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植保
![]() |
期刊名稱: | 湖北植保 |
期刊級別: | 省級期刊 | |
國內統一刊號: | 42-1306/S | |
國際標準刊號: | 1005-6114 | |
期刊周期: | 雙月刊 | |
主管單位: | 湖北省農業廳 | |
主辦單位: | 湖北省植保總站 | |
期刊匹配 咨詢學術顧問 |
期刊VIP是從事專業學術論文發表支持服務平臺、發表期刊推薦等業務為主的網絡服務平臺。旗下匯聚專、兼職教授、博士、碩士及實力本科各層級的各專業、各行業優秀服務團隊,將為您提供專業、快速、全面的論文期刊推薦服務。包括政法類、經濟類、教育類、醫學類、科技類、文學類、IT類和農業類,國家級、省級期刊、部分核心期刊在內的論文。在本站了解發表支持服務客戶將獲得更廣闊的選擇空間、更高的通過率、更快的發表速度、更滿意的服務質量!
《湖北植保》期刊簡介
• 期刊信息:《湖北植保》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總署、正式批準公開發行的優秀期刊。自創刊以來,以新觀點、新方法、新材料為主題,堅持"期期精彩、篇篇可讀"的理念。湖北植保內容詳實、觀點新穎、文章可讀性強、信息量大,眾多的欄目設置,湖北植保公認譽為具有業內影響力的雜志之一。湖北植保并獲中國優秀期刊獎,現中國期刊網數據庫全文收錄期刊。
《湖北植保》主管單位:湖北省農業廳主辦單位:湖北省植保總站;湖北省植保學會出版地:湖北省武漢市出刊周期:雙月刊語言種類:中文開本尺寸:大16開創刊時間:1989年郵發代號:38-404國際標準刊號:1005-6114國內統一刊號:42-1306/S知網復合影響因子:0.110知網綜合影響因子:0.072萬方影響因子:0.276萬方總被引頻次:301
• 期刊欄目:調查研究、示范推廣、果蔬病蟲、草鼠防除、土壤肥料、綜合防治
• 數據庫收錄情況: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中國知網收錄、維普期刊網收錄、萬方數據庫收錄
• 讀者對象:基層農業科研和推廣人員、大專院校師生、各級農業管理干部、農藥藥械生產經銷單位、農村專業戶。
• 辦刊宗旨:《湖北植保》(雙月刊)創刊于1989年,由湖北省植保總站湖北省植保學會主辦。本刊是面向全國發行的農業實用性科技期刊,它立足本省、面向全國,刊登農作物病蟲防治的新技術、新理論和實用信息。本刊主要刊登大田作物、經濟作物、果樹、蔬菜、種子、藥材、林木、花卉等與農相關的綠色植保產品,無公害化標準生產及由此延伸的病、蟲、草、鼠害防治技術。
•《湖北植保》雜志優秀論文發表參考:
1 建設現代植保 服務現代農業……………………………………………… 姜福元; 19
2 枝江市加強植保隊伍建設與服務的做法 ………………………………………余瑞華;蔣本喜;王長青;曾泉; 1-2+47
3 加強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和發展休閑觀光農業的探討……………………………………… 童軍;郭紅艷;趙軍;郭漢菊; 3-6
4 “一促四防”防治油菜菌核病的效果評價 ………………………………………羅文輝;李悠波;劉昌敏;劉志能;郭瑞光; 7-9
5 24%噻呋酰胺懸浮劑防治水稻紋枯病試驗 ………………………………………李豫富;張榮華;段保權;楊丹; 10-11+26
6 恩施自治州玉米灰斑病對產量損失的初步測定 ………………………………………尹鑫;谷勇;饒孝武;溫權洲;李維群; 12-13
7 水稻二化螟綜合防治試驗……………………………………… 金剛;胥劍雯; 14-15
8 豆角鉆心蟲的防治 ………………………………………15
9 小麥田精噁唑禾草靈抗性雜草的田間監測與防控……………………………………… 孫光忠;喬志剛;許凌風;袁浩;鄧勁松; 16-18
10 茶尺蠖信息素誘捕茶園茶尺蠖試驗報告 ………………………………………胡義元;黃斌;段巧枝;肖迎春; 19-20
《湖北植保》論文范文案例:探究當前小區生態環境建設新發展模式
摘要:水景大多以瀑布、噴泉、湖、池、溪澗、容器水景等形式出現。水來自于大自然,她帶來動的喧器,靜得和平,還有韻致無窮的倒影。為植物和魚提供了生存之地,水具有可塑性,可靜止,可跳躍,可發出動聽的聲音,可映射周圍景物等特性,可單獨作為藝術品的主體,也可與建筑物,雕塑等小品景觀組合,創造出獨具風格的作品。
關鍵詞:景觀設計,小區建設,文化建設
水景不僅可以調節改善居民的居住質量,還可以為居民提供休閑娛樂環境,能夠調節人的心理情緒等等,這些都是普通居住小區沒有具備的特點與作用,水景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一下六個方面:①水景能調節小氣候,改善居住環境質量。②可以供休閑娛樂,水是人們休閑娛樂的一種上佳載體。③蓄水、澆灌及防災功能。④調節人的心理情緒,水景能慰藉人們日益躁動不安的心靈,激發人們對生活的熱愛。⑤構架居住區景觀空間。⑥具有社會、經濟功能。因此,在現代城市生態居住小區中水景是不容忽視的,是住宅區景觀設計與營造中的重要元素。
小區的功能就是為居民提供住所及休閑、娛樂、交流等活動的空間環境場所。因此,居住區的綠化設計所創造的環境氛圍要充滿生活氣息,堅持以人為本,以滿足不同年齡階段、不同文化層次居民的不同需求,富有人情味,使小區規劃融入健康理念,將自然引入居民區,使自然景觀和人為景觀豐富、和諧、富有活力,為人民提供一個良好的居住區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