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亚洲日韩新视频_97精品在线观看_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_91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4種新型涂被劑對新疆阿拉爾冬棗貯藏特性的影響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農業科技時間:瀏覽:

  摘要:以半紅冬棗為試驗材料,用天然樹脂膜涂被劑、中草藥涂膜劑、甘草保鮮劑和化學保鮮劑對其浸泡處理,清水浸泡為對照,在庫溫為-1~-2℃,相對濕度為90%~95%的冷庫中貯藏,每隔20d測定棗果的相關指標,以研究不同涂被劑對冬棗貯藏特性的影響。結果表明,冬棗在貯藏期間,其好果率和硬度逐漸減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先下降再上升。4種涂被劑在不同程度均可提高好果率,減緩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下降幅度。貯藏至70d時,只有化學保鮮劑和中草藥涂膜劑的好果率高于10%,其余處理均低于10%,且這兩種處理棗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波動幅度小于其他處理,硬度高于其他處理,化學保鮮劑與其他處理間差異顯著,綜合考慮各因素,化學保鮮劑和中草藥Ⅱ作為冬棗貯藏涂被劑的貯藏效果為宜,化學保鮮劑更佳。

  關鍵詞:冬棗;涂被劑;貯藏特性

  0 引言

  阿拉爾市位于新疆南疆的塔里木盆地,土地資源豐富,地勢低洼,熱量充沛,日照時數長,降水少,空氣干燥,晝夜溫差大,屬典型的沙漠氣候,消融的天山冰雪可提供豐富的水資源,非常適宜紅棗栽培,是紅棗的優質栽培區。冬棗肉質甘甜,有濃郁的棗香味,水分含量高,是一種風味極佳的鮮食棗品種。鮮棗果實肉脆、味道甜美,酸甜適口,營養豐富,含天冬氨酸、蘇氨酸、絲氨酸等19種人體所需的氨基酸及多種維生素,尤其是維生素C(VC)含量很高,被譽為“活維生素丸”,并含有鈣、鉀、鐵、鋅、銅等多種礦質元素,對預防心血管病、軟化血管、防癌、抗癌有特殊的功效,有極高的食用和藥用價值[1-5],但鮮棗采后極易失水、皺縮、酒化或霉爛,自然條件下保存時間不超過1個月。在現有的保鮮方式中,中草藥、化學保鮮劑等以其成本低廉、保鮮高效等優點而被逐漸應用。龐博等[6]曾用化學保鮮劑處理葡萄,結果表明,化學保鮮劑能明顯降低葡萄貯藏期間的水分散失速率、呼吸代謝強度,減緩營養物質Vc、可滴定酸(TA)和可溶性固形物(SSC)的損耗,提升水果表面的光澤度,延長葡萄的保鮮時間;劉玉環等[7]以丁香、厚樸、甘草、紫丹參的提取液為保鮮劑,分別對紅地球葡萄進行涂膜,結果表明,4種中草藥涂膜處理葡萄后,均可延緩葡萄衰老和品質下降,可減少葡萄果實的失重率、腐爛率,減緩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和還原糖含量的下降速率;其中,厚樸和甘草提取液對葡萄的保鮮效果顯著。

  本研究采用天然樹脂膜、中草藥涂膜劑、甘草保鮮劑和化學保鮮劑等涂被劑處理冬棗樣品,通過定期測定好果率、可溶性固形物、硬度等指標,綜合評價保鮮劑的保鮮效果,為冬棗保鮮加工產業發展提供研究基礎與理論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原料

  供試品種為冬棗,采摘于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農業科學研究所棗資源圃,挑選無病蟲害、無損傷、個體大小均勻的單粒棗,摘果時將紅棗果蒂一同摘取下來,戴手套操作,輕拿輕放,避免碰傷與刮傷。原料成熟度為半紅果(著色度50%左右)。

  1.2 涂被劑配制

  1.2.1 天然樹脂膜涂被劑

  原料:蟲膠50g,氫氧化鈉20g,乙醇80mL,乙二醇8mL,水1500mL

  方法:將蟲膠加入到乙醇、乙二醇混合溶液中浸泡,使其溶解。加入氫氧化鈉水溶液,加熱攪拌,使溶解的蟲膠皂化。

  1.2.2 中草藥涂膜劑(中草藥Ⅰ)

  原料:百部30g,良姜40g,虎杖30g,糊精15g,卵磷脂3g,水5000mL

  方法:先將百部、良姜、虎杖放在砂鍋中,加水浸沒,文火煎熬。取其汁與糊精、卵磷脂一起倒入熱水中,高速攪拌使其成乳化液。

  1.2.3 甘草保鮮劑(中草藥Ⅱ)

  原料:甘草

  方法:取甘草100g于燒杯中,分別加入200mL水,文火熬制0.5h后過濾。濾液定容至200mL,作為保鮮劑貯藏于低溫冰箱中備用。

  1.2.4 化學保鮮劑

  原料:甘油8g,淀粉10g,明膠5g,瓊脂4g,重亞硫酸鈉5g

  方法:將上述原料混合,加蒸餾水定容至1000mL,即成保鮮劑。

  1.3 原料處理

  鮮棗采摘后裝入微孔塑料袋(國家農產品保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天津)研制),立即運回試驗冷庫,分別于不同保鮮劑中浸泡lmin后自然風干,清水浸泡1min為對照,接著進行24h預冷(預冷條件:溫度0±0.5℃,相對濕度90%~95%),隨后于庫溫-1~-2℃范圍內貯藏。

  貯藏庫提前用臭氧和庫房消毒劑(國家農產品保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天津)研制)雙重消毒,庫內安裝運行PLC自動控制系統、交流接觸器及控制系統、溫濕度精準傳感器、庫溫加熱裝置及控制箱、均風風機、攝像監控系統等設備,實現精準控溫。

  1.4 品質測定

  貯藏過程中測定鮮棗的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好果率等指標,同時觀察記載棗的感官品質變化。前60d每隔20d測一次,60d后每隔10d測一次,每次隨機測定10粒。GY-4型硬度計測定硬度,每粒棗測定果肩、果中和果頂三個部位取其平均值;PAL-1手持數顯糖度計測定可溶性固形物,參照《果蔬采后生理生化實驗指導》中方法[8],每次混合樣品放入組織搗碎機中,取一滴原漿進行測定,重復3次。

  1.5 數據處理

  利用Excel2010和SPSS25.0軟件對試驗數據進行統計與分析。

  2 結果分析

  2.1 不同涂被劑對冬棗好果率的影響

  如圖1所示可知,貯藏期間,各處理好果率呈下降趨勢,貯藏前40d下降曲線比較平緩,下降速率較慢。40d時,中草藥Ⅰ和化學保鮮劑的好果率相對較高,分別為90.4%和89.4%;40d后,好果率加速下降;貯存至60d時,CK好果率僅為41.9%,化學保鮮劑和天然樹脂的好果率高于CK,分別為56.4%和53.2%,其余兩個處理也均高于CK;貯藏至70d時,化學保鮮劑和中草藥涂膜劑的好果率高于10%,其余處理低于10%;貯藏至80d時,除化學保鮮劑的好果率為2.4%外,其余均為0,沒有任何貯藏價值。

  2.2 不同涂被劑對冬棗硬度的影響

  硬度下降,表現為棗果組織松弛,果實變軟,其原因可能為貯藏過程中,隨著貯藏時間的延長,棗果果實中原果膠被酶分解,形成可溶性果膠,導致果肉質地疏松、皺縮,硬度相應降低;另一方面,原果膠分解導致其與纖維素的結合能力降低,進而使果實細胞間的黏接作用下降,從而影響果實組織的強度和密度。由表1所列可知,冬棗隨貯藏時間的延長其果實硬度逐漸下降,不同涂被劑效果不同。0~20d,各個涂被劑處理的冬棗硬度變化均在10%以內,各處理間無顯著差異,天然樹脂下降率最高,達6.58%,而化學保鮮劑的變化最小,僅為0.3%;20~40d,中草藥Ⅰ的冬棗硬度下降率達10.05%,其余處理均在10%以下;40~60d,除CK外,其余處理均在10%以上;60~70d,化學保鮮劑顯著高于CK 19.7%,但與其他處理間差異不顯著,其他處理間亦無顯著差異,CK的冬棗硬度急速下降,下降率達25.85%。綜上,各處理冬棗硬度下降率的變化節點不一樣。化學保鮮劑是在貯藏60d時硬度下降速度加快,之后又趨于平緩;天然樹脂、中草藥Ⅰ和中草藥Ⅱ在60d前下降平緩,60d后急速下降,下降趨勢逐步加大;CK 在70d前下降都較平緩,70d后下降速率加快。

  2.3 不同涂被劑對冬棗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響

  如圖2所示可知,冬棗在貯藏期間,5種處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趨勢。其中天然樹脂、中草藥Ⅰ、中草藥Ⅱ和CK的拐點均在貯藏20d時,而化學保鮮劑的拐點在貯藏40d時。

  3 結論與討論

  本試驗研究不同涂被劑對冬棗貯藏特性的影響,結果表明:

  (1)冬棗冷藏期間,其好果率逐漸降低,貯藏0~40d下降曲線比較平緩,下降速率較慢,40~80d下降速度加快。0~40d,中草藥Ⅰ和化學保鮮劑效果較好,好果率均在85%以上,之后中草藥Ⅰ的好果率急速下降;貯藏40~60d,化學保鮮劑和天然樹脂的好果率高于50%;60~70d時,只有化學保鮮劑和中草藥涂膜劑的好果率高于10%,其余處理均低于10%;貯藏至80d時,除化學保鮮劑的好果率僅剩2.4%外,其余均為0,沒有任何貯藏價值。

  推薦閱讀:綠色農業種植技術推廣存在的問題與策略探索

主站蜘蛛池模板: 遂溪县| 越西县| 三门峡市| 赞皇县| 贺州市| 谷城县| 关岭| 永修县| 蓬安县| 桃园县| 错那县| 郁南县| 休宁县| 鄂伦春自治旗| 上栗县| 喜德县| 米林县| 大姚县| 香河县| 建德市| 河源市| 久治县| 陵水| 博湖县| 台东市| 张北县| 句容市| 罗田县| 新竹市| 潢川县| 大足县| 昌宁县| 上杭县| 武乡县| 昌吉市| 漳平市| 通山县| 旺苍县| 陇南市| 洪洞县| 元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