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建設現代農業, 實現農業現代化,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物質基礎。在農業現代化建設過程中,要同時重視“硬件”和“軟件”建設。基于此,針對黃土高原地區農業現代化發展現狀進行分析評估,明確黃土高原農業現代化發展的優缺點,并嘗試提出相對應對策,以達到黃土高原農業現代化發展與農業帶動鄉村振興戰略的雙重目標。
關鍵詞:鄉村振興;黃土高原;農業現代化;路徑研究
2019 年,中央一號文件進一步明確要堅持農業農村 優先發展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方針,是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必然選擇。農業現代化是用現代工業裝 備農業、用現代科學技術改造農業、建立高產優質高效 農業生產體系,把農業建成具有顯著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可持續發展的農業的過程。
一、黃土高原農業現代化建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專業人才匱乏
大部分農村現狀是只有留守老人與兒童在家務農。勞動力低、不能進行科學種植 的現狀導致土地資源利用低的情況比比皆是。有知識的 青壯年外出創業打工,高知識文化的農村大學生為改變家庭經濟狀況,走出大山到城市發展,導致人才流失嚴重。 農村落后的公共服務、水利交通以及較低水平的生活環境,無法吸引專業人才棄城返鄉。
2.基礎設施落后
由于地形崎嶇、交通連接程度低、人才大量匱乏與流失,阻礙了黃土高原農業現代化的進程。農業補貼較少,對農民發展的相關扶持制度仍需完善。
3.土地資源利用率低
由于耕地有限,當地農民為 保證自身的供給充足,只能選擇種植常用口糧,沒有充分考慮土地的實際可種植情況,盲目式單一種植同一農作物導致土地質量下降,并沒有充分利用土地資源,當土地出現荒蕪時只能繼而開發新土地, 無法高質量地使用豐富的土地資源。
二、黃土高原農業現代化的發展水平與戰略目標
改革開放后, 該區農業現代化狀況有了較大的改善和發展。 但從全國農業發展的角度看, 仍然存在不少問題, 因此, 黃土高原農業現代化建設之路, 任重而道遠。 在黃土高原與以色列農業比較的基礎上, 就目前我國黃土高原農業現 代化發展的目標和路徑進行分析, 從而找到一條符合現實國 情的、 具有該區發展特色的農業現代化發展之路。
怎樣才能加快黃土高原地區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進程呢? 根據歷史經驗, 得出的一個結論是:既要尊重客觀, 吸取世界上一些經濟發達國家實現農業現代化的經驗教訓, 注意現 代農業的共性, 又要從實際出發, 走出一條具有該區特色的農業現代化道路。 基于上述論斷, 我國農業現代化的戰略目標應當包括三方面的內容:即建立起一個發達的農業, 建設起一個富裕的農村和創造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 。以上三個方面的內容是互相聯系互相促進的, 在考慮我國農業現代化的目標時, 忽視其中任何一個方面, 都將使我國的農業現代化偏離正確方向, 犯片面性的錯誤。
三、鄉村振興背景下黃土高原農業現代化發展對策
1.完善基礎設施建設
目前,黃土高原農業資產缺乏經營管理,各方面保障能力不足,布局不合理, 整體落后。立足于黃土高原農業發展現狀,建議增加農業教育服務;增強農村金融與農村保險建設;狠抓小型農田水利建設;加強耕地保護,做好土地改良,全面落實耕地保護制度。
2.建立農業大數據,加強信息化
在以農為本、科技興農的背景下,將科技融于農業是農業現代化的基本要求之一。要用現代物質條件裝備農業,用現代科技改造農業,讓農民通過數據信息改進種植,科學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和產量,發展農業經濟。借鑒國內其他農業現代化發展水平較高的城市, 構建電商平臺和小范圍“農工商一體化”;構建數據化管理農業自然資源與環境平臺;構建農業市場供求信息、價格水平、流通市場信息等平臺。
3.堅持 “ 五 個原則” , 樹立 “ 三個觀念” , 實施 “七大發展戰略”
堅持五個原則:堅持農民的首創精神和自愿原則。 不能靠簡單的行政命令, 強行推進;堅持從實際出發, 因地 制宜。 各地要有自己的標準和發展步驟, 不能 “ 一刀切” ; 堅持以改革促發展, 革除一切束縛發展的體制性弊端, 打造新的機制和發展環境;堅持大膽實踐與積極引導相結合。 各 地要大力培植主導產業, 形成區域特色;堅持可持續發展。 樹立科學發展觀, 絕不能以犧牲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為代價 換取一時的發展。
樹立三個觀念:樹立可持續發展觀。 就是要將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一并謀劃;樹立統籌兼顧的發展觀。 工業反哺農業, 以城帶鄉, 實現城鄉協調發展;樹立以人為本的發展觀。 政府要從經濟增長目標向經濟社會目標并重轉變, 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實施七大發展戰略。一是農業專業化開發戰略, 在不同區域培育專業化農產品產業帶, 集中人、財、物力進行 產業化開發提高農產品科技含量和市場競爭力;二是實施大 戶帶動戰略。 要培育一批具有一定生產規模的農村種、養、加大戶, 以大戶帶動小戶, 推進規模經營;三是實施農業社 會化服務戰略, 建立和發展各類農村合作經濟組織, 增強他 們抵御自然和市場風險的能力;四是實施農村勞動力轉移戰 略。加強農民技能培訓, 促進農村勞動力向第二、三產業和城鎮轉移;五是農村土地規模經營戰略。擴大土地經營規模, 提高土地流轉效益;六是實施農業結構調整戰略。因地制宜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 發展特色農業;七是科技興農戰略。 運用先進生產技術和管理經驗, 提高農業的投入產出比。
四、結語
在推進農業現代化的過程中,要在重視“硬件”建 設的同時,重視“軟件”建設,特別是農業現代化必須與農業產業化、農村工業化相協調,與農村制度改革、 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以及市場經濟體制建設相配套。 黃土高原農業現代化應注重向發達地區學習這些方面的經驗, 同時注重發揮自身特色資源優勢,積極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促進農業現代化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 李云才, 劉衛平, 陳許華.中國農業現代化研究 [ M]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4:12.
[2] 莊彧 . 廣西農業機械化進入中級發展階段助推農業現 代化 [N]. 廣西日報 ,2019-01-05. [3] 陳靜 . 廣西農業機械化進入中級發展階段預計 2018 年全區農機原值可達 320 億元 [N]. 廣西日報 ,2019- 01-05.
作者:唐從君
推薦閱讀:農業氣象論文投sci期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