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番茄果色艷麗誘人、酸甜可口、營養豐富,深受消費者喜愛。稻田改種一季番茄,效益成倍增加,下茬水稻還可增產7%~10%,兩者的病蟲草害明顯減輕,對稻農增收致富有很大幫助。稻田改種番茄要實現畝產3 000~4 000千克的目標,必須要抓實各環節的栽培管控。
一、適地選擇和良種選用
1. 適地選擇
地下水位高、易積水、耕作層過淺、土壤板結和缺乏有機質等的稻田,栽培番茄易染病、產量低、品質下降,不建議選用;耕作層較深厚、土壤疏松肥沃且富含有機質、地下水位低、排灌便利的壤土或沙壤土稻田,栽培番茄易獲得豐產、穩產和優質。距城鎮、市場和加工廠較近的稻田,可適當多栽培;不具備上述條件的稻田,應少栽培或不栽培,以防出現豐產低收或虧損。
番茄喜光照充足和溫暖的氣候條件,植株生長適宜溫度為20~27℃,氣溫在30℃以上生長放緩,氣溫超過35℃生長停止;氣溫低于15℃,花蕾發育不良,不能或難以開花授粉。長江中下游稻作區,氣候條件能夠滿足番茄生長發育要求,可根據情況將稻田改種一季番茄。
2. 良種選用
番茄品種繁多,栽培者應根據市場需求、茬口安排、季節等選用。城鎮附近以果蔬兼用為主的,應選栽品質佳、豐產、果色艷麗、著色快且均勻、抗逆性強的品種;距市場較遠、交通不便或用于加工的,宜栽培豐產、穩產、硬度較高、不易裂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較高的品種。受茬口和季節限制時,應選栽早中熟品種;反之,宜栽培中熟或晚熟品種。以年輕消費群體為主時,以栽培甜酸適口、果色誘人的迷你型品種為好。土壤肥沃和基肥施用量較多的稻田,宜選栽豐產、優質的中晚熟品種;反之,栽培優質、穩產的早中熟品種。豐產、優質、抗病蟲、果形好、不易裂果、著色好等,是栽培者選用品種的基本條件。春茬番茄后栽培晚稻的,應選栽早熟有限生長型品種;春番茄后再栽培油菜等作物的,宜選栽無限生長的晚熟或中熟品種。
二、優質苗培育
1. 播期確定
栽培面積較大時,菜農應自己培育番茄苗;栽培面積較小時,可購買商品苗或委托專人育苗。春栽2月上中旬播種,秋栽7月中旬播種。栽培者也可根據茬口安排等,在確保不誤農時和番茄整個生育期安全的情況下,靈活確定播期。
2. 種子處理
選用精選的新種子。播種或催芽前,用50~55℃溫水浸種20~30分鐘,然后用清水浸泡2~3小時。為預防病毒病等,播種或催芽前,可用1%高錳酸鉀溶液或10%磷酸三鈉溶液浸種20分鐘,撈取用清水沖洗2~3次,再用清水浸種2~3小時。早春播種的,為確保早出苗和苗齊、苗壯,浸過的種子放在26~28℃下催芽,80%種子露白即可播種。夏秋季播種的,浸種后可不催芽直接播種。
3. 苗床準備
早春用溫室或搭小拱棚育苗,夏秋露地搭遮陽網(棚)育苗。
采用床土育苗時,選擇未栽培過茄科蔬菜、土壤肥沃疏松、光照充足、地下水位低、灌排便利、避風的地塊。播種前2~3天整好苗床。整地前,每畝撒施腐熟豬牛糞等2 500千克或澆施腐熟人畜糞尿水3 000千克、鈣鎂磷肥40千克、硫酸鉀12千克、硼砂0.5千克,翻耙2次后整成所需長寬的苗床待播種。
目前生產上多采用營養缽(盤)培育番茄苗。營養缽多數農資店有售,可根據情況采購。營養土參考配方為疏松、肥沃、無病蟲的壤土2/3、腐熟豬牛糞等有機肥1/3,每立方米營養土加入三元復合肥2千克、草木灰2~3千克,充分混拌均勻后裝缽(盤),或將營養土消毒后再裝缽。營養土消毒時,每立方米混拌入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70~80克,用塑料薄膜密封覆蓋堆悶消毒2~3天,扒開堆散去藥味后再裝缽。
4. 播種
床土育苗,將種子均勻播于畦面,撒0.5厘米厚干細土蓋種,然后在畦面澆1次較大的水。有條件的,播種后在畦面撒1薄層干草木灰蓋種,預防土傳病害效果明顯。營養缽育苗,每缽播種2粒,播種深度為0.5厘米,然后澆適量水即可。
5. 苗期管理
①溫濕度調控
夏秋季露地育苗,要保持畦土濕潤,以利于種子發芽出土和苗齊、苗壯。出苗前或2片真葉前,遇旱或連續多日晴天時,畦面每天或隔天澆薄水1次,以后畦表土現白再澆水1次。遇雨或畦溝中有積水時,及時開溝排水。畦土過濕易發生土傳病害,適宜的土壤含水量為田間持水量的75%~80%。高溫時,選清晨或傍晚澆水,不可在高溫、烈日暴曬時段澆水,以防出現大量死苗。
早春棚室育苗的,出苗前棚溫白天保持在27~28℃、夜間在15℃以上;2~3片葉間苗后,棚溫保持在白天25~27℃、夜間18~20℃。移栽前10天,晴天時白天全部或部分揭膜、夜間蓋部分膜或蓋全膜煉苗。棚內空氣相對濕度超過95%時,根據情況選溫度較高時段揭開苗床棚膜兩端或小部分棚膜通風換氣,每次0.5~1小時。
②間苗
營養缽苗在2~3片真葉時間苗,留1株最健壯的苗,其他苗間除。床土育苗的,植株有2片真葉時進行第一次間苗,間除纖弱苗、病蟲苗、過密苗、黃化苗等;植株有3~4片真葉時進行第二次間苗,間除纖弱苗、病蟲苗、過密苗、畸形苗等,定苗株距5~6厘米。
③追肥和控草
床土育苗第一次間苗后,基肥施用不足或苗情較弱的,追施1次薄肥,每畝對水澆施尿素6~7千克,苗情較好的可不施肥。定苗后于雨前或澆水前,每畝撒施三元復合肥12~15千克,或潑施對水腐熟人畜糞尿水800~1 000千克。營養缽育苗定苗后,酌情追施1次對水三元復合肥或腐熟人畜糞尿水。番茄苗期發生草害,可結合間苗等作業拔除;畦溝發生草害時人工鋤草。
三、整地與定植
1. 整地
為加深耕作層、減少病蟲害等,稻田在初霜凍時機耕,利用霜凍風化土壤。
定植前3~5天整好地。中等肥力稻田每畝撒施腐熟豬牛糞3 500~4 000千克或腐熟雞鴨糞2 000~2 500千克、過磷酸鈣60~70千克、三元復合肥15千克、硫酸鉀13千克、硼砂1千克,機耕翻耙2次整成所需的畦或壟,開好相通的畦溝、腰溝和圍溝,畦或壟覆膜后待定植。
推薦閱讀:水稻種植保險試行辦法及推廣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