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亚洲日韩新视频_97精品在线观看_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_91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發展優質高粱種植助力產業扶貧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農業科技時間:瀏覽:

  摘要 高粱是一種常見的農作物,栽種歷史較古老,其不僅有食用價值,還有藥用功效。高粱作為粗糧經常出現在人們的餐桌上,起到養生功效。因此,市場空間越來越大,再加上高粱種植技術越來越完善,因此激起了很多種植戶的熱情,許多地區開始大量種植,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種植戶的收益。為了提高其產量、增加營養成分,政府加大技術支持力度,使其創造造更高的農業價值。同時政府給予產業扶持,強化宣傳引導,鼓勵企業利用高粱做強做大,提供加工能力加快高粱脫皮速度,用其制作酒、醋,并由此進一步擴大產業需求,種植采購更多的高粱,提高種植戶的經濟效益,推進產業扶貧。本文介紹了優質高粱的種植技術并闡述了如何發展優質高粱種植技術助力產業扶貧。

  關鍵詞 高粱種植;產業扶貧

農業科學論文

  1 形態特征

  高粱的稈較粗壯且直立,一般高3~5 m,桿的橫徑大約4 cm,高粱的基部節上會有支撐根。葉鞘上無毛或稍微有些白粉;葉舌屬于硬膜質,先端比較圓,邊緣有纖毛。葉片一般呈現出線形或者線狀披針形,一般長40~70 cm,寬3~8 cm,先端較尖,基部呈現出圓形或微呈耳形,表面為暗綠色,背面為淡綠色或有白粉,兩面均無毛,邊緣屬于軟骨質,有微細的小刺毛,中脈比較寬,為白色。圓錐花序疏松,主軸裸露在外,一般長15~45 cm,寬4~10 cm,總梗較直立或稍微有些彎曲。無柄小穗一般呈現倒卵形或倒卵狀橢圓形,長大約5 mm,寬大約4 mm。兩穎均屬于革質,上部及邊緣一般都會有毛,早期為黃綠色,成熟后會變成淡紅色至暗棕色。雄蕊一般為3枚,花藥大約長3 mm。子房呈現出倒卵形。花柱分離,柱頭呈現掃帚狀。有柄小穗的柄長大約2.5 mm,小穗呈現線形或披針形,長約4 mm,雄性或中性,宿存,顏色為褐色至暗紅棕色。花果期在6—9月份。

  2 種植技術

  2.1 選地整地

  高粱根系非常發達,吸水和吸肥能力都非常強,且高粱具有抗旱、耐勞、耐鹽堿、耐瘠薄等特性,因此,不論是在低洼、易澇的地方或是貧瘠干旱的地方都可以種植。為了提高質量以及產量,最好還是選擇地勢平坦、土壤疏松、排灌性能良好、比較肥沃的種植地。另外,高粱對于前茬的作物要求也不高,可以是玉米、大豆等等。因為高粱對農藥較敏感,因此,最好不要選擇前茬使用過長效農藥的地。選擇好種植地之后,要適當地進行整地,整地是決定產量和質量的一個關鍵環節。在播種前要對地塊進行精細整地,將土地進行深翻之后,把土塊整理平整、整細。深耕整地也有一定技術要求,可以根據土壤濕度進行深耕,一般秋季土壤的含水量在18%左右,此時深耕效果最好。此外,要根據土壤狀況掌握深度,深度最好在30 cm左右,同時,還要考慮土壤的肥沃程度,在進行耕地的時候要適當施入有機肥以及復合肥[1]。

  2.2 種子處理

  高粱主要是種子繁殖,在播撒種子之前,首先要進行種子處理。播種之前要進行風選或篩選,把小顆粒、癟顆粒、病顆粒挑選出來,選擇使用大顆粒、顆粒比較飽滿的種子[2]。另外,選擇比較晴朗的天氣,把種子曬2—3天,提高種子的發芽率,同時,也可以起到殺菌的效果,降低今后病蟲害出現的幾率。在播種之前還要用藥劑進行拌種,可使用優質的種衣劑拌種,有效防治黑穗病、苗期病害、缺素癥以及地下蟲害等等。

  2.3 播種

  高粱一定要選擇適當的時間進行播種以提高苗的成活率,讓苗更加強壯。高粱種子在萌動期耐不住低溫,如果播種過早,會導致發芽緩慢,甚至容易受到病菌的侵害,造成粉種或爛種的情況,增加后期黑穗病的發生概率,影響產量[3]。當地下5 cm處的溫度在11℃左右、含水量在18%左右時,就是最適合播種的時期。而晚熟的品種適合早播,早熟的品種則適合晚播。因此,要根據地區的不同,合理地掌握播種的最佳時期,春旱比較嚴重的山區、坡地等地,應適時地進行早播,而對于低洼、積水的地方或平地,適合晚播。正常情況下,在5月中旬進行播種。

  除了要注意播種時間外,還應注意播種的密度及深度。播種的密度主要根據土地的肥沃度來判斷,土地比較肥沃的播種密度可以適當大一些,而土地比較稀薄的播種密度自然要小一些。通常情況下,68 cm左右的壟,在壟上雙行等距進行條播,小行距在14 cm左右即可,株距在19 cm左右。播種后,要及時鎮壓,土層不宜過厚,以免影響發芽率。播種深度一般在4 cm左右即可,而針對低洼地,可以稍微淺一些,大概在3 cm左右即可。不同的土壤類型播種時深淺度應該要靈活掌握,比如粘土地,特點是緊密,很容易出現板結,因此,需要進行淺播,而對于保墑情況比較差的沙土地,則可以適當地進行深播。

  3 田間管理

  3.1 間苗定苗

  當種子發芽長到3~4片葉子的時候為間苗期,當出現5~6片葉子的時候為定苗期。在定苗時,主要拔除長勢比較弱、有病蟲害、雙株苗等。在定苗的時候,要注意苗與苗之間的間距,整個地塊苗的間距最好相等。

  3.2 中耕除草

  高粱在苗期一般需要中耕2~3次,第一次是結合定苗的時候進行,半個月左右再進行第二次。在高粱的整個栽培過程中,避免不了雜草的出現,很多人都比較容易忽略雜草的存在,導致雜草肆無忌憚地生長,這樣不僅爭奪了高粱的營養以及水分,阻止高粱的生長,也會大大提高病蟲害的發生幾率。特別是當高粱處在幼苗期時,營養吸收能力本身較弱,此時,對營養的吸收完全爭搶不過雜草。因此,當田里雜草過多時,應及時除草,可以在中耕的時候進行處理,也可以用藥物進行全面噴灑。不過在噴灑藥物時一定要注意,由于高粱對藥物比較敏感,因此,藥物濃度不要太大,防止對幼苗的生長產生影響,甚至是直接導致死亡。

  3.3 水分管理

  雖然高粱的抗旱能力較強,但在整個生長過程中仍需要水分支持。尤其是在拔節后,氣溫較高,地面水分蒸發也較快,此時高粱的生長也較快,因此,需要有一定的水分支持,應及時澆水。如果后期水分不足,就會影響產量。除了不同的季節要適當地調整澆水量,在不同的時期澆水量也不同。一般高粱處在苗期時,對于需水量大概占整個生長過程的10%,而之后在不同的階段,對水的占比分別為:拔節孕穗期50%;孕穗至開花期15%;灌漿期20%;成熟期5%左右。為了確保高粱高產、穩產,尤其應重點掌握在拔節、孕穗期、開花期和灌漿期適時適量地進行灌水。

  推薦閱讀:陜西農業科學發表多少字論文

主站蜘蛛池模板: 抚顺市| 武定县| 城口县| 淳化县| 犍为县| 菏泽市| 三原县| 濮阳市| 临洮县| 仙居县| 财经| 丹棱县| 酒泉市| 巴彦淖尔市| 沽源县| 定兴县| 香格里拉县| 霍山县| 聂拉木县| 卓尼县| 嘉义市| 侯马市| 岗巴县| 大庆市| 丹阳市| 晋宁县| 牡丹江市| 额敏县| 阜新市| 会同县| 谷城县| 新津县| 荆门市| 松原市| 湖南省| 望江县| 新民市| 左贡县| 娄底市| 湟中县| 金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