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調研組走進山東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濱州中裕食品有限公司、鄒平市,針對優質小麥品種選育與利用、試驗示范與生產推廣、收儲與加工企業案例分析和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分析4個專題,分別邀請科研育種單位、相關部門、企業、良繁基地等負責人員,圍繞山東省優質小麥產業發展情況進行了充分調研,獲得了第一手資料。基本摸清了當前山東省優質小麥發展基本情況及存在的突出問題,并提出今后山東省穩步發展優質小麥產業的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優質小麥產業;發展;現狀;調研報告
小麥是世界上分布范圍最廣、種植面積最大、總貿易量最多的糧食作物,有“世界糧食”之稱。小麥是我國第三大糧食作物,也是我國重要的口糧作物,對糧食安全和居民生活具有重要意義。我國小麥常年播種面積和產量均占全國糧食作物的20%以上。2017年我國小麥播種面積及產量詳見表1。
小麥是蒸、煮、烘、烙、煎、炸各類食品的直接原料,品質比起其他作物來說更加重要和復雜。我國優質小麥育種、生產大體經歷了3個發展階段:20世紀80年代以前是解決溫飽階段,由于生產水平低,小麥產量低,重數量忽視品質,育種和生產上以提高產量為重點;20世紀80年代中期后,進入品質遺傳改良起步階段;1996年后,進入優質小麥產業發展階段,隨著小麥品質評價體系的逐步建立、日趨完善,高產優質品種的育成推廣,優質小麥標準的實施,生產管理環節產銷關系的不斷理順, 山東省乃至我國優質小麥產業都進入一個快速發展的時期。但是,我國的優質小麥生產仍然存在諸多問題,主要是我國雖然是全球小麥第一生產大國,但不是強國,我國小麥不但出口困難,而且在總量已經充足的情況下,每年還進口超600萬t的優質小麥,山東省優質小麥的缺口每年在100萬t左右。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由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供給側結構改革就是解決這一矛盾的重要途徑。為了破解優質小麥產業發展的結構性矛盾,山東省種子管理總站根據山東省農業農村廳黨組“鄉村振興鄉村行”調研工作方案要求成立專題調研組,分別赴山東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濱州中裕食品有限公司、鄒平市進行調研,調研組臨行前制訂了詳細的調研計劃、方案和調查問卷,并針對優質小麥品種選育與利用、試驗示范與生產推廣、收儲與加工企業案例分析和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分析4個專題,分別邀請科研育種單位、相關部門、企業、良繁基地等負責人員,圍繞山東省優質小麥產業發展情況舉行3場座談會,實地考察了濱州中裕食品有限公司的倉庫及面粉、酒精、面條等加工車間和鄒平市明集鎮小麥生產基地,期間還征求了煙臺、泰安、菏澤等市農科院有關專家意見,調研組成員通過一系列座談、調研、咨詢,取得了翔實的第一手資料,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1 優質小麥品種選育與利用
1.1 優質小麥的概念、類型與產區
1.1.1 優質小麥的概念、類型
小麥品質一般包括營養品質和加工品質兩類。營養品質主要是指蛋白質含量及其氨基酸組成的平衡程度;加工品質是指小麥籽粒制粉及面粉對制作不同食品的適合和滿足程度。小麥的加工品質又可分為磨粉品質和食品加工品質兩類。磨粉品質指的是將小麥加工成面粉過程中加工機具、流程和經濟效益對小麥構成與物化特性的要求,主要體現在出粉方面;食品加工品質是指在制作各種食品時對面粉物化特性的要求,即通常所說的烘烤品質和蒸煮品質,這種品質因食品不同而異。
優質小麥的類型是隨著認識的深入、生產的發展、市場的需求而不斷演變的。1998年國家頒布了《專用小麥品種品質》標準(GB/T 17320—1998),根據小麥籽粒用途的特點,將小麥品種分為3類:強筋小麥、中筋小麥、弱筋小麥。1999年又頒布了《主要糧食質量標準》的產品標準(GB/T 17892—1999和GB/T 17893—1999),首次對優質小麥品種進行了定義,并明確了強筋小麥和弱筋小麥兩類優質小麥的品質標準。2013年國家頒布了《小麥品種品質分類》標準(GB/T 17320—2013),對小麥品種品質的分類進行了優化,根據小麥籽粒用途的特點分為4類:強筋、中強筋、中筋和弱筋。2017年制定了主要農作物品種審定標準(國家級),制定了強筋、中強筋、中筋和弱筋小麥品種標準,并將滿足強筋、中強筋和弱筋小麥的各項相關指標要求的小麥定為優質小麥品種(表2)。
強筋小麥,胚乳為硬質,小麥粉筋力強,適用于制作面包或用于配麥;中強筋小麥,胚乳為硬質,小麥粉筋力較強,適用于制作方便面、餃子、饅頭、面條等食品;弱筋小麥,胚乳為軟質,小麥粉筋力較弱,適用于制作餅干、糕點等食品。用于加工面包的優質小麥要求蛋白質含量高、面筋強、面團穩定時間長等,用這樣的小麥粉生產出來的面包個頭和色澤均勻、有光澤、膜薄光滑、松軟有彈力、口感好、保質期長、不塌陷、不變形。而用于加工餅干、糕點的優質小麥要求蛋白質含量低、面筋弱、面團穩定時間短,用這樣的小麥粉生產出來的糕點形態完整、花紋完整清晰、組織結構均勻、酥松、爽口不粘牙、細膩適口。用于加工面條和餃子的優質小麥粉,其產品色澤光亮、結構細密、表面光滑、耐煮、耐泡、不斷條、不破皮、不混湯,吃起來柔軟、有咬勁、爽口不粘牙,并具有小麥清香味。
1.1.2 山東省是全國優質小麥主產區
2008年我國制定并開始實施《小麥優勢區域布局規劃(2008—2015)》,對科學布局優質專用小麥生產基地、利用區域資源優勢、促進專用小麥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我國優質小麥已形成了三大優勢產業帶,即黃淮海優質強筋小麥、長江中下游優質弱筋小麥和東北優質強筋春小麥。
山東省自然生態條件優越,適合優質強筋小麥生產。山東省農田土壤主要有潮土、棕壤、褐土、砂姜黑土、水稻土、粗骨土6個土類的15個亞類,其中尤以潮土、棕壤和褐土的面積較大,分別占耕地的48%、24%和19%,而這些土壤類型較適合優質小麥的生產。山東省屬暖溫帶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全省年日照時數2 200~2 900 h,10 ℃以上年平均積溫3 592~4 760 ℃,平均降水量550~950 mm。小麥灌漿中期平均日最高氣溫22.8~26.8 ℃,開花至成熟期平均氣溫18.2~21.7 ℃、降水量37.1~69.3 mm、日照時數271~326 h,具有發展優質小麥的明顯氣候資源優勢。綜合氣候、土壤、光照、降雨及小麥生產水平等條件,山東省是我國最適合生產優質強筋小麥的區域。
推薦閱讀:農業科技創新論文文獻如何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