術論文發表支持服務平臺、發表期刊推薦等業務為主的網絡服務平臺。旗下匯聚專、兼職教授、博士、碩士及實力本科各層級的各專業、各行業優秀服務團隊,將為您提供專業、快速、全面的論文期刊推薦服務。包括政法類、經濟類、教育類、醫學類、科技類、文學類、IT類和農業類,國家級、省級期刊、部分核心期刊在內的論文。在本站了解發表支持服務客戶將獲得更廣闊的選擇空間、更高的通過率、更快的發表速度、更滿意的服務質量!
《江蘇農業學報》期刊簡介
• 期刊信息:本刊是江蘇省農業科學院主辦的綜合性農業牧業學術刊物,是國內外重要數據庫和文摘刊物收錄文獻源的核心期刊。主要刊登我國農業各學科在應用基礎和高新技術研究方面的學術論文。
《江蘇農業學報》主管單位:江蘇省農業科學院主辦單位:江蘇省農業科學院出刊周期:雙月刊出版地:江蘇省南京市語言種類:中文開本尺寸:大16開創刊時間:1985年郵發代號:28-113國際標準刊號:1000-4440國內統一刊號:32-1213/S知網復合影響因子:0.868知網綜合影響因子:0.588萬方影響因子:0.917萬方總被引頻次:1664
《江蘇農業學報》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總署、正式批準公開發行的優秀期刊。自創刊以來,以新觀點、新方法、新材料為主題,堅持"期期精彩、篇篇可讀"的理念。江蘇農業學報內容詳實、觀點新穎、文章可讀性強、信息量大,眾多的欄目設置,江蘇農業學報公認譽為具有業內影響力的雜志之一。江蘇農業學報并獲中國優秀期刊獎,現中國期刊網數據庫全文收錄期刊。
• 期刊欄目:研究論文、綜述、研究簡報、科技短訊
• 數據庫收錄情況: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中國知網收錄、維普期刊網收錄、萬方數據庫收錄
CSCD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農業與生物科學研究中心文摘收錄
• 辦刊宗旨:《江蘇農業學報》(雙月刊)創刊于1985年,是江蘇省農業科學院主辦的綜合性農業學術期刊,目前在原有刊載遺傳育種、品種資源、耕作栽培、生物工程、植物保護、土壤肥料、植物生理、畜牧獸醫、蔬菜園藝、農業生態、食品加工、農產品安全檢測等學科未曾發表過的原始研究論文的基礎上,新增刊載農業經濟和農業信息等學科未曾發表過的原始研究論文,并附有"綜述""、研究簡報"和"科技短訊"等欄目。
《江蘇農業學報》主要刊登我國農業各學科在應用基礎和高新技術研究方面的學術論文,主要科研成果的專題報告,各學科研究的新進展和綜合評述。在農業科研工作者和農業高校師生中具有較大影響,并在促進國內外學術交流,繁榮農業科學研究中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督K農業學報》是《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中文科技期刊全文庫》、《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等多個數據庫的統計源期刊。
• 影響因子:
• 《江蘇農業學報》雜志往期論文投稿目錄:
水稻粒長基因GS3和qGL3功能標記的設計及應用……………………………………丁丹 張亞東 鄭佳 趙春芳 陳濤 趙慶勇 朱鎮 周麗慧 姚姝 趙凌 于新 王才林
一個秈稻葉夾角新基因的激素敏感性分析和基因定位……………………………廖慧敏 張啟軍 秦海龍 夏士健 宗壽余 高艷紅 呂川根
基于重組自交系的水稻抗紋枯病QTL定位……………………………楊娟 王莉娟 黃勝東 李余生
不同啟動子在水稻懸浮細胞中誘導外源基因的表達……………………………陳兆騫 陳熙 張煒
肌醇對水稻幼苗抗寒性的影響……………………………郭元飛 甘立軍 朱昌華 李桂俊 夏凱
小麥紋枯病抗性QTL遺傳分析……………………………蔣彥婕 朱芳芳 蔡士賓 吳紀中 張巧鳳
江蘇淮北部分小麥品種品質性狀相關重要基因的檢測……………………………周淼平 楊丹 楊學明 姚金保 張平平 張鵬
陸地棉抗黃萎病QTL的定位……………………………劉劍光 吳巧娟 趙君 肖松華
海島棉的一個富含亮氨酸重復受體蛋白基因的克隆和功能分析……………………………蔡立旺 楊郁文 陳天子 劉廷利 凌溪鐵 張保龍 高進
陸地棉棉籽油分和蛋白質含量QTL的定位……………………………何林池 徐鵬 郭婷婷 郭琪 張香桂 王康 沈新蓮
甘藍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耐淹性狀的QTL定位……………………………金巖 呂艷艷 付三雄 戚存扣
基于生物量的油菜葉曲線模型……………………………張文宇 張偉欣 葛道闊 曹宏鑫 劉巖 傅坤亞 馮春煥 陳魏濤
玉米YABBY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組鑒定與分析……………………………葛敏 呂遠大 張體付 李坦 張曉林 趙涵
農業論文發表:簡析當前芹菜栽培管理的新科技應用措施
摘要:芹菜,屬傘形科植物。有水芹、旱芹、西芹三種,功能相近,藥用以旱芹為佳。旱芹香氣較濃,稱"藥芹"。但是和香菜不是一個種,芹菜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胡蘿卜素、B族維生素、鈣、磷、鐵、鈉等,同時,具有有平肝清熱,祛風利濕,除煩消腫,涼血止血,解毒宣肺,健胃利血、清腸利便、潤肺止咳、降低血壓、健腦鎮靜的功效。常吃芹菜,尤其是吃芹菜葉,對預防高血壓、動脈硬化等都十分有益,并有輔助治療作用。
關鍵詞:芹菜,栽培技術,管理
芹菜性喜冷涼、濕潤的氣候,屬半耐寒性蔬菜;不耐高溫。干燥可耐短期零度以下低溫。種子發芽最低溫度為4℃,最適溫度15~20℃,15℃以下發芽延遲,30℃以上幾乎不發芽,幼苗能耐-5~-7℃低溫,屬綠體春化型植物,3~4片葉的幼苗在2~10℃的溫度條件下,經過10~30天通過春化階段。
我國芹菜栽培始于漢代,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起初僅作為觀賞植物種植,后作食用,經過不斷地馴化培育,形成了細長葉柄型芹菜栽培種,即本芹(中國芹菜)。本芹在我國各地廣泛分布,而河北遵化和玉田縣、山東濰縣和桓臺、河南商丘、內蒙古集寧等地都是芹菜的著名產地。
1產地選擇
芹菜種植地必須符合《綠色食品產地環境質量標準(NY/T391-2000)》的要求。以通風良好、孔隙較多、排水通暢的壤土最為適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