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現代農業的高效發展,離不開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將農業生產技術快速傳遞到農民群眾手中,實現科研成果向農業生產技術轉移,是促進農業生產方式轉型、提高農業生產效益的關鍵。新時期要加強農業技術推廣力度,以提高農產品品質,實現農產品增收。要構建完善的技術推廣措施,通過創新農業技術推廣理念、明確推廣主體、加強宣傳推廣等措施,保證新技術能夠在農村地區得以有效推廣應用,促進當地農業經濟高效發展。
關鍵詞:農業技術;推廣;農產品;增產增收
農業在國民經濟體系中占據重要位置,種植業是農業發展的核心。黨的十九大召開以來,對全國農業發展作出了全面部署,要求全面建設現代農業。現階段,全國農業結構調整已經步入全新的歷史時期,面臨著巨大的生產壓力和經濟轉型壓力,需要及時轉變傳統農業生產模式,實現集約化、規模化生產,提高農業生產效率,保證在有限的土地上生產出更多的農產品,保證國家糧食安全。農業技術推廣是加速先進農業生產技術推廣應用的重要工作,是農業結構調整的重要支撐,也是轉變農業生產模式的重要手段。
一、新時期農業技術推廣的重要性
新技術、新方法的推廣應用可以提高農業生產能力,轉變傳統生產模式,促進農業現代化發展,加速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對保證農業生產有很大幫助。
1、有利于提高農產品品質
最近幾年,不合理的農業生產方式所造成的食品安全問題不斷涌現,已經成為威脅廣大消費者健康的主要因素。目前產出的農產品品質普遍較低,在國際市場中的競爭能力較差,影響出口貿易的發展。在農業生產過程中,通過加強新型農業生產技術的推廣應用能夠確保農業向著綠色、安全、生態、健康、規模化、集約化方向轉變。整個農作物種植過程中,由于應用了一系列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和農業機械設備,能夠嚴格控制農業生產的各個環節,并對農業生產的全過程進行有效的監督,保證農業生產更加符合生態安全標準,生產出的農產品具有綠色、安全、有機特點,在市場上供不應求[1]。
2、實現農產品增產增收
土地是很多基層地區農民的唯一經濟來源,是他們主要的生產資料。傳統農業生產模式主要采用人工操作,整體生產效率較低,生產出的農產品品質較低,產量有限,在市場上價格較低,不利于提高農民群眾的經濟效益。通過加強先進農業生產技術的推廣應用,能夠將農民群眾從繁重的勞作中解脫出來,綜合應用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和農業機械設備,提高農業生產效率,使農產品產量更高,品質更佳。隨著農業現代化的不斷發展,今后農業生產過程中可以結合市場需求培育特色化的農產品,真正實現農民增產增收[2]。
二、新時期農業技術推廣措施
1、創新農業技術推廣理念
現代農業是現代工業和現代科學技術的有效結合,種植產業是農業產業的核心部分,在農業技術推廣過程中要及時革新傳統的技術和理念,保證與時代同發展共命運,更好滿足市場經濟對農業種植產業提出的新要求。新時期要進一步探索與現代農業經營制度相符合的農業技術推廣模式和推廣方法,高度重視農業技術推廣制度的改革;要深入廣大基層地區,充分發動農民群眾的參與積極性,充分掌握農民群眾農業生產實際,建立與農民群眾的有效鏈接,讓農民群眾充分應用新興技術,轉變傳統農業生產模式,提高農業生產效益。
2、明確農業技術推廣主體
在農業技術推廣過程中,農民群眾是新技術使用和參與的主體,要使他們了解只有使用新技術才能夠將先進的科研成果真正轉化成實實在在的生產力。在農業技術推廣過程中,推廣人員需要加強與農民群眾的有效溝通,深刻了解農民群眾的需求,有針對性確定推廣重點和推廣方案。
山東省是農業生產大省,玉米、小麥是主要農作物。在農業技術推廣過程中,應該始終堅持以本地區主要農作物為基礎,結合新興農業生產模式,加快經濟農作物生產技術的推廣應用。各級政府部門應該發揮自身的職能作用,進一步承擔市場需求調研以及種植技術傳播的重要職責,引導農民群眾自主選擇農業生產技術[3]。
3、加強農業技術的推廣和宣傳
農業生產技術的推廣和應用對提高農民群眾經濟收入、實現現代農業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為了發揮農業技術推廣的重要性,相關工作人員要切實做好農業技術推廣和宣傳工作,轉變農民群眾老舊思想,提升他們對新技術、新方法的認知程度。
在農業技術推廣期間,各個部門之間要有效協同,拓展農業技術推廣和宣傳渠道。例如可以通過廣播、電視臺、手機、互聯網、在線講座、現場講座、宣傳欄、宣傳冊、宣傳材料等多種渠道進行技術推廣和宣傳。在技術推廣應用過程中,還需要做好后續的技術服務工作,通過向農民群眾提供免費的技術咨詢服務,及時解決新技術在應用過程中存在的諸多問題,保證農業生產新技術的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田崇華. 新時期綠色農業的種植技術推廣[J]. 農家參謀,2020(3):28.
[2] 劉亞亞. 新時期農業技術推廣的方法與創新[J]. 種子科技,2019,37(18):143.
[3] 張國恒,孫代娣. 玉米種植新技術推廣的有效途徑[J]. 吉林農業,2018(15):39.
推薦閱讀:農業自動化專業論文好發表嗎