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海洋學院學報
![]() |
期刊名稱: | 浙江海洋學院學報 |
期刊級別: | 省級期刊 | |
國內統一刊號: | CN33-1238/P | |
國際標準刊號: | ISSN1008-830X | |
期刊周期: | 雙月 | |
主管單位: | 浙江海洋學院 | |
主辦單位: | 浙江海洋學院 | |
學術服務咨詢 服務項目咨詢 |
期刊VIP是從事專業學術論文發表支持服務平臺、發表期刊推薦等業務為主的網絡服務平臺。旗下匯聚專、兼職教授、博士、碩士及實力本科各層級的各專業、各行業優秀服務團隊,將為您提供專業、快速、全面的論文期刊推薦服務。包括政法類、經濟類、教育類、醫學類、科技類、文學類、IT類和農業類,國家級、省級期刊、部分核心期刊在內的論文。在本站了解發表支持服務客戶將獲得更廣闊的選擇空間、更高的通過率、更快的發表速度、更滿意的服務質量!
《浙江海洋學院學報》期刊簡介
• 期刊信息:《浙江海洋學院學報》本刊為浙江海洋學院主辦的海洋、水產科學的綜合性學術期刊。本刊宗旨為:立足浙江,面向全國,為地方海洋、水產經濟發展服務。本刊前身《浙江水產學院學報》為水產類核心期刊,聯合國水產科學與漁業情報系統(ASFIS)收錄刊物。1998年因浙江水產學院與舟山師范??茖W校聯合成立浙江海洋學院,改為現刊名。主辦: 浙江海洋學院,周期: 雙月,出版地:浙江省舟山市,語種: 中文,開本: 大16開,國際刊號:ISSN1008-830X,國內刊號:CN33-1238/P,復合影響因子: 0.587,綜合影響因子: 0.385,創刊時間:1982
• 2014年《浙江海洋學院學報》論文目錄一覽表:
1 舟山漁場鹽度分布特征分析…………………………………… 侯偉芬;俞存根;陳小慶; 388-392
2 PTP1B抑制劑1-(2,4-二羥基苯)-3-(萘-2-基)丙-2-烯-1-酮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唐立明;潘成燕;趙水蓮;關麗萍; 434-437+447
3 2-羥基-4'-氯-4-二異戊烯氧基查爾酮的合成工藝研究 ………………………………潘成燕;唐立明;趙水蓮;關麗萍; 438-442
4 酶解法提取鮐魚魚油工藝研究 ………………………………王曉龍;楊立業;吳偉建;歐陽小琨; 403-407
5 不同品種金槍魚營養成分的研究與分析 ………………………………………………………………楊金生;霍健聰;夏松養; 393-397
6 六偏磷酸鈉對秘魯魷魚質構和生化特性的影響 ………………………………泮鳳;夏松養; 408-412
7 紅樹林人工濕地處理含海水污水效果研究……………………………… 高鋒;李晨; 426-429
8 羊棲菜對Cu2+的吸附特性研究 ………………………………李曉婷;陳應華; 430-433
9 兩船會遇粘性流場數值模擬研究 ………………………………周琦;王化明;李旭輝; 448-450
10 舟山海島園林植物應用現狀調查與分析……………………………… 李定勝;石磊;陳國忠;董躍平; 471-475
11 基于邊沿捕獲的IRIG-B(DC)碼解碼的研究與應用 ………………………………賈成龍;亓常松; 443-447
12 海洋頭足類活性物質的功能特性研究進展 ………………………………景奕文;曾麗;王加斌;楊最素;黃芳芳;丁國芳; 457-461
13 國內五所海洋類高??萍几偁幜Ρ容^分析——以SCIE和CPCI-S為數據源 ………………………………董民強;張海寧; 462-470
14 深冷速凍保鮮技術對舟山楊梅品質的影響 ………………………………阮雪停;謝超;孫嬡;吳冬梅; 451-456
職稱論文:論如何對淡水魚進行保存管理
摘要:淡水魚的蛋白和水分含量高,且自身攜帶大量的細菌,采收后容易變色、變味,甚至腐敗變質,因而在淡水魚的運輸、銷售和綜合加工的前期,不同的防腐保鮮措施成為了近年來的研究熱點。
柵欄效應,即通過合理地設置若干強度不同的阻止微生物生長的“柵欄因子”,從多方面打破食品中微生物的生長平衡,達到阻止其生長繁殖的目的[2]。與單一高強度防腐方法相比,柵欄技術能科學地發揮各種殺菌措施的效應,有效抑制微生物生長繁殖,從而保證食品的感官、衛生質量及安全。本文就目前淡水魚防腐保鮮中應用的柵欄因子及其組合的研究進展進行綜述,以期為柵欄技術應用于淡水魚的防腐保鮮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
1 淡水魚的腐敗與鮮度表征
1.1 淡水魚的腐敗和常見細菌
淡水魚中蛋白質與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高,且其本身帶有的細菌繁多,因而在沒有采取保鮮措施的情況下極容易腐敗變質。引起這種腐敗過程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淡水魚在捕獲時造成死傷,使大量的細菌進入肌肉內。另一方面,在淡水魚離開水環境后,其表面分泌的黏液本身就是細菌的良好培養基,因而極易引來大量可分解蛋白質的細菌入侵。在微生物、酶和氧氣的共同作用下,魚體脂肪酸發生氧化、蛋白質分解成肽和氨基酸[3],產生異味、變色和組織結構的改變,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